大厅花格隔断(地空联动打造隔断)
南都湾财社讯 记者陈盈珊 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中国先锋艺术的带头人之一、“星星美展”发起人之一、北京798艺术区的缔造者......黄锐的身上,贴着多元的身份标签。
从1978年共同创建“新诗潮”标志刊物《今天》,到1979年与马德升发起“星星美展”,开中国当代艺术之先河。黄锐用开拓性的艺术实践,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留下重要印记。
广泛涉足绘画、装置、雕塑、行为艺术、摄影等领域,其四十余年的艺术人生里,空间是其恒定不变的主题。作为首个用抽象的当代艺术,来表现道德经与易经背后东方哲思的艺术家,其作品总是巧妙呈现出平衡对立却又自然畅快的质感。
近日,黄锐的跨年个展落地深圳南山侨城坊CASHART空间,展期持续至明年3月。以《空间之缺》为展览主题,地面、高空两大空间联动布展,随着鹏城这少见的“奢侈”个展徐徐开幕,黄锐的艺术人生也在向来者娓娓道来。
展览现场 《太虚-太阴与太阳》与《玄关》
艺术家黄锐
地空联动,为城市打造慢下来的“隔断”空间
历时一年打造,此次展览除了呈现黄锐四十年创作生涯里精品代表作以及从未亮相的珍贵手稿与新作外,整个空间的设置十分巧妙。开篇的地面空间,只呈现了一副作品《城市空气》。
地面展厅,作品《城市空气》
该作品的空间呈现,延续了过往在北京UCCA艺术中心的展览方式。“每一年我都选择8个国际性大都市,第一年有北京、武汉,香港,首尔,也有新德里、纽约、罗马和巴黎。去年我选择了深圳和上海,以及耶路撒冷、阿姆斯特丹。”黄锐表示,接下来会加入更多城市、作品也会有更多开放性与流动性。
目光从这一概念性作品收回,黄锐的另一部分个展位处侨城坊的高空。乘坐电梯前往至30多层的空中空间,高速发展的南山与远方山海相连的各大湾区地标尽收眼底。楼外是车水马龙的快节奏深圳,而楼内的展览部分则以黑色通道开篇,打造出“阻断”感。
采取由暗转明、倒时差的动线设计,穿过黑色空间,高空展览最先呈现的是80年代初再到90年代的艺术作品,最后则是最旧与最新作品相互融合的空间,把80年代作品的手稿与最新一组作品放一块,色彩上也相应呈现出由黑转红最后转白的交织变化。
高空展厅,呈现黄锐不同年代阶段的作品。
“这个阻断使你看不见外边。美丽的深圳你看见那么多了,可是它仍旧是一个快速生活和紧张劳作的城市生活。这是我们21世纪,我们需要给精神世界留一片自留地。”黄锐告诉南都。
以“缺”为题探讨生活哲学
城市需要可以融入经济肌底的公共艺术
“空间”主题创作历来是黄锐的关注。此次展厅涵盖绘画、雕塑在内共计50余件作品,包括《无名之朴》、《天行健》、《太虚-太阴与太阳》、《玄关》、《七音阶》系列。其中,《太虚-太阴与太阳》是黄锐结合CASHART空间与侨城坊环境结构特别创作的一件大型装置作品。
而道教等东方哲学里所强调的平衡守正、阴晴盈缺,则是黄锐四十余年创作生涯里不变的底蕴。“空间存在它是有两个部分的,一个是丰富盈实,一个是缺失损失。道德经讲实与虚、易经讲阴阳,实际上,“缺”并非不好的东西,而是平衡里不可或缺的一面,就好比人的左右手、太阳与月亮一样。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立体的、动态的、平衡并存的。”在黄锐看来,这也是东方哲学运用在艺术创作时,一种畅快自由的表达方式。
“我的任何作品我都希望它传达两个方面,即使是明亮的红色与白色色块,它也一定是被黑色、蓝色的色块分隔。我的作品更喜欢从‘损’或者说‘缺’里观察圆满,这也是一种从悲剧中找到乐观的逻辑感与力量感”,黄锐表示。
作为北京798艺术区的创始人,黄锐的艺术创作生涯从二维覆盖至现实多维。创造了798的符号与命名、发起798艺术保护运动,黄锐保护把历史工厂建筑转型成艺术区,保证城市文化不因新规划而消失。如今,北京798早已成为年均千万人次游客打卡的网红文化地标。
“虽然现在的798已经不是当初原生态以及民间艺术氛围更浓厚的状态,但它的成熟发展也在说明一个重要事实:好的艺术应该要被容纳到城市经济中去,被容纳到城市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也被容纳到当下时尚青年的流行消费方式中去。”
2005年第一次在深圳办展,此次是第二次在深圳办个展,黄锐也为鹏城的高速发展、多元创新、自由酣畅的城市性格所着迷。“如果说‘生活’的‘生’代表的生存、发展、经济,那么‘活’则强调的是精神、品质、底蕴。我很高兴见证和参与深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道路深圳需要什么艺术。我想是慢下来但‘生生不息’的艺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