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

亿万年的时间里,在动物们灿烂的进化过程中,鱼类拥有了数种不同的呼吸方式,让我慢慢讲给你听。

1.鳃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1)

这种漂亮的小鱼是唐鱼,也叫白云金丝。野生的唐鱼生活在广东的山涧小溪中,数量稀少。

虽然作为体色艳丽的观赏鱼,你能在水族店里轻易的见到人工繁殖出来的它们,但是在野外,由于数量稀少,它们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允许人为捕捞与饲养的。

以唐鱼为例,大多数的鱼类,都是用腮进行呼吸的。

也许孩子们,曾经在菜场和超市里,看到玻璃缸里的鱼,嘴巴一张一合,而腮也随着一张一合。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2)

让我们把鱼的腮打开,可以看到鲜红的腮丝。在这些腮丝上有很多很多的毛细血管。在鱼生活的水里,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水里有溶解的氧气。

鱼的每一次张嘴,水流就会顺着嘴流到腮部,在这个过程中,水里面的氧就会被腮部的毛细血管获得,而多余的水就被排出来啦!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3)

如果还不明白,看看这张图就懂了

大多数的鱼拥有一对腮,但有些鱼的鱼鳃更多,比如鲨鱼。我们在动画片和各种场景见到鲨鱼,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那几道弯弯的月牙,也就是它们的腮。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4)

鲸鲨的腮

2.迷腮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5)

这是圆尾斗鱼,这也是一种拥着艳丽体色的我国原生小鱼,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大片地区。它是属于攀鲈亚目的鱼类。

攀鲈亚目的鱼,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迷腮。迷腮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它们可以摆脱鱼鳃只能呼吸水中氧气的坏处,直接冲上水面,呼吸外面空气中的氧气。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6)

迷腮的位置

在图片上的位置,有一个像迷宫的一样的器官,这就是迷腮。

迷腮并不是在小鱼一生下来就能用的,而是随着它们生长发育到成熟的过程中吗,迷腮渐渐的发育,最终攀鲈可以做到完全依靠水面上的空气进行呼吸。

而在它们的世界中,很多攀鲈生活在非常小的池塘,由于水少,水中的氧气不足以让它们顺利呼吸。而在成年后,只要保持湿润,它们甚至可以上岸“走路”!

在水塘干涸时,它们会用自己的鱼鳍一步一步的从陆地上往下一个有水的地方迁徙!运气好的话,它们就能化险为夷。

别的拥有迷腮的,小朋友可能会碰上的鱼类: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7)

泰国斗鱼,常见观赏鱼

泰国斗鱼,也称暹罗斗鱼,前几年登上了苹果手机的封面。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8)

乌鳢

南方人管它叫“生鱼”,北方人管它叫“黑鱼”,真实名字叫乌鳢,常见于各大菜市场。(乌鳢属于鳢亚目)

另外有个有趣的小故事,最近的研究发现,鳢科鱼和攀鲈都是从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从东南亚扩散到西藏一带,最后在约4000万年前从印度扩散到了非洲,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独特的习性逐渐形成。[1]

3.肺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9)

从将近4亿年前,比恐龙还早的时候开始,肺鱼就生活在非洲大陆上了。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10)

肺鱼既有腮,也有“肺”。这使得它能跟人类一样用“肺”进行呼吸。

在非洲雨季时,它正常的生活。但是当非洲进入旱季,池塘完全干枯时,肺鱼会在池塘里打一个25厘米的洞,把自己埋进去,然后进入休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仅靠肺进行呼吸,而基本生命活动靠着消耗尾巴上的肌肉来维持。

这一觉可以持续3-5年,一直等到雨季重新来临,池塘重新出现为止。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11)

肺鱼的“肺”

说完了陆地,再来说说海洋。还有一大类“鱼”,也是靠肺呼吸的。

那就是鲸鱼和海豚。但是要记住了,鲸鱼和海豚不是鱼类,它们属于哺乳动物。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12)

它们的呼吸孔,也就是我们的鼻孔,长在背上。

鲸鱼和海豚也是依靠肺呼吸的,所以它们经常要浮上海面呼吸空气,很多种类的鲸,呼吸一次能管一个小时。

有时候它们呼吸时的水柱会在海面上形成小彩虹。

4.皮肤

鱼是用什么器官呼吸的(鱼类到底有多少种呼吸方式)(13)

大鲵,也称“娃娃鱼”,这也不是鱼类,而是一种两栖动物。

它们在幼体阶段使用腮在水中呼吸,而成体后使用肺和皮肤进行呼吸,这也让成体的娃娃鱼有短暂上岸的能力。

所有的动物们,都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存。

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这就是各种动物在进化中交出来的答卷,而它们也就成为了存活到今天的胜利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