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看重的人物(孔子把人分三等)

孔子看重的人物(孔子把人分三等)(1)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

王封臣 著

(花椒直播房间号25083932,每周日、二晚21:00直播)

十八、孔子把人分三等

孔子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天赋秉性不同的弟子,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孔子自己把人从大的方面分为了三大类,即“上知”、“中人”和“下愚”。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16·9)

孔子说:“天生聪明、不学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再次一等;遇见困难也不学的人就是下等的了。”

有人说这是孔子将“智”分成了四类,其实我们也可以看成他把人分成了三类,“生而知之者”就是“上知”,这是天才;而一般的“中人”又根据对学习的主动性而分上下两个层次——上层次的人,主动去学习。下层次的人,遇到困难了才去学习,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但即使这样也毕竟知道去学习解决困难,所以还算“中人”;而最要命的就是那些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些就是“下愚”之人了。他们是真的愚笨么?其实孔子并不这么认为,孔子只是“恨”其不学。不去学习的人就是愚人,这是孔子的观点。而且对这样的人你是没有办法改造的,因为他不学嘛。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17·3)

孔子说:“只有上知(生而知之者)和下愚(困而不学者)是改变不了的。”

上知的人是否存在?孔子是存而不论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是有这样生而知之的圣人存在的。无论孔子认可不认可这种观点,都是无法改变的。既然如此,孔子很聪明,我就说这种人和下愚的人都是没法改变的。因为一个是天才,一个是蠢才。我所能改变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绝大多数的人才。而孔子告诉大家,他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改造的人才。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7·28)

孔子说:“大概有不懂装懂造作妄为的人。但我不是。(我)多听(别人的言语),选择其中好的接受;多看(别人的行动),辨识记忆。像我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孔子把自己归为“中人”,只不过因为自己好学,所以自己是中人中的上层次的人。他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的圣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7·20)

孔子说:“我并非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只不过我)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7·34)

孔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行动不厌烦,教导别人不厌倦,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弟子的学不到的。”

在前文说过,我们都知道孔子讲“仁”,其实,比“仁”更高一层次的就是“圣”。“仁”就是“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最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则不同,圣就是生而知之者,就要安民济众。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14·42)

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尊敬他人与工作。”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以安定上层人物。”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安乐。修养自己来使所有老百姓安乐,尧舜且顾虑做不到呢!”

这则论语,被认为是孔子在论述“君子”、“仁者”和“圣人”层次的记录。“修己以敬”者是君子;“修己以安”者是“仁者”;“修己以安百姓”者是“圣人”。

孔子认为自己跟“圣”跟“仁”都不沾边,即便是“君子”,自己也还没有达到。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7·33)

孔子说:“‘文’的方面,大概我跟他人差不多。但在躬行君子方面,我还没有成功。”

孔子说自己尚未做到君子,当然是自谦。但,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圣人”。把孔子捧到神坛的,是后人的造圣运动。比如在《孟子·公孙丑上》就记录了子贡对《述而7·34》上孔子言语的看法,他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如果《孟子》的记述确实是真的话,可见孔子当时的学生就已经把孔子看成圣人了。

正是因为孔子认为人的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才提出“因材施教”。

(未完待续)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前言:《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第一章 夫子家世

1-1 礼崩乐坏的搞“孝”(上)

1-1 礼崩乐坏的搞“孝”(下)

1-2祖先孔父嘉(上)

1-2祖先孔父嘉(下)

1-3孔子他爹是猛男!!

1-4 推理孔子的生日是何年

1-5孔子也有个“虎妈”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2-1少年孔子是“贱·鄙”

2-2文言文所带来的麻烦和乐趣

2-3孔子发明的那些年龄代号

2-4 学无常师的孔子

2-5教育要培养“博士”还是“专家”

2-6抬棺找父陵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1三桓之始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3-3鲁国第一贵族

第四章 “奋”青孔子

4-1孔子戴孝赴宴被拒

4-2孔子“仁”思想中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4-3孔子寻祖路上讨老婆

4-4孔子成了“打工仔”

4-5孔子为何给孩子取个鱼名?

4-6郯子给你说“鸟官”

4-6谁是孔子的忘年交?

第五章三十而立

5-1三十而立,立于礼

5-2三十而立,立己家

5-3历史谜案——三十岁的孔子做到了国家正部级?

5-4“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5-5“官学”如何变“私学”

5-6孔子下海办培训班

5-7孔子的培训班学费贵么?

5-8孔子遭遇踢馆人

第六章 齐国内乱

6-1国士无双话晏子

6-2齐之殇-灵公的后宫

6-3齐国的狗血桃色绯闻

6-4桃色事件引起的齐宫血案

6-5晏子吊孝

6-6晏婴不予奸佞同党

6-7太史秉笔书罪状

6-8枭雄背后有奸雄

6-9两只鸡引起的政变

6-10齐之殇-庆封灭族

6-11齐之殇-四家争齐

第七章 初会齐景公

7-1用人唯德或唯才的难题

7-2齐景公访鲁的背景资料

7-3五百年出一个的圣人

7-4给应聘者的启示

7-5假途灭虢的前前后后

7-6小说“秦晋之好”

7-7百里奚养牛也有大学问

7-8羊皮换“总理”

7-9“信”与“桐叶封弟”

7-10晋献公时的“宫斗”

7-11二五不是二百五

7-12美人心肠

7-13骊姬乱-小人常戚戚

7-14骊姬乱-蜜蜂计

7-15骊姬乱-“君子”之死

7-16骊姬乱-里克一弑君

7-17骊姬乱-君子尚勇乎

7-18骊姬乱-里克二弑君

7-19无信的晋惠公

7-20重耳夺位

7-21春秋天子诸侯如何饮酒

7-22偷看男人洗澡的国君

7-23“退避三舍”的真相

7-24“谲而不正”的晋文公

7-25不舍糟糠的百里奚

第八章 孔子适周

8-1两个女汉子

8-2好细腰的楚灵王

8-3礼仪之邦的国君不懂礼

8-4孟僖子的临终遗命

8-5拿着公费去“学习”

8-6孔子见老子都说了什么?

8-7“碧血丹心”话苌弘

8-8孔子论“乐”

8-9孔子论《武乐》

8-10孔子论《韶乐》

8-11老子对孔子的一句话

8-12圣人不认真

8-13察见渊鱼者不祥

8-14孔子走老子的“后门”

8-15孔子和老子的最后一面

8-16孔子“持损”不“持满”

第九章 斗鸡之变

9-1鲁国的五拨贵族

9-2不靠谱的国君

9-3给孔子挖坑

9-4“孝”和“孝道”两码事儿

9-5是可忍孰不可忍究竟是何义?

9-6寡妇门前是非多

9-7拆庙的娶亲人

9-8四把手的谋略

9-9孝子闵子骞和《鞭打芦花》

9-10此闵子非彼闵子

9-11孔子“孝”思想中的问题

9-12孟孙氏的后事

9-13逼走了臧孙,空出来司空

9-14大蔡神龟是什么东东

9-15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9-16神龟的力量

9-17古代“盟誓”究竟是什么仪式?

9-18孔子称赞的臧武仲

9-19又是王八害了人

9-20斗鸡之变的斗鸡经过

9-21三探鲁昭公

9-22政变前的联盟

9-23兵困季平子

9-24逆袭的不一定是屌丝

9-25富有远见的子家子

第十章 孔子适齐

10-1孔子因何去齐国

10-2苛政猛于虎

10-3踊贵履贱的齐国市场

10-4孔子问人不问马

10-5孔子做了“坏人”的门客

10-6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辨

10-7叶公真的“好龙”么?

10-8缺乏方法论的孔子思想

10-9晏子对孔子的无情评判

10-10究竟为何晏子要抨击孔子?

10-11孔子对观礼的苛刻要求

10-12孔子的偶像是“拧种”

10-13孔子观葬礼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

11-1孔子的国君是“无赖”

11-2找孔夫子辨怪物

11-3孔子拿骨头吓唬人

11-4四十岁的孔子惑不惑

11-5简析孔子的鬼神观

11-6孔子不谈天道和人性

11-7孔子传六艺——礼

11-8孔子之“礼”的内在精神

11-9孔子是个音乐发烧友

11-10由射礼便知孔子之礼必崩坏

11-11孔子传六艺的根本

11-12孔子为什么重视《诗经》

11-13《尚书》是本什么书?

11-14孔子五十前学过易么?

11-15《春秋》是本什么书?

11-16孔子——伟大的教育家

11-17向孔子学教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