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1)

天下人都爱孔方兄,概莫能外,而且多多益善,于是有一个词应运而生——日进斗金。日进斗金,是个现代成语,出自二月河的《胡雪岩》:“这个职位,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2)

“斗”是古代用来量谷物的量具,后来渐渐固化为体积的计量单位。关于“斗”的定义,历史上变化幅度也比较大,据说汉朝一斗约2000ml,唐朝分大、小量制,小斗2000ml,大斗达到大约6000ml,明清时达到10000ml,也就是10L。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3)

我们按照唐制,用一斗等于2000ml来计算,同时考虑古代金银少有纯品,按唐朝开元通宝的质量比:70%金、5%银、25%铜,粗略算出体积比为:52%金、7%银、41%铜。按照密度再考虑堆叠系数,算出质量的最终结果是大约20公斤的金元宝,今制400两折合成古制便是640两“金子”。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4)

接下来要考虑通胀因素,按古今通用的粮食价值折算:史书有载,开元二十八年“西京、东都米斛直钱不满二百(文)”。1斛=1石,1石=120斤,也就是200文钱换120斤大米,1文约等于1元。再按当时货币换算机制,那么640两金=6400两银=6400贯=640万文,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640万元。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5)

除了“日进斗金”,还有“腰缠万贯”的人,究竟是谁的财富更胜一筹呢?

“腰缠万贯”典出南朝梁的殷芸的《小说·吴蜀人》,有几个人各言己志,有人想当官——当上天下最繁荣的扬州城的刺史,有人想当富翁——腰缠万贯,有人想成仙——骑鹤升天。其中有一人头脑很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6)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写道:“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古时,一千个铜钱串在一起,称为一贯钱。一个铜钱是一文钱,一贯有一千文钱。

点石成金怎么止损(日进斗金VS腰缠万贯)(7)

同样以唐朝为例。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贞观初年(627年),全国户数不足三百万,一匹绢换一斗米。到贞观四年,每斗米仅四五钱。”贞观之治是史上政治最清明、民生繁荣的鼎盛时期,物价稳定,物美价廉。一斗米仅四五钱,一贯就可以买到200~250斗米了。万贯就等于200万~250万斗米的价值,以现在的米价换算,就超过2.3亿人民币,确实算得上是极富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