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2)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3)

♫☟

来源:中国网综合整理自国馆文化、古典书城

主播:强音

编辑:刘蔚平(实习)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这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波高潮:

吃汤圆、猜灯谜、看舞狮,赏花灯,

夜如白昼,万人毕集,士女齐出,

欢欢喜喜闹元宵。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4)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5)

如今,又是一年正月十五。

我们兴许还在回味着小时候穿着大棉鞋飞跑着看炮仗的日子。

或者,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元宵夜里把玩着爸爸做的六角灯笼……

岁月寒冬,唯笑消融,在春节的最后一波高潮里,何不欢笑迎新载?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6)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其中上元之号来自道教,在其神谱中,共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元神,象征天地人三界,上元天官,降生于元月十五,因而上元节也是一个祭神之日。

南宋《梦粱录》亦有载: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因而元宵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但吃元宵(汤圆)可以说是大江南北的共有习俗。

虽然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意义。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出自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

脑海里不禁呈现出一副温馨美满的家庭画面,

但汤圆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也不可以贪吃哦!

毕竟作为这一节日最美好的点缀,能品透其间的意义便足矣。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8)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9)

“舞凤飞龙成夜市”、“千家把酒赏花灯”,

这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

耍龙灯、舞狮子、猜灯谜、赏花灯……都是元宵节最欢庆的习俗。

其实,元宵节亦是浪漫的,它也被称为除了七夕之外的第二个中国情人节。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述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古时因碍于礼节,女子不便随意外出。

而在这夜如白昼、热闹非凡的节日里,

借着黑夜的掩护与光影的迷离,

年轻人心中的浪漫情绪亦随之油然而生,

多少美好的姻缘佳话,都嵌在了这灯火阑珊的日子里。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0)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1)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的这句词正是道出了元宵的心致。

黑夜来临,本是日落而息、倒头酣睡的时候。

但元宵之时,人们却有了不眠不休的兴致。

这高昂的兴致,承载着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也许这就是这一传统节日的初衷所在。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2)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元宵佳节

愿古人笔下的诗意

可以为大家带来圆圆的心情、圆圆的日子、圆圆的运气!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3)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4)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5)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另:此诗作者尚有争议,还有一说为朱淑真。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6)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通常的元夜诗,多描写古时都市场景。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讲:月下点灯,可谓大煞风景。恐怕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以“月下赏灯”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啦!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全民狂欢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7)

主播:强音,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新闻主播,吃点牛肉干,烤点羊肉串,读点小文章,优哉游哉。公众号:强音Radio,欢迎关注。

-END-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符合中国网“夜读”定位,如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PS:标题出彩更容易入选哦~

稿酬:1000-1500元/千字。

要求:字数1500-4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复,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今 日 话 题

“分享一个灯谜请留言区的小伙伴猜一猜”

『昨日话题』

你认为哪种花是三月的象征?

部分小伙伴评论如下

春风吹拂柳绿,雨露滋润桃花红。惜别年味浓二月,迎接最美丽三月。莫负时代好春光,你我牵手再启航。三月里桃花最美丽,她象征着美好,充满着希望。

——雪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何处觅一桃花源,沉浸其中,闭着眼,任桃花朵朵飞?春天来了,桃花源就在身边。

——风中飘雪

三月花当属迎春,随之而来的应是碧桃,明黄艳粉伴着团团如纱似雾的嫩柳,在三月里留下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

——丹妈宝贝

就自然而言,三月桃李争艳寓意不言自明。就社会而言每年三月召开“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如雪花飞向大会堂,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人民群众乐呵呵的笑脸,恰似人面桃花别样红。为三月点赞!

——南山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