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列强继续承认满清王室在中国的统治。

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1872年4月,最后一支太平天国队伍、石达开余部李文彩覆灭于贵州,危及江南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得以完全结束。

在内外大乱之后,清王朝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安定。1861年,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登基,改年号“同治”,直到1875年19岁时去世,这段时间恰恰是清代国力有所恢复、社会比较安稳的年代,因此也被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皇帝在6岁时登基,在他10岁的时候(1866年),对太平天国的胜利和对西方国家的妥协,使清廷获得了一息喘息之机。于是大家想起来,这位被两位太后垂帘听政的小皇帝,还没有结婚呢。

自入关以来,清代有五位皇帝是年幼即位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以及两岁登基、六岁退位的宣统。成婚后登基的皇帝,只需要将原来的嫡福晋册立为皇后,正位中宫,但未婚而适龄的皇帝则需要进行完备周详的大婚典礼。

有了康熙四年的婚礼成例,大家心里对怎么准备皇帝大婚都有一些谱,这些事务极其繁杂。很快,宫中就动起来了。为了给小皇帝提前准备大婚用的瓷器,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筹款十三万两白银在景德镇恢复曾经在雍正、乾隆年间红极一时的御窑厂,大婚用瓷先烧起来吧。

(一)同治大婚用瓷:晚清瓷器的高峰

御窑厂恢复后,立刻接到了重大任务。

按《江西巡抚刘坤一为重新烧造同治皇帝大婚瓷器奏折》,同治6年6月,“准内务府绣活处移知,上传预备皇后前需用瓷器活计,共圆琢器一万余件,限七年内烧齐解京。”

同治七年(1868年)三月,大婚礼用瓷画样由造办处确定,内务府发往景德镇。画样是烧造各花色瓷器的依据,包含有釉色、纹饰、器物种类和烧造件数等要求。这一批的画样主要是碗样,通过碗样再制作其他的同系列器物。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份详细的“订单”。下面是一部分画样: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2)

一年里,景德镇御窑厂就烧制出所需要的大部分瓷器。同治八年,共烧造完成同治大婚用瓷一万余件。同治九年到同治十一年间发生了数次赔补,终于克竟全功。

从画样可以看出,景德镇为同治大婚所烧造的瓷器大多为器类有杯、盘、碟、碗、盒、渣斗、勺等日用器,为求喜庆尊贵,釉色品种主要为红(黄)地粉彩,不少饰以双喜字,底部的款识为“燕喜同和”、“长春同庆”等,也有的直接为“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长春同庆”款识的瓷器,未知是否为慈禧太后所特意烧造,当时她正住在长春宫。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3)

还有一些特殊的瓷器,比如下面这件粉彩岁朝婴戏果盘。它包含“吉庆有余”、“太平有象”、“五福献寿”、“五子夺魁”、“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吉祥主题,令人怀疑它是不是用在洞房中的……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4)

同治大婚用瓷往往成套烧制,以黄(红)地粉彩为主的14个釉色品种均包含有多种器物组合,同种花色一烧就烧一个系列,比如董健丽在《同治大婚瓷研究》中整理出的: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5)

其中的碗、盘、碟、水仙奁和花盆又分为多种规格,比如260件碗,分别为海碗40件、大碗40件、中碗40件、汤碗40件、饭碗60件、怀碗40件。盘则有五寸盘、七寸盘和九寸盘之分,碟有二寸五碟、三寸碟和四寸碟之分。这些富丽华贵的成套瓷器颇能体现出当时皇家的法度和气象。我们可以看看黄地粉彩梅鹊纹的系列瓷器,这一图案有“喜上梅(眉)梢”之意: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6)

下面是红地描金“囍”字纹系列瓷器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7)

故宫博物院有同治皇帝大婚礼用瓷、皇后大妆奁用瓷和“燕喜同和”款瓷器共3019件。大约四五十年前,有一小部分同治大婚用瓷曾调拨出去,因此我们也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馆等其他博物馆中欣赏到这些喜庆吉祥的皇家瓷器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8)

黄地粉彩梅鹊盘,湖北省博物馆藏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9)

黄地粉彩世袭蝴蝶盘,湖北省博物馆藏

关于同治时期重开御窑厂、烧造大婚用瓷,还有一个故事。

吴士鉴在《清宫词》中有首诗:“官磁采釉重康熙,汝定哥均不足奇。敕取宫灯明似镜,御窑尚有旧人知”,根据下方的“注”,可知御窑厂曾受命按照宫中的旧样制作宫灯罩,“其质洁白光透,中含花纹,胜于玻璃”。但上上下下没人能做,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工人,家里有本记录制造之法的藏书。御窑厂花了重金买到这本书,按照书中记载的法子,才造了出来。可见当时御窑厂也常接到“高难度”的任务。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0)

青花御窑厂图版,道光,首都博物馆藏

这些瓷器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根据记载,同治皇帝的大婚用瓷一项用银至18464两有余,为烧造皇后用瓷也用银25980多两(见王光尧《同治大婚用瓷:晚清家国时事的一个缩影》)。如果按照一万余件来核算的话,每一件瓷器的平均成本为四两银子左右

(二)帝后衣冠:忙坏了织造府

除了瓷器以外,还有一个需要提前准备的重要事项,就是服装

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曹雪芹家不过是一个江宁织造,怎么如此豪阔,康熙下江南六次,有四次住在了曹家。那么,同治大婚之前,需要江南的这些织造们加紧发挥的时刻到了。因为帝后们一件衣服的准备时间,很可能要一两年,它的成本能达到300两白银——够贾府吃15次螃蟹宴的。

同治大婚前六七年,小皇帝大约十岁出头的时候,大婚服饰的织办工作就开始了

清代皇帝结婚,其嫁妆准备与民间不同。不需要女方筹办嫁妆,而是宫内自行准备,然后把嫁妆从娘家抬进皇宫。同治皇后的嫁妆里,仅四季衣服就有280余件,涵盖重大典礼所穿的礼服、吉庆节日所穿的吉服和日常穿着的便服,就这还不含冠帽、鞋袜等等。

冠帽鞋袜、首饰、皮裘类基本与织造们无关,宫中的造办处等自会制造或购置,但各色服饰和面料是需要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这江南三织造共同负责的。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1)

江宁织造博物馆

同治六年(1867年)五月初十日,造办处发江南织造的服饰设计图样“红单一件、画样二十六张”,包含缂绣朝袍、朝褂、龙袍、龙褂、氅衣等服饰,耗时两年多,在同治八年(1869年)九月织办完成。苏州织造德寿则自同治八年(1869年)八月起负责皇帝及皇后的朝袍、朝褂、朝裙等活计,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方告完工。德寿自述称“工程浩大,限期甚紧,招募民匠几及千人,城乡分设局、所……”,可见完成皇家交代的任务,着实辛苦。(见倪晓一《打开同治皇帝大婚礼的衣箱》,中国档案报,2014年11月14日)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2)

江南织造广顺为大婚活计起解日期事奏折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3)

同治皇帝

这些皇帝、皇后的服装工艺极其繁难。倪晓一说,一件杏黄直径地纱两面纳绣五彩全洋金龙朝袍(随石青护肩、袖头、接袖1份),因为大量采用纳绣的刺绣技法,需要净绣36方5寸,光是绣匠即耗费547.5工,这一件朝袍的工料银达314两3钱9分2厘。

而苏州织造局为皇后织造的一件杏黄两面透缂五彩勾金全金龙朝袍(随石青护肩、袖头、接袖1份),主要使用“缂丝”技法。“缂丝”的织造过程极其细致,立体感强,色彩华丽,织理精美,只是美则美矣,却极其耗费劳力。缂丝49方共合缂丝匠980工,每件工料银合309两6钱6厘。仅一件衣服就如此耗时耗工,何况除了朝袍、朝褂,织造们还要供应大量赏赐用的服饰、衣料,德寿声称“招募民匠几及千人”,就这,织办事务也只能堪堪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大婚典礼前完成,也就可以理解了。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4)

明黄实地纱绣绿竹枝女单衣,清代同治皇后日常所穿用便服,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华贵的衣服,大约并没有被穿过多少次。1872年,同治大婚,1874年底,同治去世。紧接着,1875年3月,同治皇后阿鲁忒氏去世。这些豪华的服装就这样完成了它们短暂的使命——很可能穿戴它们的时间,还不如准备它们的时间长。

(三)金银器:富贵逼人

为大婚所准备的,怎么能少了金银器呢?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5)

上面这件银“囍”字盒,盖面正中位置就是一个很大很显眼的“囍”,侧面则有团“寿”字。清代金器往往在器底錾刻年款、重量的铭文,如果是民间作坊制作、宫廷采购回来的金银器,可能还有承做作坊的戳记。这件为同治大婚所准备的银盒足底就有铭文:“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三钱四分”。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6)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7)

这一件金錾花双喜圆寿字茶碗展出于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它的口径达到9.6厘米,系捶揲成型,碗腹装饰有“囍”和团“寿”字。器底铭文为“同治十一年二两平重七两四钱一分”。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8)

提炉是皇家卤簿仪仗中的代表器物,系焚香之物。《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方闻隐隐鼓乐之声。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可见金提炉是皇帝后妃出行仪仗中必备之物。

这件金云龙纹提炉也见于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提炉分为炉杆、炉链和炉三部分,炉盖有镂空八卦纹,炉身有三兽耳,下置三象首,底部刻阳文楷书“同治十一年八成金二两平重一百十一二两九钱”。值得注意的是在炉杆上有非常醒目的“囍”,可见也是为同治大婚所制。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19)

(四)筹备了六年,终于结上婚了

即使不从同治五年景德镇御窑厂的复建开始算起,到了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就明确下旨,由恭亲王奕诉和户部尚书宝鋆共同负责同治皇帝婚礼筹备了。这时候同治皇帝满打满算不过14岁,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吧

筹备事宜如火如荼,但直到三年之后的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才开始确定皇后人选。在入宫备选的满蒙大臣女儿里,慈禧太后中意的是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而慈安太后中意的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忒氏同治选择了比他大两岁的阿鲁忒氏

三月初三日,慈安、慈禧皇太后发出慈谕:

皇帝冲龄践祚,于今年十有一年,允宜择贤作配,正位中宫,以辅君德而襄内治。兹选得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忒氏淑慎端庄,著立为皇后。(《宫中档·同治大婚红档》卷二十七)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20)

阿鲁忒氏

相比于花了五六年时间准备的瓷器和服饰,确定阿鲁忒氏为皇后之后,同治大婚的真正过程也就半年时间——七月二十六日纳采,之后是大征礼,皇后父母获得黄金百两、银五千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一、银盆一、缎五百匹、布千匹、甲胄一副及冬夏朝衣,皇后祖父获得缎百匹、布二百匹、鞍辔四副。

九月十四日册立皇后礼九月十五日(1872 年 10 月 16 日)为奉迎礼,即同治皇帝大婚的日子,这位皇帝此时16岁

那一天,阿鲁忒氏穿着绣龙凤长袍、手拿两个苹果,乘凤舆至乾清宫,四个福晋搀着她迈过火盆,寓意蒸蒸日上,到了洞房坤宁宫之后,她跨过门口的黄铜镀金镶嵌宝石喜鞍,鞍下是她拿过的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见张世芸:《同治大婚礼仪》,《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1期)。下图为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七册《皇后凤舆入宫图》,可以借以设想阿鲁忒氏入宫的情景。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21)

皇后凤舆入宫图

清朝同治皇帝真面目(看看同治皇帝16岁时的奢华大婚)(22)

局部放大图

可是她没有蒸蒸日上,也没有平平安安。刚入宫的她,身处威严华贵的宫廷之中,也许有些忐忑,也许有些激动。她一定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最后的两年半了,她将在22岁时死去。

再下一次在紫禁城中再举行皇帝的大婚,是在17年后的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这时慈安太后已经去世八年,没有人能够制衡慈禧的威权了。在慈禧的直接安排下,光绪与他并不喜欢的叶赫那拉·静芬成婚,这就是隆裕皇后

光绪皇帝的大婚仪式并不如同治皇帝隆重,不过,隆重不隆重又有什么区别呢?清朝的丧钟早就敲响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