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来世界更美好(中文共筑美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乐琦教授(中)和留学生讨论汉字话题。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并促进6种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今年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中国驻外使领馆、中文教育机构等开展了相关纪念和庆祝活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也携手举办了第三届“国际中文日”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中文学习者、爱好者共同庆祝。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中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本版邀请在海内外从事中文教育的专家、一线教师以及在海外的中文学习者等,请他们讲述中文带来的无限可能。
假如“一”字会说话
乐 琦
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的智慧。爱上汉字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投入巨大精力探讨汉字的古今演变;他的学生林西莉所著的《汉字王国》风靡全球;美国人斯睿德用心研究汉字,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日本人京盛在“我与汉字”演讲大赛的舞台,讲述他与汉字“京”的不解之缘……
正值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汉字“一”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和大家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我是汉字“一”,没有汉字比我更让人一目了然,也没有汉字比我更苗条。如果我做一个90度的旋转,就像阿拉伯数字的“1”了。我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
我是一个指事字。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指事字呢?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人们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在人类文化中,我被赋予万物之始的意义,即世间万物都从“一”开始。
我不是一个多音字,如果查找新华字典,我的读音只有一个,是“yī”。但是,在中文口语中,我可以读第二声和第四声。这里涉及到“变调”——人们在说话时,字和字连起来,其中有一些音节的声调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称为“变调”。
我是最简单的汉字,却充满丰富的意义——从顺序的开始到第一、一流等。当我作形容词时,可以表示“全”“满”,比如“他出了一身汗”,“一身汗”就是“满身汗”的意思。我还可以作副词,放在重叠的两个动词中间,表示行为、动作短暂,比如“听一听”“想一想”。此外,我还有“如果”的意思,人们常用“一旦”“万一”表示假设。
我还要为大家介绍清代文学家陈沆的一首《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在这首《一字诗》中,一共出现了10个“一”字。诗中的“一”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数量一”“满”“全”等意义,而且发生了变调,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我是一个常用字,我能组成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一呼百应、一言为定、一表人才、首屈一指、背水一战、千钧一发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成语有两个。
第一个成语是“一字之师”。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唐朝。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认为这首诗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相较“数枝”,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更能体现“早”之意。齐己虚心接受了郑谷的建议。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所以叫“一字之师”。后来,诗文经过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第二个成语是“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庄王统治朝政3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于是大臣问他:“有一只鸟3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回答:“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半年后,楚庄王就大刀阔斧整治国家,最终称霸天下。后来就有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一字之师”,在学习中、工作中也能“一鸣惊人”。
我是汉字“一”,是你们的好朋友。一字一世界,一字一乾坤!让汉字成为一个纽带,带着你走进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