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宇谈小时候经历(不惧风雨不畏困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者按
致敬中国骄傲,体悟国士精神。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推出的《你好,钟南山》音频节目正式上线。每期节目邀请一位青年正能量嘉宾讲述钟南山院士的故事。在故事里感悟,奋斗者负重前行,步履铿锵;在声音中探寻,追梦人追光而上,乘风破浪。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感人的故事,领略振奋人心的榜样力量。
致敬中国骄傲,体悟国士精神,欢迎收听:
大家好,我是马天宇。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音频节目《你好,钟南山》。
巍巍高山吓不倒勇往直前的攀登者,浩瀚大海拦不住搏击风浪的“弄潮儿”,茫茫雪原止不住意志坚定的考察队,漫天黄沙更困不住无所畏惧的探险家,新冠肆虐又怎能难倒中国人呢?
事实上,乐观无畏的并不止钟南山一个人,而是我们笑对困难、热爱生活的每一个人。我们相信病毒终将被消灭,即便被隔离在家也没有被打乱生活的节奏;我们相信疾病终将被治愈,即便卧于榻上也没有停止爽朗的笑声;我们相信战疫终将会胜利,即便偶有复发也不过是胜利前的插曲。戴口罩、复工复产、全民接种疫苗……
遥想18年前,非典来时,我们连检测病原体还需要跑到香港。而如今,我们自己生产的疫苗已在供应全球多国。
这种变化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在科研和实业上锐意奋进、矢志图强、顽强拼搏出来的。
国家的底气在于实力,而时代的骨气在于青年!希望我们能够接过通往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在强国之路上继续勇立潮头!
做学问,他求真务实;救患者,他无畏逆行!
从非典到新冠,一番番挺身而出,一次次不负人民。从火线宣誓到迎战病毒,护山河无恙,凝华夏齐心!
有人曾问钟院士:“面对未知的病毒,你就不害怕吗?”他笑着回答:“对于死,我早就看开了。”
今天,我和你一起品味乐观无畏的钟南山。
18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84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授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逆行,还是一贯的“南山风格”。
有人问他:“面对未知的病毒,你就不害怕吗?”
他笑着回答:“对于死,我早就看开了!”
虽然说得豁达,但不为人知的是,自非典后,他的身体就一直在出状况:2004年得了心肌梗塞,做手术装了支架;2007年出现心房纤颤,逼得他告别篮球场;2008年得了甲状腺炎,短短两个月瘦了10斤;2009年又做了鼻窦手术……
在做心脏除颤手术的那一年,许多著名的心脏科大夫没有一个同意他做。但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他还是坚持冒险。他对医生说,不做这个手术,老是影响他的工作效率,“我哪有时间慢慢去保养”。
术前,钟南山非常平静地写了一份遗嘱,写完以后,还认真地做过修改。
2007年4月29日早晨8时30分,医生开始为他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年近71岁的钟老却谈笑风生,和医生唠着家常,设法为医生做心理减压,就好像不是自己要做手术。
中午11时,他的手术成功了,大家小心翼翼地在观察室对他进行护理,但最轻松的似乎反倒是他自己,因为麻醉让他终于可以有时间休息会儿了。
那天窗外的细雨,从前半夜开始一直下,直到翌日中午才停。钟南山从麻醉状态中醒过来时,窗外正是雨后灿烂的春阳。
“我很好,活过来了,只是浑身还插着管子。”他说得异常平静。
或许对于钟南山来说,这点风险真不算什么。早年留学英国时,为了搞清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的影响,他用自己当试验品――吸进一氧化碳。
他请来皇家医院的同行,向他体内输入了一氧化碳,同时不停地抽血检测。他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医生和护士都叫了起来:“太危险啦!”他们要他停止。
这时钟南山的身体状态就像连续吸了50到60支香烟,头脑开始眩晕。但他依旧摇着头,一脸的刚毅与坚决。他不能半途而废,他要靠实验画出一条完整的曲线。他继续吸入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在上升,直到22%,曲线完整显示。
或许正是这样的乐观无畏,连病毒见了他都害怕。非典初期,每天和病人接触也没有让他感染上非典,一直被业界视为“奇迹”。而此次新冠期间,他更是老当益壮,媒体通风、国际连线、联合会诊,几乎天天都在连轴转。
有人问他这么忙还能保持健康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我经历的多,心态比较好,对很多事情可以一笑置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