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详细解读(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时,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说到表达方式,你每时每刻都在用,但它们却又最容易被你忽略下面,我就简单地梳理一下几种表达方式的内涵、作用,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简单来说,叙述是对事件、场景的叙说和交代,可以让人简明扼要地知道背景,获取信息;描写是把对象的样子和情态描绘、再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它比叙述更细腻;抒情就是抒发感情,和叙述、描写不一样,抒情是主观的、内心的;议论常用于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在实际运用中,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这两组常常搭配运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记叙文详细解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记叙文详细解读(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中考记叙文详细解读

写文章时,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说到表达方式,你每时每刻都在用,但它们却又最容易被你忽略。下面,我就简单地梳理一下几种表达方式的内涵、作用,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简单来说,叙述是对事件、场景的叙说和交代,可以让人简明扼要地知道背景,获取信息;描写是把对象的样子和情态描绘、再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它比叙述更细腻;抒情就是抒发感情,和叙述、描写不一样,抒情是主观的、内心的;议论常用于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在实际运用中,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这两组常常搭配运用。

一、叙述

叙述是对事件场景的叙说和交代,可以让人简明扼要地知道背景,获取信息。可以说,把叙述写好了,你就可以高效、准确地交代事情。

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规》,里面这样写:

应该是一年前的报道——有一个8岁的小孩子把整瓶可乐倒进了别人的钢琴里,家长却只说孩子还小,不懂事。我仍记得去年过春节,表弟把表姐珍藏了近10年的一本书每页都画上了涂鸦,撕得稀巴烂。那一天,我那个已经大学毕业,许多年未掉一滴眼泪的表姐号啕大哭。我姨却让我表姐迁就一下表弟,因为表弟刚7岁,不懂事,表姐比他大了15岁,跟小孩子计较,丢份儿,没规矩。

这一段话以叙述为主,文字很简单,细节却很多。你听听这几句话:“珍藏了近10年”“撕得稀巴烂”“多年未掉一滴眼泪”“号啕大哭”。所有这些对比都指向表弟的过分和不守规矩。叙述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而化之,它也可以有一些类似于“号啕大哭”的细节描写,目的是高效、准确地交代事情。

很多时候,写作入题慢,不仅仅是详略把握不当的问题,更是叙述功力不到家的原因。比如有一篇习作题目是《以静之名》。它写的是和父母吵架后,作者是怎么重新平静下来的。他用简简单单的60多个字就交代清楚了事情的起因:

一直以来,我的脾气都很不好。

暑假,因为一点小事,我和父母从傍晚吵到深夜。我大叫一声后开门离去,一口气爬了十多层楼,上到楼顶天台,烦得想摔东西。

这么简洁就交代清楚了事情的起因,可能很多人做不到。写作的时候,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简明扼要地交代事情的缘由。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绝不仅仅是辅助描写,有时候看似平淡的叙述咀嚼起来却韵味深长。比如,还记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结尾吗?鲁迅平淡地说起,自己小时候因为急用钱,把用荆川纸画的绣像卖给了一位同学,后来,这位同学做了锡箔店的掌柜,鲁迅猜想这东西应该早就没有了。虽然只是在叙述,但是你是不是也听出了成年鲁迅心里那一声叹息,一声不舍呢?

总之,叙述要高效、简洁,还要考虑它对主题的作用。

二、议论和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感情,和叙述、描写不一样,抒情是主观的、内心的。议论常用来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这两者常常在一起用。还是《规》那篇文章,紧接着可乐和撕书事件,小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

可是我想不明白,随便翻别人东西的表弟不才是没规矩的那一个吗?童言无忌所以可以乱说话吗?天真无邪就可以往别人的钢琴里倒可乐吗?7岁我们迁就他,那8岁,9岁,10岁呢?14岁开始负部分法律责任,18岁成年,我们还能迁就他多久?“爱幼”不代表纵容和迁就。规矩,无论老幼,必须遵守。不要再倚老卖老,也别再童言无忌。

一连五个问句,小作者直抒胸臆,提出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最后三句以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掷地有声,引起人理智上的认同。正是抒情议论让列举的事例有了分量,使文章本身有了立脚点。抒情议论要力求到位,引发人思考,这样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写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

三、描写

描写是把对象的样子和情态描绘、再现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比叙述更加细腻。可以说,一篇文章是不是生动,能不能吸引人,全在描写的功力。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通常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四种,其中衣着和神态描写通常归入外貌描写里;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包括他人反应、环境描写等。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切对正面描写起到正反烘托作用的都是侧面描写。当然,这些描写对象都是人,如果写动物、植物、器物,大致也可以归结到正面和侧面两个维度上去。

体会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最好的学习范本是《最后一课》这篇课文。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正侧面描写的角度,特别值得拿来反复琢磨、温习。

说到描写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果说抒情、议论点明了文章的立意,那么事理情由,一切问题的答案其实都蕴含在描写里。描写得成功,抒情和议论才能顺理成章,不然就剩下了两个字——矫情。比如有一篇习作的题目叫“值得”,小作者是这样写的:我不厌其烦地照料它——想想看属于我自己的一株花,是多么值得我如此悉心照料。可是这种“值得”的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来看下面这段描写——

于是我每天为它浇水——不敢倒得太多,便只是使水轻缓地从枝叶的顶端悄悄划过,望着叶尖的一滴水珠终于不堪重负地滚落,引得枝叶一阵轻颤,再不紧不慢地渗进泥土中;我将它置于微风与阳光下,听着光线抚过叶面的声音,看着微风划过的轻柔动作。

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一切答案都在描写里。

另外,不仅叙述可以交代情由,描写也完全可以。有一篇题目是《绽放》的习作,在描写舞者的美丽时,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人看见她干裂的皮肤和粗糙的双手,和那张平凡得几乎土气的脸;没有人看得见她那一直紧抿着的唇线,和紧锁着的眉头。”当舞者在掌声中谢幕时,作者这样描写:“她平静地抬头,望向被水泥和钢铁挡住的天空,紧抿的唇线和紧锁的眉头终于释然,双眼好像穿过现实的阻碍看到了自己的过去。”这两处描写不仅让人看到舞者的美,更让人想象舞者的付出。完全不用平铺直叙地交代舞者经历了怎样的现实阻碍、艰难的物质生活以及平凡的外貌带来的别人的不屑,这些故事完全可以藏在描写里。这样的写法非常自然,使整篇文章更加浑然一体,也更见小作者的观察能力。

我们再特别谈一谈作文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很多:交代背景、衬托心情、烘托气氛、表现主题。在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真实、自然,发乎本心。什么是发乎本心?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人的心情和外界自然发生了共振。环境描写是特别见功力的一种描写,锦上添花需要你的巧手。

接着看一篇题目为《你好,明天》的习作。小作者参加模拟联合国,在应该提交议案的当晚却迟迟没有思路。他这样描写自己的苦恼和困惑:

我只记得太阳在天空刻下一道弯弯弧线,晌午时那夺目的光线已被时间所冷落。黑夜吞噬了红火的那片天。余晖中彩霞凌乱点缀过后,最终还是被黑暗所取代——如同我的信念。

情景交融写得多么好!

写柳暗花明的转折,他这样描写:

夜幕降临,窗外的一颗小小的星时隐时现,几乎就要看不见,然而在整个黑色的穹顶中,它依然不屈地闪亮着。紧接着,那一颗星火仿佛点燃了天空中沉睡的生命,更多的星火苏醒——繁星点点,连成一片。所有的一切就在我眼前无止境地上演,天空的那片黑,被织成了闪光的银河,照亮人的脸,也点亮人的心。

那片星空编织的,正是明天。

透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小作者真的站在窗前,看着漆黑的夜空,并从这永恒的大自然里获得了启发。同时,描写有时是有意识的,比如这里作者就不是为了写夜空的美而描写,而是要重点突出星火点燃夜空的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环境描写不仅要真实、自然,还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我们主要学习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以及它们起到的作用。记叙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叙述一般简洁、高效地交代事情,并紧扣主题;抒情和议论通常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让文章更有思想深度;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其中,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衬托心情、烘托气氛、表现主题,是常用的描写方式。在记叙文写作时,可以交叉使用多种表达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