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的君什么来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中的君什么来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真实性含义是什么?

孔子中的君什么来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

孔子中的君什么来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秩序一种和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依以德治国法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体现着孔子的民本思想民主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着孔子的仁爱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乱谈之八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12、11)

六年前初次给学生讲解《论语》,没多少感觉;三年前再次阅读分析《论语》,觉得大有可用;现在第三次讲读《论语》,却觉得书中糟粕甚多,害人误国不浅。比如这则“君君臣臣”的对话,将中国的君臣关系套上了一个紧箍咒,似乎要明确告诉天下百姓君臣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是地位的差异,这也为历代历朝帝王驾驭臣下的“合理”性埋下了理论依据。可怕的是,这种思想延伸到了中国各级政府以及各个大大小小的鸟单位,在领导的心里、奴才的眼里,等级制度就是不可逾越的一条大沟,官大一级就可以压死人,于是随处可见做奴才的天天费尽心思揣摩主子的意图。

几千年下来,“民主”与中国其实一直没有靠近过,究其根源,孔子之罪大矣!或许你要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在这里无非是讲社会上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然后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所谓“国君要像个国君,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样,大家只要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社会不是就和谐了吗?这种理解真的很浅。我觉得孔子在这八个字里含义是有所侧重的,四组词语不是完全平等的并列关系,它说到底是想突出国君高高在上的地位。

国君拥有特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理应得到万民的膜拜,这才“像个国君的样子”,是为“君君”;而大臣理应顺从国君,时时别忘自己作为下属的身份,尤其丝毫不能有僭越之举,这样才像个大臣,是为“臣臣”。“父父子子”自然有些虚化,只起到陪衬的作用,在家庭中父亲处于中心位置,其掌控的权力不容渎亵,这里孔子虚打一枪,借父亲在儿子面前的地位用来印证国君之于臣下之于全国百姓所具备的高于所有人的权力。

这八个字通俗点讲就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论语》这种语录体作品,缺少语言环境,往往容易断章取义,解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往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向去倾斜,牵强附会自是难免。

而我之所以觉得孔子这番话是想强调突出国君无人可比的显赫地位,理由在齐景公后面的对话里,当孔子的为政“八字箴言”一说出,当事人齐景公马上听懂了孔子的意思,否则不会高兴地喊了声“善哉”,然后他还顺着孔子的意思从反面进行了假设性推演——“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一句“吾得而食诸”将得意忘形的齐景公的真实心理暴露无遗,“君君”二字在他眼里考虑的绝对不是国君的责任义务而是对权力的攫取以及由权力衍生出来的物欲享受。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孔子仅仅是要求社会各界各司其职,齐景公犯得着会如此兴奋吗?很明显,刚刚经历过权臣弑君变故的齐国太需要强化国君的地位了,孔子投其所好的迎合之语说到了齐景公的心里。后来,作为回报,齐景公打算将尼谿之田封赠孔子,但在洞察孔子意图的齐国贤相“晏婴”的阻扰下才没有实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个臣子的样子,君主如果做的不对,臣子就应当纳谏,这就是臣子应尽的义务.但不能因为臣子自己替君主做决策.君主有听从臣子意见的义务,再做抉择.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那时,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地发生。例如,公元前607年,晋赵穿杀了晋灵公。公元前548年,齐崔抒杀了齐庄公。虽然晋灵公和齐庄公都是极端暴虐的统治者,但臣杀君,在孔子看来就是犯上作乱的表现。孔子曾经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认为要制止上述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重要的就是要“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照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君臣父子与中国人治

众所周知,中国的人治政治源远流长。孔老夫子以前的夏、商、周虽然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换,但人治政治(或称以人治为主导的政治――下同)是一直延续的;孔老夫子以后的二千多年也是人治。孔老夫子与中国人治或人治政治的强化与稳定有没有关系呢?笔者以为有。这又得从君臣父子讲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含或透露出几层意思。(1)是秩序。上下长幼有序,各就其位,各称其职;(2)是带头垂范。君行君道,给臣作出样子,父行父道,给子作出样子;(3)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笔者以为前两种意思没有问题,第三种意思值得探讨。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必备条件,笔者完全赞同。但如果是身修、家齐与国治、天下平存在逻辑关系,或更进一步是表达身修、家齐必能平天下,这笔者就不能苟同而且以为问题很大。纵观孔老夫子的思想体系及有关言论,孔老夫子秉持的是这种人治政治哲学。

孔子不主张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是说,用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用刑律来统一百姓的行为,百姓可能暂时免于犯罪,逃过处罚,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制来统一百姓的行为,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应该说,孔子的心愿是好的,但太理想化了。人或绝大多数的人能自觉,世界就接近大同了。孔子的问题就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人的自觉上。对百姓是如此,对最高统治者也如此。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第二)”。这种思想就是鲁迅所概括的“好皇帝”的思想。我们的问题是:皇帝不好,“北辰居”者无德、不以德怎么办;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没有效果或效果甚微怎么办。非常不幸的是,几千年来基本上是这样。几千年来,可圈可点,为历史和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只有“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虽然“文景之治”也有“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宜等之屈,“贞观之治”诞生于“玄武门之变”的刀光剑影之后,但对于百姓而言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这样的“好皇帝”已经是几辈子的盼望了。几千年也就出了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好皇帝”,加起来大概百年而已。

就个体而言,几千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没有盼到“好皇帝”,盼到的往往是为了皇位,为了皇权,皇父与皇子之间,皇子与皇子之间,皇亲与外戚之间,刀光剑影,父子相残、兄弟相煎,战祸连绵,血流成河。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性命如蚁。宫廷斗争,说多少黑暗就有多少黑暗。对这些乱相,孔子时代已风行,孔子也是看得很清楚的了。孔老夫子“克己复礼”,“仁政”是想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但君还是不君,那怎么办呢?孔子只是想到了,臣要做“争臣”,要“谏”,谏了不听就再谏,一直“几谏”,没效果就算了,不然就“斯辱矣”。

实际效果确实很差,自觉的人现实中几乎找不到,孔老夫子奔波了一辈子,最后还是“道不行”,自己都想“乘桴浮于海”了。德治、人治、好皇帝的政治理想既然不可能,但儒家又为何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而且抬得这么高呢?首先如前所述是窜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对维护皇权、封建秩序是个几乎是没有比此更好的理论;

其次皇帝、专制统治者利用这个思想专制者可以美化自己同时又可以麻痹百姓:人能自觉,我尊为皇帝、国君当然就是最能自觉的人,我当然就“为政以德”、“率子以正”,充当理想的化身。人们以为,只有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殊不知,等级是自然的一种现象,任何事物都有大小序列,即使在最民主的社会里,等级也是必然的存在,比如军队有军阶,行政有级别,即使在四大皆空的寺庙里也有长老和小和尚之分, 等级不是平等的对立面,是平等的基础。

因此,平等的关键问题不在等级,而是如何建立等级,这个等级制度如果是世袭的,就是不平等的,如果是考试或选举的,就是平等的,在孔子的学说中,他旗帜鲜明的反对世袭,主张选择有才学的平民参政,他说: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意思是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做官然后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如果让我选用人才,我就选用先学习礼乐的平民。这一观点表达了平民通过努力也可以有机会从政显然有进步的意义,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虽然没有君臣关系,但还是有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父子、兄弟、夫妻、邻里、朋友等这些永恒的关系,爱护群众、尊重领导、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爱、社会成员之间恪守信用仍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道德标准,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孔子的思想仍然有他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但必须指出的是,孔子的这些科学合理的政治理念并没有真正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理解和接受,相反,后世腐儒董仲舒等人为了讨好统治者,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臣亡,臣不得不亡。”于是天平严重倾斜,调节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准则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严重歪曲和玷污了儒家思想,这一曲解和玷污到朱熹手里达到顶峰。

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通观《论语》,看不出孔子有任何等级思想,关于为政,他说的最多的倒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子路》篇里孔子和子路“对骂”,子路说孔子迂,孔子说子路野,倒是很有学术自由的意思。《子路》篇中子贡问现在的从政者如何?孔夫子斥之曰:升斗小人!

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放到今天的社会,那就应该是有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履行自己的义务:做下属有何义务?做领导有何义务?做子女有何义务?做父母有何义务?做公民有何义务?做官员有何义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便知道自己的义务,明白自己的责任。

孔子中的君什么来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