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今天有一位家长和我说:孩子上三年级了,现在让他看书,他经常是看一半就不看了,下一次又重新拿一本,始终不能把一本书好好地看完,也不愿意去写阅读笔记问我要怎样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么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么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怎么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今天有一位家长和我说:孩子上三年级了,现在让他看书,他经常是看一半就不看了,下一次又重新拿一本,始终不能把一本书好好地看完,也不愿意去写阅读笔记。问我要怎样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我想说的是,这位家长的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现在被称为一个“大语文”的时代,不阅读的孩子在未来的考场上是一定要吃大亏的。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在高年级的阅读题,写作文当中可以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那么,要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其实,这和我们家长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有很多人说:三年级是个坎儿。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方面,甚至形成了一种“三年级现象”。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习惯的重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好习惯的孩子,他会越来越好。反之,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家长也会焦头烂额。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从他的年龄和自身特点出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对不对?不能拔苗助长。

三年级,是孩子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转变的重要阶段。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书的选择很重要。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孩子会读很多绘本。各种各样的绘本,有故事类的,数学类的,科普类的,英语绘本等。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是爱读书的。因为书的内容轻松有趣,印刷也非常精美,图片多,文字少,他很爱看。那三年级读什么书呢?你不能直接扔给他一本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书,看着就头疼对不对?我们还是要有一个适当的过渡。可以是故事类的,配有一些图片,一个一个有启迪意义的小故事,孩子是爱读的。其实,我个人也非常推荐家长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国学啊,成语啊,历史故事方面的书籍。从这些书籍中汲取营养。而且,我建议让孩子读书是朗读,而不是默读。其实,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很神奇,有一个实验也证明了,在一句话当中,有几个词是颠倒的或者这个句子是有语病的,但是并不影响我们正确理解它的意思。所以,如果仅仅是看书的话,很容易就是走马观花。而朗读不一样,他是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的。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的眼、口、耳、脑都同时接收到了信息,对于培养他的正确的语感非常有帮助。

其次,怎么读,很关键。

三年级,这个时候家长还不能完全放手。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他坐在那里半天没有翻一页;或者一会儿看完了半本书;或者一看书就要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就是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认认真真地去读。那么这些现象就告诉我们:他不想读,他没有好好读。

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对他大吼一顿就可以了。我们需要挖掘一下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从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在小学阶段是不擅长自驱性学习的。他的自制力,自我约束力还不够。而且,受到他的识字量和词汇量的限制,孩子自主阅读其实是有难度的。孩子这个时候会有些畏难情绪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家长这个时候没有正面的鼓励、引导和陪伴,而是简单粗暴地对待他,那么读书给他带来的就是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他很可能会越来越厌倦读书。所以说,这个时候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比培养他的阅读能力更重要。

怎样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呢?我们记住两个词:“装聋作哑”和“盲目崇拜”。

因为孩子年龄还小,他读书的时候很可能读得并不流利,语感并不好,可能会出现读错字,漏字的情况,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你看看这个字写的是什么?这里是这样写的吗?你看你都读成什么了?一顿大吼。你很生气,孩子也很不开心。但是问题也并没有解决。那从此以后孩子,孩子对阅读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

在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应该学会“装聋作哑”。在她读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一些问题,你可以偷偷记下来。等他读完了,你再回过头来,和孩子一起去读一读前面出错的部分,然后让他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样子。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盲目崇拜”。当孩子读完书之后,你一定充分地肯定他读书本身这一行为。当然,可能她读的并不很好,你也并不太满意,但是这个时候呢,你还是要真心地鼓励他,赞美他:“哇,孩子你读的简直是太棒了,妈妈听了你读书,简直是一种享受。我工作一天本来非常累,但是听你读书我就觉得心情特别的舒畅”。或者说“你给我讲的这个故事简直是太有意思了,我好喜欢里面的谁谁谁。”或者说“我觉得你的读得好生动啊,把我都带到故事里面去了......”等等。这样正面的表扬、鼓励会是他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的动力。久而久之,那些错字,漏字,语感不好之类的问题,统统会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得到解决。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陪伴和交流。不管是什么书,当孩子读完之后,我们可以问问他,这个故事,或者这一章讲了一个什么事情啊?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把他读到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如果他说得不好,也没关系,您可以给他示范,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个故事的梗概说清楚。这不就是上高年级时的概括总结题的解答方法吗?还可以说一说喜欢的人物,人物的特点,这都是一个对所读内容的提炼加工的过程。能把这些说出来,就在孩子的头脑当中完成了一次文字信息的提取,加工,表达。这就是我们真正要的读书的效果。而这个过程,一定不要像课堂上一样严肃,就是家人之间的分享,聊天,欢声笑语的亲子时光。这样的阅读,孩子能不爱吗?

说完了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那位家长所说的做读书笔记的问题。

其实,很少有孩子愿意在读完书之后去积极主动地做阅读笔记。但是,三四年级确实是孩子积累词汇量的黄金时期。像一二年级我们只要求孩子能够说正确的句子,表达没有语病即可。但是到三四年级我们就需要大量的积累词汇,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一阶段学好了,到高年级写作文就不会出现无从下笔,大白话之类的问题了。那个时候需要的是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方面的学习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三四年级的重要性了。

积累词汇量摘抄就有用吗?也不尽然。我在以前的课上讲过“摘抄好词,还要替换原词”。因为我们要的不是把词语抄下来,写到本子上,然后就不管了。我们要的是对词语的 理解、记忆和运用。这叫“有效摘抄”。这件事是需要家长监督和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好了,关于阅读,我今天就说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和我交流的,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和您一起找方法,把我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和的孩子一起成长,都变得越来越优秀,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