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

今天分享:以卤牛腱子全过程为例讲解卤汁配料及调制方法。

内容提要:

一、 万能卤汁配方及调配 二、 酱卤牛腱家常卤法

附一 家用老汤(卤汁)制作方法

一、制作方法 二、卤菜的制法 三、保存方法 四、提示 五、专业卤汤的分类 六、专业的红卤配方秘籍

附二 卤水调配技术经验体会

一、卤水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卤水的使用 三、卤水的保管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1)

一、 万能卤汁配方及调配

配方:水1200克,冰糖200克,盐40克,酱油200克,鸡精5克,绍酒100克,八角5克、小茴香3克、草果2克、花椒3克、桂皮3克、山奈2克、丁香1克、干红椒5克、葱50克、姜30克、猪大骨1根(敲断)

调制方法:1、将八角,小茴香,草果,花椒,桂皮,山亲,丁香放入卤料包。2、取锅,加入水,放入猪大骨,烧开,去浮沫,放入葱、姜、干红椒,改小火炖1小时。3、加入盐、冰糖、绍酒、酱油,再用微火炖30分钟,加入鸡精即成卤汁。

二、 酱卤牛醛子家常做法

1、各种香料如下:桂皮、草果、甘草、八角、花椒、陈皮、香叶、辣椒,另备冰糖一块,葱数根打结、姜一块拍散,花椒、陈皮等小粒的、容易烂的进调料盒。烧一锅清水”放入以上所有调味料,再加适量盐、生抽、料酒、少量老抽,略煮一会,这清卤汁就算做成了。当然这时候的卤汁是不够香的”第一次卤要先卤肉类的。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2)

2、牛腱子一条,随意切两到三段,洗净后焯水,然后用冷水冲洗并浸泡一会,让肉质紧缩,然后放入烧开的卤汁中,中火煮15分钟后转小火煮到肉熟(用筷子能穿透即可),捞出后放凉风干2小时,卤汁再烧开后放入牛肉小火煨半小时,取出放凉切薄片。懒人可直接小火卤1小时左右关火自然放凉后取出切片。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3)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4)

3、搭配卤牛肉少不了一碟好的调味汁:蒜剁碎,葱切花,加入适量生抽、香醋、胡椒粉,一点点糖提味,喜欢麻辣的放点花椒、辣椒油,不喜欢的可以放芝麻油,点缀几片香菜,再洒点熟芝麻,这一片牛肉放下去,挂满蘸料,酸酸辣辣的更加能激出卤肉的醇香。每次肉吃完后,蒜蓉、葱花、香菜、芝麻也都会被打捞的一干二净。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5)

小贴士:

1、香料可根据实际情况,差不多就行,不一定非得是香料大全。量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2、卤汁要控制盐量,不能过咸,吃时可沾调味料。3、此卤汁过滤后可保留作为老卤,每次取用时适量加水、加料即可,长时间不用要放冰箱冷冻保存。4、所有肉类同牛腱子一样,要先焯水去血沫再卤制。5、牛肉不可卤得过烂,否则切片易碎。6、卤豆制品最好单独盛出一些卤汁,用完即弃,否则卤汁易变酸。

附一 家用老汤(卤汁)制作方法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6)

老汤是指使用多年的卤煮禽、肉的汤汁,也叫卤汁。老汤保存的时间越长,芳香物质越丰富,香味越浓,鲜味越大,煮制出的肉食风味愈美。“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这是有300年历史的河南道口"义兴张"烧鸡的祖传"十字诀"。

一、制作方法

任何老汤都是日积月累所得,而且都是从第一锅汤来的,家庭制老汤也不例外。

1、第一锅汤,即炖煮鸡、排骨或猪肉的汤汁,除主料外,还应加花椒、大料、胡椒、肉桂、沙仁、豆、丁香、陈皮、草果、小茴香、山奈、白芷、桂皮、鲜姜、食盐、白糖等调料。最好不要加葱、蒜、酱油、红糖等调料,以利于汤汁的保存。上述调料的品种可依市场行情,并非缺一不可,但常用的调料应占一半以上。调料的数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与一般炖肉食用料一样。不易拣出的调料要用纱布包好。将主料切小、洗净,放入锅内,加上调料,添上清水(略多于正常量),煮熟主料后,将肉食捞出食用,拣出调料,滗净杂质所得汤汁即为"老汤"之"始祖"。 将汤盛于搪瓷缸、陶瓷的或玻璃罐内,晾凉后放在冰箱内保存。

2、第二次炖鸡、肉或排骨时,取出倒在锅中,放主料加上述调料(用量减半),再添适量清水(水量依老汤的多少而定,但总量要略多于正常量)。炖熟主料后,依前法留取汤汁即可。如此反复,就可得到"老汤"了。这种老汤既可炖肉,亦可炖鸡,如此反复使用多次后,炖出的肉食味道极美,且炖鸡有肉香,炖肉有鸡味,妙不可言。

二、卤菜的制法

1.将制成(或保存)的卤汤放在大锅内,再加入一些水、盐、葱、姜。

2.将要卤制的原料(如鸡、鸭、猪肉、牛肉、猪舌等)先用开水煮一下,捞出洗净血沫,放入卤汤内,上火烧开,撇尽泡沫,转用小火卤熟(注意不能卤的太烂,否则不好改切),关火后,在卤汤里腌泡6-8小时(不能久泡,会是肉质发腐),捞出晾凉。抹上香油以免干燥。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7)

三、保存方法

家庭保存老汤量依人口多少,每次得老汤500—1000克即可。保存老汤时,一定要清除汤中杂质(葱姜等),凉透后放入冰箱内。盛器最好用大搪瓷杯(玻璃或陶瓷也行),不要用塑料、铝制或不锈钢的容器,以保证汤汁不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容器要有盖,外面再套上塑料袋,放在冷藏室,5天内不会变质。如每周吃一次炖鸡或炖肉,则对老汤不必专门再煮沸杀菌。如较长时间不用老汤,放在冷冻室内可保存,否则应煮沸杀菌后再继续保存。

四、提示

1、卤汤内切勿卤制豆腐干、羊肉等易发酸和带膻味的东西,如需卤制时,可取出一些汤,单独来卤。

2.每次卤食品时都要加姜葱,并要检查汤的色和口味的浓淡、汤的多少、香味的轻重等。如果欠某味时,可随时加某种调料,以保质量。

3·卤制时放入的砂仁、豆蔻、草果、陈皮、肉桂、丁香、良姜、厚朴、茴香等十多位药物,不但味美可口,还营养丰富,具有健胃、顺气、促进食欲之功能。

五、专业卤汤的分类

卤汁一般分为红卤和白卤。

1、红卤中由于加入了酱油、糖色、红曲米等有色调料,故卤制出的成品色泽棕红发亮,适宜于畜肉、畜禽内脏、鸭以及豆制品的卤制;

2、白卤中则只加入无色调料,故成品色泽淡雅光亮,适宜于水产品、鸡、蔬菜的卤制。当然也有不少原料既可红卤,又可白卤。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菜品也需采用不同的卤制方法。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需要色泽淡雅、口味清爽的卤制品,所以夏季以白卤为多,而秋冬季则多采用红卤。但总的来说,红卤的适用范围比白卤广泛,品种也较多,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采用。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8)

六、专业的红卤配方秘籍

生姜500克、八角60克、三奈40克、小茴香40克、桂皮40克、砂仁50克、草果50克、白蔻50克、高良姜30克、丁香50克、藿香30克、陈皮30克、花椒20克、香叶20克、红曲米30克、生抽40克、精盐、料酒、冰糖、味精、骨汤各适量。

附二 卤水调配技术经验体会

一、卤水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炒糖色时,必须用小火慢炒,且糖色应稍嫩一些,否则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按传统方法调制的卤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鲜卤水大都鲜味不足,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鲜味的要求似乎已越来越高,所以在调制的过程中也可适量加入的味精。需要说明的是,在卤水中加入味精并不会起副作用,因为味精在160℃以上的温度中才会产生焦谷酸钠从而失去鲜味,而卤水沸腾时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5℃。

3、卤水中一般应加入嫩糖色,如此才会使卤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后,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从药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调和诸味及提鲜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后,卤水中仍可考虑加少许甘草。

4、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浓,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来说,5000克鲜汤中丁香用量应控制在5~15克之间。

5、用于制作卤水的大葱应保留其根须,那样可使卤水的味道更香。

6、卤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红,称为红卤,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卤。另外在卤水中加入干辣椒,那样就变成辣卤。

二、卤水的使用

1、凡动物性原料在卤制前均需先做氽水处理,否则原料直接下锅后,会导致卤水急剧减少,从而造成菜品口味过咸。

2、一锅上好的卤水,应经常卤制鲜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这样才能增加卤水的鲜香味。

3、猪肉和鸡、鸭、鹅、兔这类鲜香味较浓的原料,应与异味较重的牛、羊肉及各种动物“下水”分开使用卤水,以保证卤水和卤制菜品的质量。

4、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卤水的色泽、香味、咸度以及汤汁是否充足等,一旦发现某方面有所减少应及时补上,即我们常说的“缺啥补啥”。

用卤水汁卤牛腱子做法大全(东北卤牛腱子全过程)(9)

三、卤水的保管

1、卤水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留下少数原料或香料的残渣,这时便需要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卤水的质量。

2、卤水经反复使用后汤汁会变得比较浓稠,虽经过滤,但还需“清扫”,即用干净的动物血液与清水混合后,徐徐加入到烧沸的卤水中,这便是利用蛋白质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卤水中的杂质,以使卤水变得清澈,讲究一些的还要用瘦肉茸对卤水进行“清扫”。但需注意,每锅卤水清扫的次数不能过多,以免卤水失去鲜香味。

3、卤水中浮油要经常打掉,最好使卤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一层“油面子”。否则,油脂过多,容易使卤水变质、脂肪氧化变质所致 。

4、卤水在不使用时,应烧沸后放入搪瓷桶内,令其自然冷却,且不要随意晃动。另外,桶底还应垫上砖块,以保持底部通风。若是夏天,卤水必须每天烧沸,如果有条件,还可放入冷库中存放。卤水在长期不用时,也应时常从冷库中取出烧沸,冷却后再放入库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