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特色土楼(你知道直街北门头的由来与赤寮上堡老寨有几个寨门吗)
潮汕人往昔以聚族而居为主,居住的地方就叫做乡里,也称乡寨,有的乡里只有同一姓族,有的乡里有两三个姓族。乡寨大多由很多房舍厝座聚集构成,内有纵横街巷,外围厝座门户均朝里开,为了防盗防洪,各乡里大多建起寨墙面,墙高而厚,将全村厝座围在中间,设一个或多个寨门,进出村寨只能经由寨门,寨门形同民居,一般比相连的民居略高,也是硬山式结构,屋顶架梁盖瓦,有厝角楼,有些寨门上有供观察的小孔,寨门坚固,寨墙十分厚实(潮汕因而有“面皮厚过寨墙”的俗话,形容不要脸者),寨门为全乡里人出入的通道,寨门上一般立有匾额,上书乡里名或平安吉祥的字样。
明崇祯至清雍正年间,张创大第五嫡孙张玉涛一派自第八世起陆续由赤寮下家迁到上家(现称上堡)定居。当时为了抵御外敌和保护乡里安宁,在乡寨四周围建起了护城河和寨墙,并立寨门五个。
凡潮汕乡寨大多以坐北向南格局设置,南门常作为一个乡寨正门而设立,赤寮上堡乡老寨也是按此格局建成,只是南门有新旧两座寨门之别,
新南门也叫南门肚。这里是整个上堡老寨乃至张氏族人的明堂所在,这是块有文房四宝瑞气生辉之秀的风水宝地之一。据乡里老人说,这个前面的独木石板桥就像一杆毛笔架在墨砚上。虽说是新南门,但南门上的匾额有乾隆年间重修字样就足以显示这新南门已有足够年份,两旁的寨墙更是悠久,据说是明朝时期的建筑,历经600多年风霜,依然屹立不倒,普通的钢钉难以打穿。只是03年重修南门和时南门与寨墙一起一并被贴上瓷砖。
南门前的门槛中间已被村民踩出了凹陷的痕迹,可见其年代的久仰。
上面的红字:乾隆丁丑年重修
重修南门的芳名版
南门介公庙,守护南门的介公庙,乡里的乡绅族老已经说不出介公是祭拜哪位老爷的了,只知道俗称南门伯爷,小编猜测,这介公就是汕头地区常称的木坑圣王,据说木坑圣王就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介之推”。
南门伯爷庙的石柱上的对联刚劲有力。一看就出自名人之手。
据南门碑文敬示:南门是我族寨门,属龙门,有文房四宝瑞气生辉之秀,是珍贵宝地之一。按古今乡规族例如下:一 办喜庆美事可从寨门出入 。二凡属殡事的。一律不准从寨门出入。违者良心自责,希各内外人士自觉遵守 上堡南门理事会启
相对于新南门,上堡乡自古设有有老南门,位于上堡七片,友原路与谷贵路边上,与对面华理北门相互对应,据乡里老辈人介绍,老南门属于乡里的虎门,既是虎门,其意义不言自明,乡里人嫁娶的喜庆之事自不过此门,但白事是否经走此门,须得再问老辈人方可确认。
有南门自然对应有北门,谷饶的北门是谷饶五寨门中最有文物价值却又最可惜的地方,北门也称为乾美门,位于赤寮老寨北门头的乾美门,其历史悠久,意义深刻。话说元末明初,虱母仙云游至赤寮时,为乡赤寮贤达士聘请为地师,建造北门,据虱母仙考察地形,必有玄机,问及主人,是否要日出千丁或年出千丁。主人答要日出千丁。虱母仙应主人心意。按艮坤乾巽之卦法造北门。并于横粱上刻下“乾美门”三字。永保赤寮为埠头集市,与日俱增。时移世易已六佰余年历史。
再说赤寮张族直系“三世祖”长房祖姆携子迁移大朥投定居创业,繁衍生息。传至其裔孙。俗称张“三爷”声名威振,横直三十里周围,见之敬之。时有赤寮张族裔孙前往他乡做买卖经商,常遇到不测,或遇抢夺或遇困难,可向张三爷求助,只要张三爷应承,有求必应,但却有一例,只要求助之人能道出赤寮北门横粱上三字,便认族亲,自当鼎力相助。如若说不出此三字,却难以相助。究其实三字,便是“乾美门”三字,时至今日,“乾美门”三字却已损失无法追复历史。至前几年,汕头潮阳文物保护单位,为追复历史作为史记,前来赤寮考察,发动族老了解搜寻,可惜难见字迹。方知“乾美门”三字真乃无价之宝。
但这么出名的谷饶乾美门如今在哪里呢?这倒是无从处寻,谷饶的后身人只知道有一个地方叫北门头,却不知道北门具体到底身在何处。按老一辈人讲北门就在这块招牌的对面。
北门伯爷,威灵祠。虽说东南西北,北门伯爷是四门头伯爷中排行最小的伯爷宫庙,但是每逢乡里老热,各乡迎请各庙伯爷的队伍都必须会齐与北门,再送往各乡供奉。所以北门的地理位置确实十分重要。
谷饶50岁以上的老人回忆,北门就在小编拍照的这个地方。至于北门为什么被拆除,众说纷纭,有说年久失修,接近倒塌,无奈拆除,据说北门的踏斗石由于每天进出的人灰常的多,以至于踩出了一个大坑。有说毁于文革时的破四旧,也有说被有心的外来风水师蛊惑拆除,据说拆除北门之后,赤寮北门为埠头集市的地位一落千丈。这就足以见得虱母仙造乾美门的高深之处了。
但凡紫气东来,东门其实也是重要出入寨门,位于有源路靠近谷贵路大约800米的西面,前面是一座石桥。据考证,上堡乡四周原有环绕的一条宽约三丈的护城河,因此每个寨门在以前都是有一座石桥的,东门也是以桥连接,可惜现在河的面积越来越小,人多地少的谷饶,许多沟渠河道都被填埋或者掩盖,建成了楼房和道路,护城河排涝的功能也遂渐失去,这或许也是现在谷饶逢雨必涝成了水寨的原因吧。
东门是老寨唯一一个没有采用凹肚门楼的建筑风格,门的上面依然保存着两个可以观察的小孔。
潮汕人把寨门称为闸门。东门寨门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仍旧保留着当年的石柱,最能体现这个闸门的意味,原来东门有大而厚重的门扇,夜间关闭时内面常以粗大的杉木段拴在寨门后树左右两牢固的石柱,作为门闩的受力固定点。如今寨门的大门已经不在,树立在寨门后的石柱确依然树立在门后,诉说在岁月的记忆与风霜。
东门妈宫,上面横联赫然写着”保婴护幼“,赤寮人敬重神明,哪家小孩有些许小疾,老辈人都会让来这里求珍珠娘妈保佑,据说非常的灵验。
小编记得小时候出麻疹了,妈妈就买了猪肉来这里供奉,之后再把瘦肉切成肉末做成肉末汤给我吃。那时候生活比较贫困,吃了肉末汤也是灰常的开心的一件事。(亲身经历,请勿喷。)潮汕民俗信仰是淳朴的乡民对于美好生活和希望家人健康的一种祈祷,请不要动不动就和封建迷信挂钩。
修建东门妈宫寨门喜赠芳名榜
福德老爷 珍珠娘妈灵签碑文
西门位于谷饶车站东侧,乾隆壬辰年重修,茂广三村和上堡五片老寨旧称”西门园“也是由此如来吧。以西门命名的还有,西园车站,西苑大厦
与东门对比,西门的的建筑风格也是凹肚门楼的风格,和其他的寨门不同的是其小孔开于下方,这两个小孔同样是用于观察的,这个在潮汕地区是比较罕见的。至于为什么是开在下方的,小编咨询了乡里的几位乡绅老大,大多数说不出事什么缘故。
小编在乡绅老大的引导下,特总结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在以前,西门前有一座桥,底下是护城河,由于桥的地势比较低,为了便于观察桥面上行人的情况,才把小孔开的比较低。(不才总结,欢迎指正)如今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护城河和石桥的了。但是寨门的小孔确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面貌。
西门前的瓷板迎客松壁画
西门福德老爷
西门元帅庙
西门福德庙捐资芳名榜
至今谷饶上堡乡还有保存完好的寨门有四个,但赤寮人出门在外,外人如果问赤寮有几个寨门,赤寮人切记,上堡老寨是有五寨门的,如果还回答四个寨门是会被取笑一番的。
犹记得,曾经环绕谷饶寨门的那条流淌着清澈河水的护城河,那时还是可以见到许多妇女在河边浆洗衣服,夏天总是可以见到小孩在河里玩水嘻戏......而今是河水不再清澈,污水横流。
今天,我静静走在那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城墙边上,我感觉老街既熟悉,又陌生,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城墙边上的房屋、老建筑很多都已倾斜、坍陷,早已是人去屋空、门可罗雀,不复从前。
文字图片:潮汕味道
文章编排:走走天堂(新浪微博:走走天堂v)
微信关注潮汕味道,csfscm
小编:hongxian-333
简介:胶己人官方认证潮汕文化自媒体,关注潮汕民生。弘扬潮汕文化,民居民俗,美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潮汕历史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