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

我们为她而来,也因她而自豪 | 南京文学史上的青春苗圃

▓ 冯亦同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

四十年来,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重要的一章。

为了培养文学新人,发展壮大新时期的作家队伍,南京市文联在创办《青春》文学月刊不久,又应运而生另一项重大举措:一所辅导、培训青年业余作者的新型学府——南京文学创作讲习所于1981年早春开办。


01 从南京文讲所到青春文学院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2)

作者—冯亦同

“文讲所”招生的消息刚传出,即在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中间引起了反响,几天内上千人报名,第一期招收两百名学员,按所学文体分班,学制为一年。(所长:程千帆;副所长:包忠文、裴显生、刘舒)。

文讲所充分发挥了文联联系广泛的工作职能,紧密依靠社会力量办校,几乎所有在宁的知名作家、文学教授、专家学者和文艺书刊资深编辑都来讲过课或看稿评稿。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3)

市作协主席叶兆言题

学员既能听到高校文科的理论课,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能同作家和文学编辑面对面,从作家的创作体会和编辑们取舍稿件的意见中,汲取真知、增长见识。文讲所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辅导老师,为学员们批改作业,上写作辅导课,还通过开辟文学园地《创作新稿》和举办各种观摩活动、研讨会、报告会,不断提高学员们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1984年,文讲所连续招收了四期面授班之后,增设了文学创作函授,改称“青春文学院”面向全国招生,1985年函授学员增至26551名,其中江苏学员5322名。由文学院组织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函授渠道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输送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厂矿农村、学校军营,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4)

刘舒与学员们在一起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5)

启航(1987年长江轮上的“南京青春诗会”)

“从南京文讲所到青春文学院,一共办了十年,培养的人才是大量的。如今南京的各家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作家协会、文学杂志、文化部门,都有我们的学员。他们已经成了知名的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学员们见面常说这样的笑话:他是黄埔一期的,他是黄埔二期的,三期的,四期的……”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6)


02 名师出高徒:只听这一堂课,这一学期的学费就值了。

时任南京市文联文协秘书长、文讲所副所长的刘舒老师在2009年市文联成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回顾这段难忘岁月时动情地说:“名师出高徒,南京本地文学前辈很多,省作协、《雨花》、《青春》编辑部、省社科院、南大、南师等部门的作家、评论家、编辑、教授、被请来有计划的上大课、小课,引导学员读古今中外名著,并在小组进行习作辅导。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7)

陆文夫、高晓声、忆明珠、艾煊、海笑、杨旭、高加索、高风、曾传炬、程远山等作家、诗人、资深编辑;程千帆、赵瑞蕻、董健、王继志、王臻中、袁玉琴、陈敬咏、王盛、苏志超等专家、学者,都给予热心支持,认真讲课与辅导。

任文讲所副所长的包忠文和裴显生教授除系统地讲文艺理论、写作知识外还编写讲义印出。南师教授何永康也写了谈小说创作的生动讲稿。

省市作协、报刊编辑部的许多前辈作家、编辑被请来在学员小组进行面对面的创作启发和辅导。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8)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9)

从北京和各地出差到南京的许多新老作家,被请来做大、小报告,谈创作心得体会,是大家最爱听的,对开阔眼界,提高思想水平起很大作用。前后有萧军、邵燕祥、张弦、彭荆风、公刘、黄裳等文坛名家。

一个从偏远的贵州山区来的作家何士光来讲他的创作经历。有学员说,“只听这一堂课,这一学期的学费就值了。”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0)


03 灯火辉煌,热气腾腾的文学课堂

文讲所利用每晚业余时间上课,学员来学习不妨碍本职工作,无需向单位请假,因此文讲所能坚持办下去。例如南钢来的,上完课还能赶末班车回去。一个住城南的有残疾的诗歌作者,坐轮椅,自己摇一两小时,到检阅台来,寒风凛冽中,停在门外旁听,被发现后才被请入内。

市文协同志每晚与周日加班,不觉辛劳。文联办公室的同志也积极参与业余值班。当时文联经费很少,只有人头费,没有事业费。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1)

文讲所发讲课费、印《创作新稿》等全靠学费,而学费又不能定得过高。当时学员大多来自工厂,特别是大、小集体厂,工资很低。学费标准便以够解决必要开支为度。每年每人50元。东北来的知青作家梁晓声讲过课后,听说讲课费是从学费中支出的,坚决不收。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2)

检阅台的房屋不适用,为加一段隔墙,学员缪云将弟弟叫来,一同和泥浆砌砖。大家苦得高兴,就是这样白手起家”。曾任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继任文讲所和青春文学院教务长的俞律先生回忆“从鼓楼检阅台下开始,几经搬迁,直至高楼门结束的文讲所”历程,欣慰又不无感概地说:“那是在精神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文学课堂,它寄托着广大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也是新时期南京文学重要的一章。”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3)

04 充满朝气的社团组织的“青春派”

南京市文讲所不但为出人才、出作品尽了一份力量,也促使市文协更好地开展创作交流活动、文艺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市文协举办的“半月诗会”、小说、散文与评论组活动积极开展,文讲所开办两年就有21名学员被吸收为南京市文协会员。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4)

1985年5月南京市作家协会正式组建成立后,由市作协和青春文学院联合社会力量举办了更多文学活动,如1986年与市政协《爱国报》发起《我与世界》青年征文活动,1987年邀请知名诗人、诗评家在南京至武汉江轮上召开南京市青年诗歌创作会,讨论邓海南、贺东久、韩东、路辉、余小平、余自豪、杜立明、周亚平、常月、杨智、柳荫、周俊十二位青年诗人(后九位均为文讲所和文学院学员)的作品,同年6月主办“首届金陵诗歌节”历时四天,推出10项活动(“金陵之花”征诗赛、“诗书画展”、中外诗歌鉴赏会、当代诗坛报告会、“诗人角”对话、“秦淮行”等)。十年间,文讲所和文学院与市文协、市作协创办了《创作新稿》(包括会员专刊与函授专刊)、《文艺学习》、《青春文学》、《青春文学报》、《朗诵报》以及《南京作家》《作家与企业家》近十种刊物,成为新时期培养文学新人、促进文艺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文化园地与信息平台。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5)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6)

1988年《南京文联通讯》第四期有一项统计:市文联七个文艺家协会所属的文学艺术社团有34个,其中归属作协的文学社团有11个,几近“三分天下”,展示了文讲所和青春文学院不仅充实了南京作家队伍的新生力量,也成长为南京文学艺术界充满朝气的社团组织的“青春派”。

改革开放,春回大地,从文协到作协,从文讲所到青春文学院,南京市文联的领导带领协会的驻会同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充分利用本地优越条件创办文学人才园地,并与同为市文联旗下的全国名刊《青春》编辑部紧密配合,推出了为数可观的新人新作。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7)

首届《青春》文学奖21篇获奖作品有三分之一出自南京青年作者之手,小说《重赏之下》和组诗《小雨滴之歌》的作者孙华炳和余小平都系“黄埔一期”并成长为文讲所辅导师资和省市作协专职干部。

由市作协创立的金陵文学奖、省内外多种文学奖项以及各级文学期刊、选刊的作品目录中,文讲所和青春文学院学员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乃至戏剧、影视作品也不在少数。

杨新华、薛冰、吴晓平、王明皓、范泓、马军勤、缪云、王霞、曹露等一批活跃在省市文化、艺术、教育、新闻等领域内的人才就是从小说、散文、评论、影视剧作者中涌现的佼佼者。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8)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19)

本文作者冯亦同

冯亦同,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1941年10月16日出生,江苏宝应县人。1959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学生时代开始文学习作,1961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60年代初参加省作协诗歌组活动。1981年底调入南京市文联工作,1985年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历任第一届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二届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02年2月第三届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上,被聘为南京市作协顾问。

南京全国网络文学作家研修班(特别报道作家的黄埔)(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