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谁的颤音最强?

谁的假声无双?

谁的气息无敌?

谁的歌曲有最高的传唱度?

谁的歌曲最有难度?

谁的电影作品最有厚度?

谁的演技最好?

谁的舞台不可挑战?

谁是广告之王?

谁最全能?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1)

上述十个问题。

任何一个皆可单独成篇。

这其实就是天王的厚度,他们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和足够份量的作品。

而真相也永远不会被谎言掩盖。

因为谎话即便无限重复,也绝无可能变成事实。

所以关于上述问题的结论,一定来自审慎的思考与分析,并有实际的作品和表现可做依凭。

观点可以不同,但请基于事实。

另外根据多年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但凡艺人有实力的,粉丝谨言慎行,若艺人虚有其表,粉丝则喜欢四处征战。

道理其实很简单。

以实力说话,就是列作品谈专业,反之则只能以攻击或嘴仗掩盖事实。

天王首尾,一言而决。

言归正传。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2)

颤音之王,郭富城。

颤音是唱歌的基本技巧之一,普通人也很容易模仿练习。

它能令歌曲更加婉转、流畅和自然。

郭富城歌曲里的颤音可分为高音强颤、假声颤音、颤音卸力、独立音律之外和超常细腻五类。

典型代表歌曲如下。

1995年的《纯真传说》和《强》,一个是高音顶端强颤,另一个是假声颤音。

1996年《男人香》,卸力的典型。

1997年《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尾音从虚化实,别有意趣。

2003年翻唱的《无言感激》,因气息的悠长而令声音独立音律之外,且有行有余力的颤音处理。

2013年的《我一直走》,颤音“细腻度”的天花板。

从作品脉络来看,经历了初探、多变和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

与其唱功成长同步。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3)

假声之王,张学友。

他或是四大天王甚至整个华语乐坛,假声应用最多、最频繁的一位歌手。

和颤音一样,假声也属于基本技巧之一。

以前见有乐评人不忿,说张学友“数十年玩弄假声如一日”,也有称其炫技的。

但张学友只需要拿出一首1999年的《头发乱了》。

即可登顶“假声之王”的宝座。

任你千百种声音。

一锤定音。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4)

气息悠长之王,郭富城。

无论是早期连续十六支劲舞,还是中后期连续三小时唱跳。

或者随便列举一首歌曲做例子,比如2000年与王菲合作的百事歌曲《星空无限》。

这些事实都能感受到其气息悠长度的可怕。

所以最起码。

郭富城作为华语唱跳歌手的“天花板”。

绝不是浪得虚名。

单论气息的强大。

一骑绝尘。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5)

传唱度之王,刘德华。

毫无疑问,刘德华唱红的歌曲数量最多。

他很多歌曲都属于播放率“超常密集”的程度。

换句话说,你不需要买他的专辑,照样能“听会”不少歌曲。

这一方面是旋律上口,另一方面就是播放率缘故。

简单列几首。

《忘情水》、《中国人》和《恭喜发财》。

传唱极高。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6)

当然如果从单曲来讲,也可以理解为四大天王各有千秋。

比如传唱度问题其实可以分两层来理解。

一个是当年传唱度,比如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忘情水》和《中国人》,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狂野之城》和《强》,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吻别》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黎明的《我来自北京》和《今夜你会不会来》。

就当年传唱度来讲,都是一时热歌。

另一个是持续的生命力。

这个情况又分为两类,一个是KTV点唱率,另一个是专业歌手和综艺的翻唱率。

从KTV点唱来讲,估计刘德华能独占鳌头。

而在专业模仿情况来说可能张学友和郭富城的概率相对比较大。

张靓颖于《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期中翻唱过张学友名曲《饿狼传说》,香港年仅14岁的唱跳美少女钟柔美参加《声梦传奇》,就连续翻唱郭富城的《狂野之城》和《第四晚心情》。

另外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又或是综艺翻唱率最高的一首歌曲。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7)

难度之王,郭富城。

歌路极广、曲风多变,早期和后期风格各自不同。

简单划分,1990年至1993年少年派,1994年到1995年转型成熟,1996年到1998年直上巅峰,2000年之后步入另一个阶段。

对于很多人说“什么歌都能唱”的说法持保留态度,因为“能唱”和“唱好”,完全是两回事。

比如实力歌手张杰,曾经在自己的演唱会上翻唱过郭富城的《唱这歌》。

张杰的实力无需质疑,但驾驭这首歌就显得颇为吃力。

而郭富城更多的难度歌曲反而不是快歌。

随列几首,《纯真传说》、《强》、《旅途》、《真的怕了》、《爱情》和《孤单说你忘了我》,其中任意一首,不但普通人难以驾驭,很多专业歌手也难以挑战。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8)

电影作品厚度之王,郭富城。

惯例作品为证,以品质为基本要求。

郭富城有《三岔口》、《父子》、《杀人犯》、《最爱》、《百年浮城》、《踏血寻梅》和《无双》七部出列,并可将两部《寒战》拱手赠与梁家辉。

刘德华代表作有《五亿探长雷洛传》、《暗战》、《无间道》、《大只佬》、《投名状》和《桃姐》,黎明有《都市情缘》、《甜蜜蜜》、《半生缘》和《真心英雄》、《三更》,张学友有《喋血街头》和《男人四十》。

对比而论,商业片方面郭富城的《无双》呈碾压态势,小众文艺类的《最爱》亦不可逾越。

华语影坛顶级厚度。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9)

演技之王,郭富城。

不但领衔四大天王,更是直追双梁。

很多人说,演技问题“见仁见智”,换句话说,以个人偏好替代客观标准。

不然如何“见仁见智”?

演技标准肉眼可观,比如入戏深度如何?情绪流转流畅与否?有没有爆发力?能否令观众共情?

凡此种种,都是演技的客观体现,绝非“见仁见智”。

其实对比非常简单,《三岔口》中极致的情绪张力、《父子》中的颓废力场、《杀人犯》中的爆发力、《最爱》中的情绪层次与升华高度、《百年浮城》中的内敛与气场、《踏血寻梅》的无痕与《无双》的诡谲多面,对应其他演员作品,能找到吗?大概率是没有的。

这就是演技问题的真相。

情绪张力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容,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入戏深度与角色体察、共情能力,所以不但要求极深入戏,还需要演员本身有足够充沛的情感,不然就难以释放并打动观众,而这个问题是无法用技法解决的,更大程度来自天赋。

举个简单例子,《最爱》片末那场戏,对手戏的章子怡和监视器后的导演皆因郭富城而落泪。

演技判定,来不得半点虚夸。

仍在探索更高处。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10)

舞台王者,郭富城。

看过很多言论。

其实比如像杜德伟或者韩国的rain之类明星的粉想要争这个名号,能理解。

但在四王的阵营里,“某某只是不想跳,不然舞台之王的名号会轮到郭富城?”这种言论就真的叫做贻笑大方。

杜德伟、rain是可以和郭富城对标的。

因为他们和郭富城一样,在舞蹈方面是真的下过苦功。

而某天王不但没有基础,跳舞也只是简单走位,究竟哪里来底气“有枣没枣打一把”?

此外,郭富城的舞台可做香港名片,舞步独步华语乐坛。

舞台王者、亚洲舞王、香港舞蹈家年奖、至尊舞台大奖、三小时唱跳纪录、台湾小巨蛋演唱会自发购票捧场的明星超过两百位,其中就包括周杰伦这种新生代“人王”。

若有人试图挑战,请先过此六关。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11)

广告之王,郭富城。

真正的广告天王,从出道至今超过三十年的时间里,广告代言从未停歇。

亚洲唯一进入百事名人堂的代言人。

之前做过一个数十年广告历程的回放视频,真的是数到手软。

这个名号也有某天王的拥趸想争。

其实照样能理解,荣誉和财帛一样可以动人心。

但争之前,请先做功课,斟酌一下是否有匹敌的资格。

要求不高,数量与年份。

郭富城手握超过四十个代言,并且几乎每一年都不缺新增品牌。

这两条若能满足,欢迎提名。

港娱三部曲(港娱天王首尾一言而决)(12)

万事皆可明辨。

任何人都有立场,但没有讲不清楚的道理。

更没有可以吹嘘到顶的荣誉。

动辄攻击者,唯心虚耳。

实力派,方能安之若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