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

民国时代的中国虽然经常处在战乱中,但人们对酒文化的传承热情却未因乱世而减褪半分。且不说市井平民如何在酒馆中呼朋引伴,如何在酒席上对酒当歌,仅从当时名人在酒场上的些许表现中,就能窥见民国酒风之一斑,看到民国酒场之概貌。

鲁迅虽然不嗜酒,但却也喜欢独自小酌。鲁迅是浙江绍兴人,而绍兴又以黄酒驰名华夏,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鲁迅与酒结下了缘分。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1)

鲁迅

1910年,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学监一职时,常常去当地的泰生酒店小酌。绍兴是一座水城,泰生酒店也是临河而设,店家在河边的乌篷船中养殖有鲤鱼、鲫鱼、鲭鱼等各种河鲜,客人想吃哪种鱼,可以随点随做。鲁迅来店里喝酒时,最喜欢点清蒸鲫鱼下酒。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2)

今天的绍兴泰生酒店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3)

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咸亨酒店

在鲁迅的那些日后驰名四海的名作中,酒是绕不开的故事元素,鲁迅笔下的很多人物都是在喝酒中舒展个性。在《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名篇里,酒都是故事情节展开的重要线索。鲁迅还写过一篇名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借着竹林七贤的故事,用入木三分的笔触详释了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4)

绍兴酒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5)

版画中就着茴香豆喝酒的孔乙己

除了绍兴黄酒外,山西的汾酒在鲁迅心中也是上品佳酿。鲁迅是在北平(今北京)工作期间与汾酒结缘的。当时鲁迅在教育部供职,当时鲁迅的一些朋友如冀贡泉、高长虹、唐诃等,曾将汾酒作为礼品送给鲁迅。

在与许广平结婚后,由于在生活上有了夫人的照顾和约束,鲁迅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自由地喝酒。1935年春节,鲁迅的山西朋友唐诃去上海筹办全国木刻联展,期间唐诃曾给鲁迅带去了两瓶汾酒。鲁迅随后托人捎信给唐诃,他说:“我不会饮酒,但对这远道而来的名酒,我一定要品尝一下,再送给善于饮酒的人”。其实“不会饮酒”大约是鲁迅的托词,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在许广平的监督下,鲁迅无法再想以前那样饮酒,只得将唐诃送的汾酒割爱送人。

丰公酒生

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常常在酒中寻求豁达率性的人生,丰子恺不仅爱饮而且善饮能饮。丰子恺在其《湖畔夜饮》一文中曾写道,有一次他的老友郑振铎(文中化名为CT)来拜访他。当时丰子恺已经喝过一斤酒了,但是在见到了郑振铎后,丰子恺“肚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共我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随后,两人就着酱鸭、酱肉、皮蛋、花生米等下酒菜,又一直喝到了深夜。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6)

丰子恺先生

丰子恺年轻时还曾在日本结识了一位叫黄涵秋的酒友。丰子恺在《吃酒》一文中曾饶有兴致地回忆起了和黄涵秋一起喝酒的快意场景,有一次丰与黄二人就着两个壶烧,啜饮两瓶黄酒,壶烧是日本当地的一种菜肴,就是将大螺蛳里面的肉取出,待烹饪之后再放入大螺蛳的壳内,供食客品尝,其味道鲜美异常。丰子恺回忆此情此景时曾写道:“三杯入口,万虑皆消……仿佛身在仙境”。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7)

丰子恺画的一幅以饮酒为题材的漫画

后来,丰子恺与黄涵秋回国后,两人都在上海工作。于是丰黄二人又将酒场从日本搬到了国内。当时在上海城隍庙里,有一家名叫春风松月楼的素菜馆,每逢闲暇有空之时,丰黄二人便来到这里叫上两斤酒,再点上两碗“过浇面”,一碗冬菇,一碗十景作为佐酒之肴,一起开怀畅饮。

适之纵酒

胡适年轻时曾经有过一段放浪形骸的日子,喝酒与看戏、打牌、逛妓院成了当时胡适消遣人生的生活方式。1909年10月,胡适的任教的中国新公学解散,胡适一时陷入到了生计无靠的窘境,“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胡适的家事又“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感到“前途茫茫,毫无把握”的胡适“又遇到一班浪漫的朋友”,由此便过上了一段沉溺于酒色的生活,有一次还因为醉酒的缘故进了巡捕房。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8)

青年胡适

1910年3月22日,当时胡适经王云五推荐,刚刚在华童公学找到了一份做教员的工作。那天晚上,胡适外出饮酒,喝醉后便坐着黄包车回住处。黄包车夫见胡适醉醺醺,似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便起了歹心,企图趁机将胡适身上的财物搜罗走。胡适发现黄包车夫的意图后,马上奋力反抗,黄包车夫招架不住,便仓皇逃跑,胡适则脱下自己的皮鞋,追打黄包车夫,边追边骂。

醉酒后的胡适当然追不上长着一双“铁脚板”的黄包车夫,但却碰到了执勤的巡捕。不明原委的巡捕见到胡适骂骂咧咧的跑过来,认为胡适扰乱治安,打算将胡适抓进巡捕房。胡适见巡捕阻拦,便用皮鞋打巡捕,两人随即厮打起来,并从路上一直打到了路边的水坑。这时一辆马车从路边经过,巡捕慌忙向马车夫求援,在巡捕和马车夫的联合努力下,胡适终被制伏,并被送进了巡捕房。

但由于胡适任教的华童公学影响力颇大,巡捕房也不敢把胡适怎么样,最后仅让他赔了几块现大洋了事。但胡适被巡捕房释放后,却觉得自己的行为玷污了华童公学的声誉,于是便从华童公学辞职了。辞职后,胡适通过了赴美庚款留学生考试,从此开启为期七年的赴美留学生涯。

孑民酌酒

蔡元培是绍兴人,他一生都对家乡的酒抱有深厚的感情。即便是常年在外,也会委托亲友帮他购买绍兴酒寄给他,蔡元培的下酒菜也都是家乡的菜品,如干菜、霉千张、酱鸭、糟鸡、鱼干等。

蔡元培的优点是饮酒有节不贪杯,虽然“每饭必酒”,但却很有节制,他一般是每餐的饮酒量是以旧制四两为限度。这种有节有度的饮酒习惯,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蔡元培在生活上秉持“中庸之道”的智慧。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9)

蔡元培先生

1939年,美术家刘海粟去拜访蔡元培。宾主之间在谈到饮酒这个话题时,蔡元培说道:“不要紧,人到老年不免可怜自己,这点积习难以戒除了。我喝的很少,从未醉过”。

鲁迅和胡适谁的葬礼隆重(鲁迅胡适丰子恺)(10)

绍兴酒

从蔡元培饮酒的事迹可感悟到一点,那就是要想持久地享受喝酒的兴致和乐趣,那就要走细水长流之路。否则终日豪饮,一旦喝坏了身子,那就再也没有享受饮酒之乐的机会了,岂不悔哉?由此来看,在喝酒这件事上,唯有细酌慢饮,打“持久战”才是王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