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典韦的故事(典故故事宠辱不惊)

古代的典韦的故事(典故故事宠辱不惊)(1)

唐朝时,有一位叫卢承庆的大臣。这个人不但知识丰富,而且平易近人,淡泊名利,有很高的修养。

唐高宗时,高宗让卢承庆负责朝廷内外百官政绩的考核工作,可他却上书推辞道:“选拔和考核官员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怕自己胜任不了。”高宗觉得他是个忠实可靠的人,还是让他来负责考核官员。

有一次,有个官员负责监督运输漕粮,可在半途遇到大风,损失了一批粮食。卢承庆考核他的时候就给了个评语:“监运损粮,考中下。”就是说,你负责监运漕粮,竟然损失了粮食,就定中下等吧。等到卢承庆向他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本来以为他会辩解一番,可没想到这个人的表情举止泰然自若,只是说了一句:“如果不是我能力所能达成的事情,即使评定为中中,我也不会高兴的。”然后就走了。卢承庆听完这话,觉得这个人遇事能这么平静,不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能这样镇定自如,是个干大事的人。于是,他就把评语改成了:“宠辱不惊,考中上。”意思是,碰上大风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还能镇定自若,考绩为中上等。那个官员听了,也没有表露出多么高兴的样子。

感悟:很多时候,你一旦放下了得失,那么也就可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了。在这个时候,成功往往就会悄然而至。(网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