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画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王虎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薪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画作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画作品
作者:王虎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薪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多次强调“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这一重要论述生动地概括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与过程。其中“画出最大同心圆”不仅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安排,更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助推中国共产党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处于爱国主义同心圆的圆心位置: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宗教团体和华侨归侨是中国共产党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四个基本方向。纵观四个方向能得出四点启示:统战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爱国行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新的伟大成就,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也是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凝心聚力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体现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助推决策、防控疫情、助力小康四个方面。
参政议政确保长期共存。民主党派“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努力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和建议。” 人民政协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平台,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提供保障,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具有凝聚力优势,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互相监督助推决策落实。民主党派“部署启动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监督,助推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建言献策是监督,集思广益是对民主监督的最大尊重。民主监督是智慧,互相监督汇集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双方面的优势资源。互相监督助推决策落地生效,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能,避免出现西方政党争斗、相互倾轧、彼此掣肘、无谓内耗的混乱局面。
防控疫情体现肝胆相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一次检验。大疫显本色,民主党派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服从调度、统筹协调、集资捐物、为战胜疫情做出贡献。大疫见真情,新冠疫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守望相助、肝胆相照的新型政党关系。大疫聚人心,在疫情之下,任何个人和政党都不能独善其身,命运与共成为一种共识。
助力小康彰显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扎根在中华大地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民主党派为之自豪。精准扶贫脱贫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制胜法宝,民主党派在重点帮扶和定向扶贫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为消除绝对贫困贡献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爱国人士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民主党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舟共济、携手同行。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内生包容
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关切、期盼和要求上。
民族平等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发展优势。多民族的特色和优势给中国带来丰富的环境资源、人口资源和物质资源。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这一民族特色,同时利用这一发展优势。民族平等是对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伴随少数民族而产生,塑造了少数民族的鲜明特色,值得人们尊重。
民族团结是对少数民族的关切。“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则互惠,分则无益。中华民族包罗万象、和而不同,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内生包容、求同存异。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与少数民族的幸福感契合一致,发扬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孕育少数民族的幸福感。民族团结彰显民族力量,一个民族的力量是有限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力量是无限的,把有限的民族力量汇聚成磅礴之力,民族团结起到重要凝聚作用。
民族互助是对少数民族的期盼。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的斗争贯穿中华民族奋斗史的始终。一路走来,少数民族聚集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少数民族聚集区生产方式相对单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少数民族只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消除绝对贫困,中华民族只有帮助少数民族过上幸福生活才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少数民族的期盼。
民族和谐是对少数民族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让少数民族有归属感,各民族休戚与共,各民族生产生活相融互促。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和谐,各民族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特色宗教政策疏中有导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一体两面。我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同样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团体的尊重、关切、期盼和要求中。
信仰自由是对宗教团体的尊重。“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健康有序的宗教信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宗教信仰自由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必要举措。
依法治理是对宗教团体的关切。“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 依法治理宗教反映宗教与人的关系,是对宗教人士的关切。政教分离是保证依法治理的核心准则。
自主自办是对宗教团体的期盼。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关键举措。自主自办是坚持宗教工作的主动权,中国的宗教必须由中国来办,中国有权决定中国宗教的发展方向。自主自办是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中国宗教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理论,办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是对中国宗教的最大期盼。
社会主义导向是对宗教团体的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 爱祖国是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协和一致。维护祖国统一是爱社会主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表现为团结宗教团体维护祖国统一。结成稳固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爱社会主义,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宗教团体结成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解决宗教问题的民族特色和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华侨资源连通世界
“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 是对海外华侨的期盼。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意义不言而喻。
打好“侨牌”助力祖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打好‘侨’牌,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拿出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调动广大华侨的积极性。” 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中国华侨归侨的聚集地。中国内地有更宽广的市场,能够吸引华侨归侨来内地投资兴业。助力祖国现代化建设要打好“侨牌”,充分发挥华侨归侨的资源优势。
汇聚“侨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华侨归侨的主要聚集地。华侨归侨是联系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一座桥梁,华侨归侨很多出身内地,创业海外,最后扎根港澳台,但他们与祖国内地的血脉亲情不可割断。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广大华侨归侨的心愿,“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率先取得成功,也将在今后的祖国统一大业上获得新的突破。
系牢“侨带”密切中外交流合作。亚洲散布着众多的华侨归侨,他们在亚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连接作用。民族没有优劣,文明没有贵贱,华侨归侨的民间往来促使各个国家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对话交流。融通化解矛盾,开放增添互进,华侨归侨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开展中外合作的纽带。交流产生火花,互进萌生智慧,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广大华侨归侨的参与。
保护“侨批”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艰苦创业,顽强地生存下来,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有一块钱寄一块钱,有十块钱寄十块钱。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侨批”承载着华侨归侨的思念,也透视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对广大华侨归侨来说,国就是乡,爱国就是爱乡,爱国主义的远大抱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永恒的主题。
纵观中国共产党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四个基本方向可以得出四点结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爱国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一项新的伟大成就;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也是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
来源: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