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

“思齐,告诉岸英,你也是代我去扫墓的,请他原谅,爸爸想他,爱他...”

1959年2月,与丈夫毛岸英分别9年后的刘思齐,终于有机会前往朝鲜,祭奠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战场上的志愿军们,当然,也包括她的丈夫、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

临行之前,毛主席千叮咛万嘱咐,要思齐控制住自己不要太过悲伤,要牢记通往烈士陵园地的每一处风景和土地,最好也能记住每一块通向岸英墓地的青砖,以及周边的泥土和气味。

刘思齐做到了,她跟着妹妹邵华一路颠簸,从汽车抵达公墓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四处眺望,那里的山,那里的水,还有那一颗颗青松树下屹立着的一座座墓碑。

当刘思齐走到岸英的墓前时,还是痛苦到泣不成声,一想到岸英一生清苦,最后又被汽油弹炸得粉身碎骨,刘思齐恨不得就此与岸英一起长眠。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

但一想到父亲毛主席的教导,刘思齐又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2006年,她特意前往岸英牺牲的地方大榆洞,抓了一把混合着岸英气息的泥土放在罐子里,转身走了...

后来,她越来越老,她难有机会再出国祭奠岸英,唯有将相思埋藏在心里,等待下一世的期遇。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3)

那么,毛岸英去世之后,刘思齐可曾有过自己的生活?这对苦命鸳鸯又是如何相识的?刘思齐寿终正寝之时,可有毛家的后人前来祭奠?

年少不知君深意,顿悟之后重获新生

“你知道有个地方叫朝鲜吗?”1950年10月,毛岸英对着躺在病床上的妻子说道。

“知道,那不是正在打仗吗?”刘思齐满脸天真地回复道,丝毫没有察觉丈夫这句话背后潜藏的深意。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4)

看着单纯可爱的妻子,毛岸英没忍心与之过多深谈,只是叮嘱思齐,他要外出工作,可能很少来信,希望她能好好学习、保住身体,每周去看一次父亲,随后便准备起身离去。

临走之前,毛岸英向妻子深深地鞠了两个躬,而刘思齐年幼岸英近8岁,她什么也没能察觉,就这样与丈夫匆匆告了别...

都说人生的命运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今生要吃的苦、要走的路、要遇见的人、要活多久,都有定数。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5)

刘思齐在被蒙在鼓里的三年间,对岸英的工作和去向也有过怀疑,只是国家尚在打仗,她不愿为了个人私事麻烦党组织和毛主席。

她按照毛岸英的叮嘱,每周末都去中南海陪伴父亲,听父亲说话、讲书、回忆毛岸英小时候与开慧妈妈的点点滴滴。

后来,朝鲜战争结束,彭老总带着志愿军凯旋,刘思齐还是没有盼到毛岸英的归来。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6)

这一次她实在忍不住,跑到中南海询问父亲,毛主席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他牺牲了”。

三年里,毛主席忍着强烈的痛苦,佯装无事那般,与思齐畅谈诗书,畅聊毛岸英。

怎奈,思齐一听到噩耗,当场便瘫坐在毛主席的办公室里,号啕大哭起来...

也许是毛主席对与妻子生离死别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见到思齐痛哭,立即握着她的手耐心宽慰。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7)

可思齐实在是太痛苦了,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直到她感受到毛主席的手忽然变得冰凉,才在众人的搀扶下,停止了哭声。

多年来,毛主席又何尝不想痛快地哭一场,为母亲、为兄长、为杨开慧。

可当得知自己最爱的儿子默默地牺牲在战场,他却连脸色都不能被看穿,还要保护思齐这颗脆弱的心,毛主席太难了...

后来,刘思齐再也没有在父亲面前失过仪,而毛主席还像往常那般,对刘思齐如亲生女儿,只要是刘思齐写的信,毛主席都会以女儿相称呼,并及时回复,就如同李讷、李敏那般无异。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8)

自从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之后,刘思齐便开始孤立起来,毛主席为了帮助刘思齐走出痛苦,一直督促其不断学习。

1955年9月,刘思齐向毛主席申请前往苏联留学,一方面是想去毛岸英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另一方面也想学得知识技能报效祖国,毛主席同意了,并用稿费资助了其两年。

1959年,刘思齐从莫斯科学成回国之后,终于得到了机会前往朝鲜为志愿军扫墓。

正是这一次的纪念,让刘思齐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毛岸英真的不在了,他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9)

经此一番祭奠之后,刘思齐已经是个30岁的大姑娘了,毛主席经常写信开导她,要向前看,也要考虑自己下半生的生活。

可刘思齐哪里能放得下岸英?毕竟毛岸英在她的心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得知刘思齐一时半会无法敞开心扉接纳第二个人,毛主席的“催婚”信件,一写就是两年。

久而久之,刘思齐顽固的思想被感化,心理的困惑也被一一解开,也下定决心重新开启一段生活。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0)

1962年,刘思齐在军科院结识了一位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二人结婚后第一时间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大悦,随即便抄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送给刘思齐做新婚礼物,随后又从稿费当中拿出300元钱,为“女儿”置办家具。

或许,若是刘思齐此生都不能有个好的归宿,毛主席也会带着对儿子的那份愧疚,难以心安。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1)

后来,刘思齐的生活温馨且舒适,她给儿子起名杨小英,也是为了纪念那个曾走过她生命里,并且留下浓墨重彩的那个优秀男人...

姐妹手足终老去,后人相见泪满襟

2013年,刘思齐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朝鲜纪念毛岸英,那年她已是83岁的高龄,未来亦不知能不能有机会再见,此时她只想与岸英一起度过最后一个中秋节...

此次,跟随前往纪念的,有刘思齐的孩子,也有毛家的子孙们,他们都跟随代表团一起前往烈士陵园鞠躬献花,唯有刘思齐一人红着眼圈,轻声抽泣着…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2)

刘思齐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透露:“我真的很想一个人前往朝鲜,就在岸英墓地边上的小房间里住上一晚,白天去他的墓前坐一坐,痛快地哭一场,说一说心里话,可惜我一次机会都没有”。

是的,63年前丈夫意味深长地告别,至此与之阴阳相隔,刘思齐心中便积压了多少痛苦无处诉说。

她多么想避开媒体的镜头与丈夫长谈一回,无论是现在的新生活,还是过往的许多回忆,她太需要一个机会,好好地与岸英告个别。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3)

可惜的是,她自始至终没能得到这个机会,以至于只能摸着岸英石像的脸庞,怆然泪下。

因为刘思齐知道,每隔十年的一次纪念,下一次她恐怕等不到了,她太老了,也走不动了...

就这样,带着遗憾,刘思齐和众人一起回了国,每一次离开前,刘思齐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岸英向他鞠躬的样子,可当时的刘思齐却万万没想到,那就是他们的永别。若能提前预见,刘思齐必定会好好抱一抱自己的丈夫,好好地跟自己的英雄告个别!

也许当时的毛岸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可刘思齐却几十年都没准备好失去他的事实。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4)

2022年1月,92岁的刘思齐走了,她去了另一个国度,去寻找孤独了70多年的毛岸英。

追悼会上,刘思齐昔年的姐妹李讷和李敏,都因为年老体弱未能亲临,只能送上花圈聊表心意。

但其姐妹二人以及毛岸青的孩子,孔东梅、孔继宁、王效之、毛新宇等四个晚辈同框出现时,也为刘思齐的追悼会,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5)

可是,为什么毛主席的这个“改嫁”的媳妇,在家族当中却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连李敏和李讷以及毛岸青的孩子们都赶来纪念,可见刘思齐与毛家的情分有多深刻。

回想当年,毛主席与刘思齐的父母刘谦初、张文秋都曾是革命战友,在张文秋还未生下女儿刘思齐时,毛主席就曾提过:“如果你生了女儿,我们就要结亲家”。

后来刘谦初被奸人出卖,不幸入狱,妻子张文秋挺着大肚子也被抓了进去。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6)

1930年1月,张文秋被组织营救出狱,生下女儿,而丈夫刘谦初却在入狱两年后不幸遇害。

后来,刘思齐和母亲跟着组织辗转多地,进行地下活动,其间母亲再次改嫁,生下同母异父的妹妹邵华。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张文秋夫妇带着孩子们来到延安,毛主席第一次见到了他那个素未谋面的“准儿媳”刘思齐。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7)

自此以后,李敏、李讷、刘思齐、邵华等人,就在延安学习和生活,而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分别迎娶了刘思齐和邵华姐妹二人,总体来说便是亲上加亲。

只可惜,刘思齐没有妹妹邵华这般幸运,能够与丈夫白头到老,她只能带着遗憾走完这漫长的一生。

可换个角度来看,刘思齐是幸福的,她有毛主席和毛岸英父子二人的支持和喜爱,也有毛家子孙后代的纪念和尊重。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8)

也有人说她是不幸的,甚至都没能为毛岸英留下一儿半女,就这样带着内心的挂念,嫁于他人...

可人活着总要有个心理寄托不是吗?纵使刘思齐和毛岸英缘分浅薄,却也因此得到了新的幸福,虽然那个人不是岸英,只要她能够过得幸福,毛岸英若天上有知,依旧会祝福她。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19)

那么,毛岸英比刘思齐年长8岁,学识也相差颇多,为何就一眼相中思齐了?难道仅仅是因为毛主席的“有言在先”吗?

有缘千里能相见,唯叹命运太不公

1938年,刘思齐刚来到延安之时,就被毛主席认为了“干女儿”,此后,刘思齐一直在延安读书和生活。

那年,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刚刚两岁,还没能和刘思齐建立起情感,便被送到了苏联,回来时,妹妹李讷已经7岁。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0)

平日里,李讷就像是刘思齐的“小尾巴”,她一下课,便粘着这个“半大”的小姐姐,没完没了地逗她笑。

1946年,毛主席的两个儿子回到了延安,16岁的刘思齐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丈夫毛岸英。

后来毛岸英又被毛主席派出去干活,再加上内战形势紧迫,二人足足两年没能碰面,再见面时,已经是1948年5月。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1)

那时毛岸英从山东回到西柏坡,刘思齐正和妹妹李讷,与毛主席在院子里嬉笑谈话。

一别两年,刘思齐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尤其是那一头乌黑的长发编成的两个麻花辫,尤其显得清纯可人。

渐渐地,毛岸英在延安与刘思齐见面的次数也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在小妹李讷的助攻下,毛岸英经常有机会,能在窑洞里给两个妹妹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使刘思齐和李讷都听得一知半解,可为了能多和刘思齐待一会,毛岸英依旧乐此不疲地睡着,直到深夜两个妹妹完全睡着...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2)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英与刘思齐就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毛主席送了小夫妻二人一件穿过的旧大衣当礼物,两个人就这样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那时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刘思齐在埋头苦学文化,二人之间的关系像爱人、像同学,也像战友。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3)

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了,毛岸英为了国家,也为了能够配得上毛主席儿子的身份,便主动请缨奔赴朝鲜战场,怎奈,这一去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祖国。

后来的后来,毛主席从悲痛中醒来,继续主导国家大事,妻子刘思齐则埋头苦等,最终在悲痛中接受现实。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4)

一晃半个多世纪已过,从战争年代走过的人们都已渐渐离世,毛岸英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在刘思齐去世之后,也终于埋进了历史的长河中。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在永远无法得到深爱之人的回应之下,还要为了宽慰家人的心,收拾起心情,投入到下一段生活里。

(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25)

若轮回当真,恐怕刘思齐此生别无他求,只愿毛岸英来世不再受苦,能投身于和平年代,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如此也不枉其这一生的痛苦与牵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