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较(专题二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知识网络框架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较(专题二细胞代谢)(1)

基础知识拾遗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3)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

(4)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  )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应中14C的转化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  )

2.细读教材,查缺补漏

(1)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教材必修1 P94)

(2)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教材必修1 P93)

(3)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教材必修1 P93)

(4)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氧化型辅酶Ⅰ(NAD )转化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教材必修1 P94相关信息)

(5)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教材必修1 P99学科交叉)

(6)光反应产生的[H]是辅酶Ⅱ(NADP )与电子和质子(H )结合,形成的还原型辅酶Ⅱ(NADPH)。(教材必修1 P103相关信息)

(7)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教材必修1 P105)

3.规范答题训练

(1)在农业生产中为避免出现“午休”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2)“落地生根”(一种植物)与硝化细菌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试分析两者在合成有机物时的主要区别:  。

(3)短暂无光期间,植物体内依旧能生成(CH2O)的原因是                        

(4)夏季连续阴天,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大棚中作物的产量?  。

(5)将小球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采用一定方法分离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当处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两支试管内都会产生气泡。若原实验在黑暗且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则甲、乙两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原因是                                       。 、

基础知识拾遗答案

1.(1)× (2)× (3)× (4)√ (5)× (6)× (7)×

[解析] (1)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无[H]的积累。

(4)人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层析液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6)暗反应中14C的转化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7)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3.(1)适时进行合理灌溉

(2)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利用的能量来源不同,前者利用的是光能,后者利用的是体外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化学能

(3)无光期间,光反应已经产生的[H]和ATP还能继续用于C3的还原

(4)白天适当补充光照,夜晚适当降温

(5)甲试管中无气泡产生,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黑暗条件下甲试管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而乙试管中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