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涉及氢氧化钠实验有哪些(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典题精讲
例1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HCl B.BaCl2、Na2CO3
C.NaCl、Na2SO4 D .CuSO4、KOH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就是不具备条件。要使复分解反应发生,必须要有水、沉淀或者气体生成。A中有水生成,B中有沉淀生成,D中有沉淀生成,所以A、B、D中物质相互间能发生反应。
答案:C
绿色通道:除了关注反应物的性质,还要关注反应物的溶解性:对于酸 碱====盐 水的反应,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对于酸 盐====新酸 新盐的反应,盐除BaSO4和AgCl外,是否可溶均可;对于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的反应,酸常用HCl、H2SO4和HNO3,碱性氧化物是否可溶均可;对于碱 盐====新碱 新盐的反应,碱和盐都须溶解于水;对于盐 另一种盐====另外两种盐的反应,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
变式训练 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氯化钾(碳酸钾)
(2)氯化亚铁(氯化铜)
(3)硝酸铁(氯化铁)
(4)硝酸钠(硝酸钡)
思路解析:在除杂时尽量把要除去的离子转化成原溶液中已有的离子,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答案:(1)K2CO3 2HCl====2KCl H2O CO2↑
(2)CuCl2 Fe====FeCl2 Cu
(3)FeCl3 3AgNO3====Fe(NO3)2 3AgCl↓
(4)Ba(NO3)2 Na2SO4====BaSO4↓ 2NaNO3
例2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A.AgNO3和Cu(NO3)2 B.Cu(NO3)2和Zn(NO3)2
C.Zn(NO3)2 D.Cu(NO3)2
思路解析:根据题意,AgNO3首先跟Zn发生反应,待AgNO3反应完毕后,Cu(NO3)2再与Zn发生反应。又知Zn是过量的,则Cu(NO3)2也反应完全。故滤液中一定无AgNO3、Cu(NO3)2,只有反应生成的Zn(NO3)2。
答案:C
绿色通道:金属活动性的规律及应用:(1)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2)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3)判断未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判断混合盐溶液中金属离子被置换出来的先后顺序。
变式训练1 下列金属和酸能反应而放出H2的是( )
A.Fe和H2SO4 B.Ag和稀HCl
C.Zn和HNO3 D.Al和浓H2SO4
思路解析:和酸能反应而放出H2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酸非氧化性酸,二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答案:A
变式训练2 有X、Y、Z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Z YSO4====ZSO4 Y,X YSO4====XSO4 Y,Z H2SO4====ZSO4 H2↑,X和H2SO4不发生反应。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第一个反应可知Z>Y,由第二个反应可知X>Y,由第三个反应可知Z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X和H2SO4不发生反应说明X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故Z>X>Y。
答案:Z>X>Y
例3 已知Ba2 被人体吸收会引起中毒,BaSO4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一种物质,医学上常常用于X射线透射用,俗称“钡餐”,服用“钡餐”不会引起中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服用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各种物质可用作解毒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水 ②MgSO4 ③石灰水 ④O2
思路解析:Ba2 被人体吸收引起中毒,而BaSO4不溶于水,也不电离出Ba2 ,因此服用了BaSO4不会引起中毒,若误服了BaCO3,BaCO3可以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BaCl2,所以会引起中毒。如果此时再服用MgSO4等可溶性硫酸盐,可以把Ba2 反应生成BaSO4,就可以解去毒性。
答案: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BaCO3可以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BaCl2,被人体吸收而中毒 BaCO3 2HCl====BaCl2 H2O CO2↑ ②MgSO4
绿色通道:把化学知识多与生活相联系。利用生活常识,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把知识运用于生活,特别是一些常见问题,如胃液中存在大量胃酸,胃酸的成分是盐酸,如果胃酸过多怎么处理。
变式训练1 要洗去烧水用的铝壶中的水垢〔主要含有 CaCO3和Mg(OH)2〕,可以加入盐酸除去,但加入的盐酸不能过量,因为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除去水垢,就要从水垢的成分和盐酸的有关反应考虑,盐酸过量后,即CaCO3和Mg(OH)2反应完全,要再反应,则只能从壶的成分来考虑了,答案不难得出。
答案:因为过量的盐酸可以和铝壶反应
(1)CaCO3 2HCl====CaCl2 H2O CO2↑
(2)Mg(OH)2 2HCl====MgCl2 H2O
变式训练2 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pH在0.9—1.5之间,试完成下列问题:
(1)胃酸分泌过多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下列物质中适宜于用作治疗此病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
①小苏打粉 ②氢氧化铝粉末 ③氧化钙粉末 ④纯碳酸钙粉末
(2)三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三硅酸镁是一种盐,它的化学式是Mg2Si3O8,也可以写成2MgO·3SiO2。三硅酸镁也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治疗胃病的药物,该药(有效成分是MgO)不溶于水,能中和胃酸且作用持久。试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1)用显碱性的物质中和胃酸即可,但氧化钙粉末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可以从化学组成2MgO·3SiO2上考虑,MgO和酸反应,SiO2不溶解于酸。
答案:(1)①②④(有“③”不得分)
(2)Mg2Si3O8 4HCl====2MgCl2 H4Si3O8↓(或MgO 2HCl====MgCl2 H2O也可)
问题探究
问题1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基本方法在于分析氢氧化钠变质后变成了什么。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生成碳酸钠,利用化学的方法检验碳酸钠是否存在,就能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变质。
设计实验时,紧紧围绕碳酸钠这一根本,结合碳酸钠的化学性质,通过加入过量的酸(先中和氢氧化钠);或者结合碳酸钠与Ca2 或Ba2 生成沉淀,来证明碳酸盐的存在。
探究:根据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来进行判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可以与钙离子、钡离子等结合生成沉淀等性质判断,选择试剂。
方案一:滴加适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方案二: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方案三: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
问题2 是不是酸、碱、盐及碱性氧化物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复分解反应要发生,且能够进行到底,一般应考虑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需考虑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对反应物要求的条件)。
二是需要考虑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对生成物的条件要求)。反应物同时满足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还不能肯定反应就一定能够进行(如KNO3 NaCl),即:生成物中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产生、要么有水生成,这三个条件至少需具备一个,反应才能进行到底。两方面条件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1)只满足了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忽视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的条件。
如H2SO4 2KNO3====K2SO4 2HNO3
NaOH KCl====NaCl KOH
Na2CO3 K2SO4====Na2SO4 K2CO3
(2)反应物中有不溶物或全是不溶物,反应难于发生。
如Cu(OH)2 Na2CO3====CuCO3↓ 2NaOH
CaCO3 2NaOH====Na2CO3 Ca(OH)2
CaCO3 BaSO4====CaSO4 BaCO3↓
(3)忽视碳酸是弱酸,不跟强酸盐反应,也不能跟不溶性碱性氧化物反应。
BaSO4 2HCl====BaCl2 H2SO4
CaCl2 H2CO3====CaCO3↓ 2HCl
CuO H2CO3====CuCO3 H2O
另外,像CO2、SO2、SO3、SiO2、P2O5等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的反应,常被视为复分解反应,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满足不了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即两种化合物之间并没有互相交换成分。
探究:可以把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分类进行探究。
(1)酸 碱====盐 水
条件:(1)酸和碱至少有一种可溶;(2)若酸是常见的三种强酸,无论碱是否可溶,反应均可进行。如:
HCl NaOH====NaCl H2O
H2SO4 Cu(OH)2(不溶)====CuSO4 2H2O
3HNO3 Fe(OH)3(不溶)====Fe(NO3)3 3H2O
(2)酸 盐====新酸 新盐
条件:(1)盐除BaSO4和AgCl外,是否可溶均可;(2)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如:
HCl AgNO3====AgCl↓ HNO3
H2SO4 Ba(NO3)2====BaSO4↓ 2HNO3
CaCO3(不溶) 2HCl====CaCl2 H2O CO2↑
BaCO3(不溶) 2HNO3====Ba(NO3)2 H2O CO2↑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
条件:(1)酸常用HCl、H2SO4和HNO3;(2)碱性氧化物是否可溶均可。但须注意,不溶性碱性氧化物与H2SO4反应时需加热。如:
Na2O 2HCl====2NaCl H2O
ZnO 2HNO3====Zn(NO3)2 H2O
CuO H2SO4====CuSO4 H2O
(4)碱 盐====新碱 新盐
条件:(1)碱和盐都须溶解于水;(2)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如:
Ca(OH)2 Na2CO3====CaCO3↓ 2NaOH
Ba(OH)2 CuSO4====BaSO4↓ Cu(OH)2↓
NaOH NH4Cl====NaCl H2O NH3↑
(5)盐 另一种盐====另外两种盐
条件:(1)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2)新生成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还应该注意,若反应物中有一种盐微溶,则生成物中必有一种盐不溶。如:
NaCl AgNO3====AgCl↓ NaNO3
Ba(NO3)2 Na2SO4====BaSO4↓ 2NaNO3
CaSO4 Na2CO3====Na2SO4 CaCO3↓
问题3 设计实验证明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与酸作用生成氢气的反应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面,二是酸不能为浓硫酸或硝酸。
据此可以把铝片、铁钉、铜片分别和稀盐酸反应。
金属能否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判断的依据是金属活动顺序表,具体来说是: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极活泼的金属(铝以前的)例外。由此可知该类反应的发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①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盐中金属的前面。②金属不包括K、Ca、Na、Mg。③盐应是可溶或微溶于水的。用一般式可直观表示如下:前面的金属M1 盐(溶)→新盐 新金属M2(M1不包括K、Ca、Na、Ba、Mg;M1在M2前)。
可以选择:铁钉、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探究:方法一
实验所需药品:铝片、铁钉、铜片、稀盐酸、硫酸铝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
实验步骤:(1)将铝片、铁钉、铜片充分打磨后,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观察现象。铝片、铁片表面出现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没有现象。
结论:铝片、铁片能与稀盐酸反应,2Al 6HCl====2AlCl3 3H2↑
Fe 2HCl====FeCl2 H2↑。
活动性:Al>H,Fe>H,铜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活动性:Cu<H。
(2)用铁钉投入到硫酸铝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现象。铁钉表面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铁钉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活动性:Fe<Al。
方法二
实验所需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
实验步骤:(1)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铁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CuSO4====FeSO4 Cu
金属活动性:Fe>Cu。
(2)将铁钉投入到硫酸铝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现象。铁钉表面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铁钉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活动性:Fe<Al。
实验证明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Fe>Cu。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