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

最近看到一个段子:

中国:我们这快完了!

欧洲:我们这快完了!

中国:我们这好多了!

欧洲:我们这好多了!

虽然国内目前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但国际上的情况非常糟糕。

临时或久居海外的华人纷纷回归祖国怀抱,寻找庇护,仅在3月16日晚间,北京的T3机场被数万人瞬间挤爆。

机场大厅人满为患,电梯已停运,以至于现场分流工作更加困难!

机场里的的医护人员,更是挤在这些人潮中,显得非常无力。

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1)

当然,相对而言国内是最安全的。而且,这里是他们的家。所以,国家即使冒着输入病例风险,也不拒绝他们回家。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按照规矩来。

但你会发现,当你对别人太好时,有些人就开始肆无忌惮了:自私、恶意、挑刺、傲慢......

有些人却在回国之后,行为举止毫无分寸感,甚至感觉自我高人一等。

昨天,由一位归国华人拍摄的视频引起热议。

画面显示,拍摄者为意大利归国男子,认为机场等待区的条件简陋,等待时间过长而不满,并叫嚣道:

“大家看看,我们是欧洲回来的,待遇是这样的,让你呆一晚上。 ”

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2)

无独有偶。一位回国被隔离的华裔女孩的视频更是刷爆全网。

一位回国被隔离的华裔女孩嫌弃隔离环境差,不喝白开水要喝矿泉水,要冲出隔离区。

特警口头警告她:“这里是隔离区,不是宾馆“时,她在门口大喊着:“隔离区你也要保障人权吧!”而她的人权意思是:

虽然你们免费隔离了,给我免费送饭送菜了,给了我热水壶,可你们这的水有杂质,怎么能喝?

我自己花钱买让朋友给我寄,你们去帮我送过来!如果要丢了,你们国家得给我赔偿!

大快人心的是,特警没有惯着她的臭毛病,直接警告,再闹事直接带走。

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3)

真的,不知道对他们该说什么,更不清楚他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你们可知道,大年三十一声令下,十四亿同胞改变春年拜年的传统习俗,闭门谢客。

你们可知道,一直到现在,没有口罩的个个听话在家乖乖呆着。

你们可知道,在家不能出门的这几十天,我没有听到一个人抱怨过水不好喝,饭不香。

你们又知道,在看不见的地方,有多少医护人员咬紧牙关挺到天亮。

你们不知道,现在祖国的安全不是靠优越感才打赢的这张战役,而是共赴国难的情怀!

这些人,不是无知,也不是蠢。

而是非常迷恋自己的身份,总以为自己就比别人高人一等。

殊不知,自己优越感所制造出来的自私、恶意、挑刺、傲慢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当然,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归国群体,毕竟是少数。

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4)

不过,值得我们警醒的是,不只是他们,很多孩子也试图在表现自己优越感。

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的在言语和行动中去彰显自己的优越感,让人听了及其不舒服。

那是去年冬天,朋友的孩子告诉我的一件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孩子的女同学家庭条件不怎么富裕,就在网上满心欢喜的买了一件折扣非常低的名牌围巾。

到了学校就和朋友分享,不是为的炫耀,就是简单的分享她的喜悦。

这时候,另一位女同学上前看了看她的衣服对她说:“我断定你上当了,我去年买过一条,但和你的不一样。”

女同学笑笑说:“无所谓,自己带着舒服就行了。”

旁边的几位同学也附和:“对呀对呀,自己感觉舒服最重要。”

可第二天上学,这位男同学洋洋得意地告诉她:

“我的感觉还不错嘛,你那个一定是假的,真羊毛的会比较硬一些。我昨天拿了你围巾的几根线,回家用火烧了烧,果真是假的。”

这位男同学说到这儿还没完,又不停地说真羊毛怎样怎样,一边说一边比划。

女同学随后生气的说道:“一条围巾不管真的假的,我戴着高兴就好,非要把别人的好心情弄糟你才满意吗?”

担心两人吵起来,几个同学忙过来把女同学拉走了,男同学被晾在一旁。

没有学历的欧洲人也能过好生活(我们欧洲回来就这待遇)(5)

正如主持人孟非说的一句话: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利,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深以为然。 一个总是带着优越感的人,终究难成大器。

所以,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们,真正优越的人,就是懂得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不要最终被优越感蒙蔽,变成视频里的那两位孩子。

孩子们,从现在开始,用一颗同理心和平常心去善待他人。

随后,会发现自己所炫耀的、沾沾自喜的,有多微不足道。

最后,愿那些孩子,收起过剩的优越感,体恤他人的不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