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曹操短歌行评价 短歌行原来是曹操特意为孙权刘备而作
曹操,一位大家十分熟悉的人物,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是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有人称其为英雄,有人则称其为奸雄。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莫衷一是,但他的诗歌写得很好,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他的那首代表作《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这首诗中,曹操以周公自比,希望天下的贤士都来归附他,霸主的野心和诗人的才情显露无遗。很多人认为,他的这首《短歌行》是为招揽天下贤才而作,这种说法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既对也不对。对的是这首诗确实有招贤的意思,不对的是他作此诗的初衷并不是针对天下贤才,而是针对孙权和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就知道了。
一、曹操作《短歌行》的历史背景
这首《短歌行》作于什么时候呢?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有提及。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军南征,先取襄阳,后夺江陵,百万大军直逼江东,兵锋之锐几无人可当,天下一统指日可待。这时,曹操在长江之上大宴群臣,意气风发,横槊作歌。所作之歌正是《短歌行》,按《三国演义》所说,此时正是赤壁之战前夕。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小说家言,不足以信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看苏轼的《前赤壁赋》。赋中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可见,早在苏轼的那个时代,大家就已认为《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所作。所以,《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并不是牵强附会。
二、《短歌行》的大意
《短歌行》是一个乐府旧题,也就是说这首诗在当时是配乐演唱的。除了《短歌行》,乐府中还有《长歌行》。对于这两个题目的区别,有人说所谓长歌、短歌,是言人寿命长短的,比如《短歌行》就是慨叹人生的短促。也有人说长歌、短歌本来是表示歌声长短的,只不过曹操的这首《短歌行》慨叹了人生寿命的短促,且影响十分巨大,后世的人在写《短歌行》时便不由自主地受到他的影响,都来表达这种慨叹了。
汉乐府有时候是分“乐解”的,就是音乐的章节,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音乐的段落。这首《短歌行》四句为一解,每四句换一个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第一解,主要是感叹生命的短暂,像早上的露水一样,日出就干,消逝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多,剩下的时日越来越短。为什么会发出这种慨叹?曹操这个人是有雄心壮志的,他虽然说过自己不想当皇帝,但是却从不掩饰自己要统一天下的野心。赤壁之战时他已经五十四岁,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高龄了,时日已经不多,而他的雄图霸业却还没有实现,所以才会有此感慨。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为第二解,意思是内心感情十分激动,人生短暂的忧愁始终难以忘却,有什么可以消除这种忧愁呢?只有杜康。杜康就是指酒,据说杜康是最早造酒的人,所以古人就经常以他的名字来代指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为第三解。前两句出自《诗经·国风·子衿》,“青”是颜色,“子衿”是指古代学子的制服,通常为青色,所以称“青青子衿”。这四句的意思就是,年轻的有才之士,我心中十分倾慕你们,就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思虑念叨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为第四解。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是写君臣之间和乐而美好的关系。意思是,鹿儿呦呦地叫着,呼唤着它的伙伴们来食用原野上的艾蒿。我有嘉宾来了,也会鼓瑟吹笙设宴款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为第五解。意思是,你像天上的月亮一般明亮皎洁,什么时候才能被我摘取,为我所用?我每每想到此,心中就会十分忧虑,日日夜夜都不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为第六解。“阡”、“陌”都是指小路,“存”是关怀、慰问的意思,“契阔”是离别的意思,“谈燕”则是指聚会。这几句是说,我曾为你远道跋涉,对你关怀备至,我们曾经离别,也曾经欢聚,心里一直念着旧日的感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第七解。月明星稀,乌鹊向南飞翔,它们绕着树飞了一圈又一圈,哪棵树枝更适合栖息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第八解。前两句出自《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后两句引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这几句的意思很明显,山永远不会嫌自己太高,海也永远不会嫌自己太深,我也会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全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于我。
三、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为孙权和刘备而作
从这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第一、第二解是在慨叹生命短暂、时日无多外,后面的几个章节都是在表达招揽贤才的意愿。那么这个意愿有具体的对象吗?当然是有的,这个就得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写本文第一部分的缘由。
前面讲到,“青青子衿”在《诗经》中是指青年学生,在这里其实是代指青年才俊。这个青年才俊是指谁呢?指的是孙权和刘琦。
我们都知道,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先打的是荆州。当时的荆州牧是刘表,很不幸的是,曹操打来时刘表死了,他的小儿子刘琮毫无骨气,直接以荆州降曹,使曹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荆州。而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则不肯投降,投靠了刘备,联合孙权来抵抗曹操。当时的孙权和刘琦都在二十七八岁左右,在曹操眼里都是十分年轻的才俊之士。所以曹操才会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思是说我很早之前就想得到你们了,为什么到现在还迟迟不来归顺呢?
后面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则更加充满了招揽的意味。这四句是《小雅》中第一篇的开头四句,是形容君臣之乐的。曹操的意思是,如果你们归顺了我,我一定会用笙歌燕舞、美酒佳肴来款待你们,共享君臣之乐。他已经为自己和孙权、刘琦定下了君臣的名分。
第五解、第六解则是针对刘备而说的了。我们先看第五解,这里的“明明如月”什么意思呢?看过《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曹操对刘备十分欣赏,有一次两人青梅煮酒谈论天下英雄,曹操就曾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对刘备非常看重,把他与自己相提并论。这里的“明明如月”,就是在夸赞刘备的才能。
刘备在走投无路时曾短暂投靠过曹操,那时他虽尚未发迹,但是曹操已经认识到他的才干,所以不惜代价地拉拢他,希望能为己所用。曹操出兵帮刘备打败了吕布,接回了他的两位夫人,还奏请皇帝让刘备出任豫州牧。但即便这样,刘备最后还是成为了曹操的对手。所以曹操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就是问刘备什么时候才能归顺自己,一想到刘备,他便“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对刘备是念念不忘。
第六解则是回忆与刘备的过往。曹操不辞劳苦地帮刘备出兵打仗,但是却枉费心机,刘备最终还是离他而去,这就是他说“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的原因。但是曹操接着又说“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意思就是,你虽然离开了我,但我们也曾经有过煮酒论英雄这样的聚会,我对你依然像那时一样看重,你应该也不会忘记我对你的帮助和恩情,这分明就是在打感情牌了。
第七解隐含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规劝,第八解则是以周公自比了,劝孙权、刘备等人赶快过来归顺。
从这首诗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对赤壁之战是信心满满、胜券在握,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自然流露。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占据绝对优势的曹操,却在赤壁栽了个大跟头,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化为了泡影,天下三分的局面从此奠定。唯一值得曹操欣慰的是,赤壁之战虽然败了,但是这首《短歌行》却成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