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1)

刚实习那会,我遇到了职业路上的第一任领导,实习了三个月之久,在离开时,领导对我做了一个评价:“学生思维太重”。

当时我不太理解,在之后的职场生涯中屡屡碰壁之后我才知道,所谓学生思维,并不是说一个人“笨”、“不上进”,而是到新环境后的思维转换比较慢,还和学生时代一样想问题。

很多人工作多年后依旧没从“学生思维”中转变过来,从而错失了升职加薪、跳槽的好机会。

思维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一段年龄,一种认知;一种身份,一种思维,人生就是一个在思维认知上不断自我精进的过程。

所以成也思维,败也思维。

一个人如果想要混的好,那么就应该戒掉之前的「学生思维」。

那么,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需要注意呢?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2)

1、学生思维一:羞于谈钱、不敢肯定自己的劳动价值

朋友小李给我分享了他的职场“萌新”故事:

17年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加上他一共2个人,工作是同时运营四个新媒体平台。

老板很客气,说公司初创,举步维艰,望咱俩同心协力,将来发了,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

小李满腔热血, 一口答应下来,试用期俩月,工资1600元,工作地点上海。

试用前两个月,小李凭着一番坚强地意志力,挤在12平米的小单间,外加一天三顿馒头撑了过年。

努力没有白费,两个月试用期一过,小李千辛万苦运营的新媒体平台也有了起色。

小李的工资在老板的大发慈悲下,由1600涨到了3000。

平台起来了, 小李工作量加大,一个人承担了干三个人的活,承担了整个公司的业务。为了更上一层楼,小李还自费参加了写作以及运营培训班,利用下班时间无师自通地做了一个公司网站......

此时,公司由原先的两个人增加到了5个人,17年年底,老板给小李包了一个2000块的红包,说是为了感谢他这一年的付出。

当时小李还挺感动的, 但是无意中,他发现新来的员工年终奖竟然比他还多了3000, 而且工资底薪比他高20%,小李懵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所付出的是否值得!

17年过完年过来,小李一改之前的习惯,只要做完手头的工作,下班第一个走。再不做额外的付出。

老板很快发现了他的改变,起初会问他工作的进度,后来教育他说要起好带头作用,再后来索性总是在下午5: 30的时候开个会,布置新的任务。

在这样之后的一个月,小李向领导提交了离职申请,老板表示很惊诧:你做得很好啊,为什么要辞职,将来公司发展好了,会给每一位初创员工分红的。

老板咬咬牙:给你开4500怎么样?

小李没有犹豫,最终还是拒绝了他的挽留。

小李这一年多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一毛钱加班工资都没拿过,虽然从中学到了很多,从一个菜鸟变成勉强能独当一面的人,但他所得跟他所付出的远不成正比.....

小李离开的原因,跟钱不无关系。

职场上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就是跟公司谈钱。涉及到价值问题,谈钱更专业!

转变学生思维第一步,就是意识到自己跟公司地位平等,你是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公司给出合理薪酬,这是等价交换。

你应该对自己的价格了如指掌,而不是不敢开口提钱。

谈钱,是职场最大的修养。

对于企业而言,谈钱而不是画大饼,亦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3)

2、学生思维二:不懂团队协作,陷入闭门造车陷阱

上个月公司来了一位实习生,基本上每天都能看见她加班。

有次我比较好奇她在干什么,于是走近她的工位问她在处理什么问题,是工作上遇到难题了吗?每天都要加班,结果她委屈吧啦的望着我说道:

“我也不想加班,只是领导给我的工作量太大了。”

询问细节之后才知道:“小姑娘所做的工作都有现成的便捷方式,同事们都总结了方法,所谓工作量大,其实只要提前跟同事沟通一下,就能省去造轮子的时间。”

我告诉她,埋头工作时也要抬头望路,不然很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陷阱。

和小姑娘沟通完毕,我发现她怯懦的眼神瞬间有了一丝光亮。

工作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困难不懂的发出求救信号,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拖累团队的效率。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借助外部资源,寻求同事前辈的帮助。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4)

3、学生思维三:做事被动,陷入能力陷阱

做事被动的人,在职场上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人。

他们常见的口头禅是:

“我就是个干活的,你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

“这问题我以前没有遇到过,不会啊,所以你要教我!”;

.......

看似理由成立,但现实是,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近一步的成长,你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超出舒适区的事情。

一个能升职加薪的基础,就是你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多少超越这个职位本身的成绩。

一味缩在安全领域,其实就是给自我设限,把自己限定在某个角色内,从而失去职场上的更多可能性。

被动的人除了喜欢自我设限之外,还常常画地为牢,给自己设置能力边界:

我是一个XXX的人,我应该做这样的事。

我擅长做XXX,其他的我做不了。

在职场上,我们称之为能力陷阱。

所谓能力陷阱,管理思想家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进》一书中,这样解释:

人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 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简单来说,能力陷阱就是人们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越做越擅长,于是关注面越来越狭隘,最后只做自己擅长的事,结果离真正的成功越来越远。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破除能力陷阱呢?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5)

这里给大家几个方法:

(1)拓展能力圈,做更难的事情

认识一位很勤奋的作家,写了700多篇文章,字数达到100万字了,但水平任然初级,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她的文章像流水账一样,日更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她只是在舒适区里辛苦。这其实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应该和那些高手对标,看看人家写的文章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是案例鲜活?还是观点独到?或者是文笔犀利?

找出自己的弱点,然后刻意模仿,再接受市场的反馈。这样形成一个循环,文章才能越写越好。

如果一味的停留在舒适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越来越没有出路。

能力圈不是固定的,我们要通过不停地学习、练习和实践来扩大它。

巴菲特以前也不投科技企业,因为他看不懂,但后来他也买了IBM和苹果,因为他已经研究很多年了。

如果发现有好机会,刚好落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抓住它。

而机会也要靠创造,根据2/8理论,我们要花80%的精力和时间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做更难的事情。

往往那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都是比较有难度不容易被学会的,所以大众中能做好这件事的人的密度都是偏低和稀少的。

如果你掌握的有难度的事情越多,那么你和其它个体的差异性就会越明显,你自己本身就会越有价值。

如果你希望更快的提升自己,就要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去了解更多和你工作相关的东西,去拓宽你的人生地图。

(2)盘活职场人脉,构建你的人际“盘丝网”

所谓盘活职场人脉,就是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

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我们的职场发展推波助澜。

说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跳槽,你是愿意自己一家家投递简历,面试找工作,而且还不能保证成功率。还是利用人脉关系帮你内推,增加找工作的成功率。

答案显而易见。

《能力陷阱》一书中,作者把人际关系网络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运营关系:包括你的同事、上司和与公司有联系的人,他们能帮助你处理当前内部事务。

建立良好的运营关系,你需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然后利用碎片化时间跟与你工作有交集的人多交流,思考如何提高合作和沟通效率。

>个人关系:包括志趣相投的朋友、亲人、良师益友,他们能给你提供重要的意见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你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性格,区分好哪些人需要强联系,哪些弱联系,哪些需要经常见面,哪些偶尔问候即可。

当你要找一份新工作或寻求职业意见时,这个关系里的人能给你提供帮助。

>战略关系:是指在你未来发展道路上,可以帮助你的关系。尽管这些人是谁常常不太明显,但对你的帮助巨大。

建立一个良好的战略关系网络,你需要参加更多工作以外的活动,在公司外部经营上也需要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多展现自己。

职场上,有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主动去结交朋友,去突破固有的社交圈子。

职场中摆脱学生思维要坚持学习(别让你的学生思维绊倒你)(6)

4、写在最后

有些人在刚入职场做得比老员工出色,被领导看好,而有些人在职场干了好几年,却还是一事无成,庸庸碌碌。

终其原因,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而思维方式就决定了你的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像一个创业者一样思考,像海绵一样吸收新鲜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最快脱颖而出。

每个新人都需要经历一段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时期,如果你正经历,请认真对待,摆脱学生思维。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