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农历的二月初八,在镇江有一个风俗,“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为此当地的老人,非常重视这一天,我们都知道,一般只有北方人在重要节日吃饺子,南方很少把饺子当作节日美食,那这个俗语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何可以在老人口中,口口相传呢?农历的二月初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1)

按照镇江史志,不仅宋、元《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无记载,就连清代《乾隆镇江府志》《光绪丹徒县志》也无只字述及。看来这个节日并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而是当地人结合某种情况,自发创造出来的一个食俗。从近代的《陈庆年文集》中有一句话叫:“初八日,家家吃馄饨。谚云:二月八,吃了馄饨病不发”。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2)

这就是“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的最早记载,至于什么时候馄饨变成了饺子,这个大概率是后人在传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不过镇江流行吃饺子、馄饨这倒是事实,所以这一天,你可以选择吃饺子,也可以选择吃馄饨,我是偏爱前者的,所以更喜欢把这个俗语叫做“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二月初八,为啥要吃饺子?

当地人讲主要是为了纪念马和尚,开始是把饺子丢到江里,后来演变成吃,马和尚是唐代鹤林寺的开山祖师玄素。俗家姓马,延陵人,经常往来于镇江、扬州之间,讲经说法,为此当地还有“马和尚过江,请客的风,送客的雨”的说法。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3)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人还是很注重传统的,知恩图报,当马和尚出现意外之时,人们也自发地纪念他,也是为了感谢他的付出。

到了二月八,别忘吃“1白”,遵循老习俗,家人也受益,年轻人要重视。这个1白就是饺子,习俗要重视尤其是年轻人,这些事情,讲与后人听,更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饺子要如何吃,这里分享一道春天特别出名的饺子,荠菜馅饺子。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4)

荠菜馅饺子的做法:

所需食材:荠菜1把、猪肉馅适量、葱姜花椒水、鸡蛋、蚝油、盐、植物油

具体做法:

荠菜洗净把它进行焯水,炒熟以后,挤干水分,把它捞出来切成末。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5)

猪肉洗净用绞肉机,把它搅烂,然后取出来,放入到一个大碗中开始调馅。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6)

碗中放入荠菜还有猪肉馅,放入葱姜花椒水,加入鸡蛋、放入蚝油、加入盐、还有植物油。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7)

朝着一个方向搅拌,把它拌匀,然后取出饺子皮,包起来,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烧沸,放入饺子。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8)

饺子浮起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再煮3分钟,熟透以后,捞出放入碗中就可以吃了。

2月初八为什么要吃饺子(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9)

食刻说:

老话讲“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二月八是一个纪念的日子,它不仅是马和尚的纪念日,其实也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当中,人们也是为了祈祷能够一整年平平安安,家人和乐。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百家号首发,图片均由本人拍摄。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