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

中国影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影片,由于国内多家院线均为排片上映,国内鲜为人知,而在日本,却引来了二十几万的观影人次,一举斩获八亿日元票房。这部上映于1999年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创下了华语电影海外播放量新高。影片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那山那人那狗》,故事情节‬简单‬,讲述了湖南绥宁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第一天接班儿子重走山路的故事。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1)

那时‬,出演‬影片‬里‬儿子‬角色‬的‬刘烨‬还‬不是‬影帝‬,陈好‬饰演‬的‬侗族‬姑娘‬也‬还没成为‬万人迷‬,这是‬他们‬的‬荧幕‬处女作‬。两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青涩‬,充满了‬年少‬的‬气息‬,刘烨也因该片荣获1999年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2)

儿子高考落榜后回到家中,准备接替父亲乡村邮递员的工作,临行前,父亲因担心儿子第一次不熟悉路况,便带着每次外出都要带上的一只名唤老二的狗,决定最后陪儿子再走一次邮路。于是,一条狗,两个背着邮包的乡邮员,踏上了送信之旅。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3)

故事主线很明确,中间穿插的一些小故事令人动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独自生活在山里的五婆,她双目失明,儿媳在生下孙子之后就去世了,五婆独自把孙子抚养长大,孙子在外面读大学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父亲从兜里把“信”拿出来交给五婆,五婆打开信封,里面有十块钱,她习惯性地把信交给父亲,父亲拿着信学着她孙子的语气念了起来,念了几句,父亲把信交给儿子,示意儿子来,儿子接过信,才发现这只是一张白纸,此刻儿子已泪眼朦胧,却又马上故作镇定,学着父亲的样子把信念完。看到这里,我泪目了,这位父亲内心是有着怎样的柔情,他只是一位邮递员,但他带给乡亲的不只是信,也给人带去了温暖。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4)

回归到影片核心主题——父子关系,父亲身为邮递员,常年不在家,与儿子的关系有些僵硬,而父亲又沉默寡言,两人甚少交流,在两人独处的时候多少有些尴尬。一路上,父亲一直在嘱咐儿子送信的注意事项,儿子却不以为意,他笃定自己能把这件事做好。儿子埋怨父亲十年如一日的在外奔波,因送信抄近道涉水导致‬双腿‬患上‬隐疾‬,曾经不小心跌下山头昏迷了好久,如此种种‬,却‬得不到‬别人的‬一句‬感谢‬。然而,随着沿途遇到的一些事情,等信的五婆,侗族的歌舞,送别的乡亲……使他渐渐理解了父亲工作的意义,这些信,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工作面前,父亲变得温柔,细致,不再是那个不苟言笑的男人。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5)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6)

中国式父亲深沉内敛,不善表达,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向母亲倾诉,父为子纲的传统让父子之间形成了“对立”关系,而唯一能打破这种“对立”关系的,只有借助外力,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个人。影片中打破“对立”关系的就是送信途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刚开始的沉默相对,到后来背着父亲过河,靠在父亲肩上,依偎着父亲而眠。父子之间的隔阂,在这一刻无形的化解。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7)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8)

途中父亲给他讲起了关于他和母亲的一些往事,母亲是山里的人,嫁给父亲之后,离开了大山,几十年没回去过,母亲曾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当父亲离家时,母亲为他送行,归来时母亲站在桥头等待,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家,母亲尽她所能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当父亲问儿子喜不喜欢山里那个与他相谈甚欢的侗族姑娘时,他说:“喜欢,但我怕她像我妈一样,离开这里,一辈子都想家”。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9)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10)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互联网远没有如今这样普及,书信成为了沟通的桥梁,人们只能依靠信件向亲人表达相思之情,她们的爱简单,纯粹,就如同那山一样,任凭岁月打磨,风云变幻,依旧坚定不移。就像木心先生在诗中写道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8分国产佳作(8.6分的冷门佳作无人问津)(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