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生范本(一笑三语写生写意)

一笑三语:写生、写意、写实——心传目击之妙

昨天三语聊了国画称其写而不为画,有几位画友微聊觉得说的是这样的,赞成我的观点。其实聊到中国画的写,除了“写”有一点“写生”“写意”的含义,实际上,中国画的写,更多是引入了以书法用笔进入绘画的思想。中国画的写意画,特别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写意画,对书法用笔的吸收的非常积极主动的。而且,如果书法用笔好,其画格调也就非常高雅,这是中国画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的。唐以前基本以写实为主,题材以述事、记传为多。至宋,写实达到顶峰。随之“文人画”的思想逐渐觉醒。元、明、清时成为主流。把画称为“写”,我认为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技法:从钩、皴、擦、点、染要表现得如同写字侧、勒、弩、啄、磔等般的有法度;同时,墨法也应要有书法般的浓、淡、枯、润、湿等韵味。说穿了就是书画要有内涵,要有文人的气格,而这些都要由笔墨表现出来,才可称为佳作或逸品!二是意境:书法讲究章法气韵,而国画也要求“气韵生动”为佳。以笔墨写胸中逸气,是文人画的精髓,这与书法是不谋而和的。这也正是“写”,“故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间”的用笔,所以重视以书法润养绘画用笔。然在唐代就有“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阴阳”之说,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强调了用笔的地位及作用。因此国画形象的确立即造型的完成要求形质俱在,既要有可承载生命的形体,又要有精神气质。因此,中国画的用笔,是在用笔造型,一笔下去形、质、神兼备;而更重要的是神,中国画的特点可以用毛笔激活形体而产生生命。同时,用笔的形式又是画家心灵的外化,用笔使主、客体之间架起桥梁,自然与自我说是在实现了有机结合。

范云峰辛丑八月廿三北京早安!

古人写生范本(一笑三语写生写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