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作为一项重要的娱乐项目,曾给90年之前出生的农村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出生于70年代中期的我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位,至今仍在怀念观看露天电影的美好时光。露天电影伴随我从懵懵懂懂的少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它是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丝亮采,让人不由得不怀念它。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1)

我们村的露天电影放映场地通常在河南街的打谷场上,此处靠近当时的大队(现叫村委),而且相当于是村中心,所以是放映电影的最佳场所。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去看露天电影,应该是自己还不太记事的时候,姐姐们就带着去看电影了,不过那时候的我也就图个新鲜,其实是什么也看不懂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姐姐们的怀抱里睡觉了。再长大点,知道看电影的乐趣了,心里就有了期盼。每隔几个月大队就会组织放一次电影,决定放电影时会提前通知。于是得到消息的我就会显得迫不及待,放学回家的路上就会直接爬上爷爷家院子旁边的一条短坡,到天云家窑顶上看场上是否挂起了白色的幕布,如果挂上了,悬着的一颗心就落下来了,如果没挂上,还会几次三番的上去查看。

放电影这天会早早的吃完晚饭,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就兴匆匆奔向河南街的打谷场。偶尔也会央求妈妈给点零食钱,顺路去街上道明的小卖部买点瓜子。调皮捣蛋一点的大哥哥们还会想方设法的凑点钱偷偷地买上一盒香烟,在电影放映期间学着大人吞云吐雾一番,过过“烟瘾”。到了打谷场的时候,电影放映员正在做着准备工作,我们通常会站在旁边,看着他接线调试音响等,心里祈祷他快点准备好,早点放映。

直到电影开始放映了,才会真正安心下来,在前排找个地方席地而坐,周围都是年龄相差无几的小伙伴们,大家边吃着平常吃不到的零食,边时不时的打闹着,可能仅有一半的心思放在电影上,小孩子关注的不是电影的情节,而是在享受观看电影的过程。小孩子们就坐的前排会有点点的星光,那是他们在抽烟,这在当时似乎很常见,好多大人应该都知道,可是也不怎么管。

放电影间隙小男孩会跑到银幕下方去撒尿,给大家呈现出一幅原生态的画面。这时候屏幕是亮着的,童心未泯的大人们会用手指摆出兔子之类的造型,投影在幕布上,这大概是逗自己的孩子取乐吧。笨笨的小孩子也会顽皮地把自己手指或脑袋也投影上,等到电影放映倒计时的数字在屏幕上蹦出来时,这一切才会结束。据二姑讲,在她们上小学的50年代,放映间隙幕布上会播放幻灯片,将学习优秀的学生放上去,在广大村民面前表扬一番,二姑就是经常被表扬的对象。遗憾的是这项活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进行。

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所可不止河南街的谷场,另一个经常观影的场所就是村东二里多远的县办铁厂了。八十年代铁厂会隔三差五的放电影,除了本厂职工家属外,周边村落的村民知道放电影后,好多人都会去观看。在铁厂附近的马主山上做完农活的大人干脆不回家,扛着锄头直接就到铁厂看电影了。我们小孩子也是去铁厂看电影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场地旁可能是铁厂做水处理的设施,有一眼很大的井,上面盖着铁板,但可以透过缝隙看到里边,看电影之前,经常好奇地朝井里张望。曾经在铁厂看过很多部电影,记得有一次是看画皮吧,看到一半不想看了,就一个人独自回家,战战兢兢地走在荒无人烟的路上,想着电影的情节半走半跑地回家了,想想那会儿的自己有时表现得还是挺胆大挺勇敢的。铁厂放电影的热潮只持续了几年,到八十年代末就过去了。

除了这两处场所,元宵节时有些生产队也会放电影,另外下堡煤窑二月十五老君爷生日时有时也会放电影,但是在这些地方看电影的场次很有限。记得《牧马人》是煤窑上放的。

上小学是最自由自在的时候,只要想看,放映的每一部电影都能看到。上初中之后可就有约束了。由于要上晚自习,看电影的时间被延后了。等背着书包急匆匆地到了放映场时,第一部电影已经放了一半了。挤进人群找个合适的位置,开始认认真真地欣赏起来,这会儿可就不像小时候了,开始“真正”地看电影,注重起电影的人物和细节了。遗憾的是,好多电影都是看了半部。现在想想,那时候电影放映者从未考虑过读书青年的娱乐需求。

八十年代后期,天杰家三儿在下堡开启了有偿观看露天电影的模式。露天电影院就是当时兽医站的院子,空间大小合适,封闭性好。把大门关上,大门上所开的小门就是影院的出入口了,在门口交了钱就可以进去看电影了。不记得当时多少钱一张电影票,因为我没买过票,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我们花钱看电影。我们舍不得,但是舍得花钱的人可不少,所以虽然隔三差五就放电影,但每次放电影时人气都很旺。有时碰到放好电影时,我也会急得抓耳挠腮,没办法只能在永汉家院子外边听电影。

上了高中之后看看的电影更少了。两星期才能回一次家,星期天放电影概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只能在假期看上几部电影。上高中时在兑镇大队院里曾看过《焦裕禄》。上大学时同样看不到老家的露天电影,倒是大一暑假军训结束后,学校在西操场给我们放过《东归英雄传》,2000年六十周年校庆时放过《牧马人》,不过那会儿露天电影不再吸引当时的大学生,所以观看者寥寥无几。

再后来,毕业后在北京定居,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没有了观看露天电影的机会,而露天电影在这个阶段也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农村人的生活。虽然每个月都有义务放映队送电影下乡,但是播放的都是一些老旧电影,根本不能吸引来多少观众。露天电影在时下的年轻人眼里成了食之无味的东西,丝毫不愿意触碰。

而我们却仍在怀念露天电影,不只是在怀念那段过去,还在怀念电影本身?

请大家陪我一起回忆一下我所观看的露天电影。

虽然在80年之前应该看过好几部电影,但是长期留在我记忆中的第一幅电影画面是白莲花的纵马一跃。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了好久,始终叫不上是什么电影,只记得女主角叫“兰花”或“莲花”,问姐姐她们,居然不记得这部电影。去年冬天突然开窍,居然记起电影的名字了,上网一查,果然没错,是《白莲花》!白莲花是一部革命影片,电影情节我记得特别模糊,上网了查了查,它讲述的是自发武装首领白莲花从参加红军到最后壮烈牺牲的过程。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2)

东陵大盗

《骆驼祥子》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呈现旧社会底层民众生活苦难的电影。电影中两个主角张丰毅塑造的祥子的老实和斯琴高娃塑造的虎妞的泼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两个人最后都被黑暗的旧社会所吞没,一个难产而死,一个活得人不如鬼。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3)

骆驼祥子

《知音》看的好像稍晚一些。影片描写了民国初年,云南起义将领蔡锷在风尘女子小凤仙的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成功逃回云南并兴师讨袁的故事。影片中小凤仙虽为风尘女子,但晓得民族大义。在动乱年代英雄与才女成为知音实属不易,奈何最后曾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琴弦最后突然绷断,英雄驾鹤西去,留下他的知音独自流泪。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4)

知音

《庐山恋》讲述了一对身份背景对立的青年男女在美丽的庐山相遇、相识、相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影片中展现了庐山的秀美风光,展现了青年男女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展现了海内外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在大革命的风暴中分道扬镳成为战场上相互拼杀敌手的两位老人最终成为亲家,寄寓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这部电影成为了庐山的免费宣传片,好多人通过这部电影才领略到了庐山的秀美。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5)

庐山恋

《牧马人》则是一对生活在牧场的男女平凡的爱情故事。当然爱情故事只是电影中的一小部分。电影讲述了孤苦无依的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影片中秀芝勤劳、泼辣、乐观的性格给人印象很深,她卷着裤管独自一人打土坯的镜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6)

牧马人

《芙蓉镇》同样讲述了文革年代男女的爱情故事,不过影片中这一对男女均受到了迫害。女主角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靠劳动致富,却在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饱受迫害,她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产生真挚爱情,共同迎来拨乱反正的时刻。胡玉音对秦书田从最初的不了解怨恨,到后来相爱共患难,最后拨云见日迎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观影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革中人们所受到的那种压迫感,两人打扫古镇街道的镜头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忘不了。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7)

芙蓉镇

《咱们的牛百岁》是看的第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中,共产党员牛百岁带领懒汉组社员共同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影片颇具喜剧色彩,在嬉笑怒骂之中把刚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时的矛盾揭示出来。对影片中“懒汉”田福的印象尤为深刻。

70年代人看露天电影(70后难忘的露天电影)(8)

咱们的牛百岁

《咱们的牛百岁》之后还有同样题材的《咱们的退伍兵》,讲述了退伍战士方二虎回到家乡后,面对贫富差距严重的现实,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没有《咱们的牛百岁》出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