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

郭宝昌导演的《大宅门》开播二十年来,一直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一。

很多人将《大宅门》和《红楼梦》相提并论,这除了因为二者的故事都与家族兴衰有关,且《大宅门》主角白七爷很像贾宝玉,还因为该作品的作者、导演郭宝昌与《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极其相似。

《红楼梦》是曹雪芹依据自己的经历写就,而《大宅门》也是郭宝昌依据自己在同仁堂乐家的经历写成。

同曹雪芹一样,郭宝昌曾因为自己的作品承受了很多无法承受之重。

因为政治原因,这位写资产阶级大家族故事的作者曾因《大宅门》受过无数次批判,他的手稿也多次被毁。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1)

郭宝昌

无数次手稿被焚毁中,郭宝昌最难以接受的一次手稿“被毁”,来自于他的养母郭榕。而要说到他和养母的故事,还得从郭宝昌被卖到乐家说起。

郭宝昌本出生在一个贫困人家,他年仅两岁时父亲就被冻死了,之后,他被母亲以80元大洋的价钱卖到了河北沙城火车站站长吴家,改姓吴。

不久,他又被三姨接了回来,三姨接回他却并不是同情他,而是觉得:这样一个机灵孩子只卖80大洋,太亏了。于是,1942年,2岁的郭宝昌被以300大洋的价钱卖到了北京首富同仁堂乐家。

郭宝昌的命运,就此被彻底改变了。

郭宝昌的养母郭榕,是《大宅门》里七老爷太太李香秀的原型。真实的郭榕,其一生几乎完全和影视剧中的李香秀一致。

郭榕和郭宝昌一样,是贫苦人家出生。还是少女时,出落得极美的她便被以500大洋卖到了乐家。郭榕虽然是丫头,但因深得老太太宠爱,她平日不仅穿戴比一般丫头好,还可以不做普通丫头做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不用做普通事的郭榕在乐家做什么呢?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她在乐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老太太抱狗。

狗是老太太的心爱之物,它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抱的。所以,凭借着抱狗,郭榕竟成了乐家一等一的丫头。也因为独得老太太恩宠,郭榕的性格极其高傲,她甚至比普通贵族小姐还要更清高。

也正是因为郭榕心气高,《大宅门》里七爷白景琦原型四老爷乐镜宇爱上她以后,她死活“吊”着他,把胃口吊足以后,郭榕才一边收线一边慢腾腾地对如饥似渴的四老爷说:“娶我可以,我不做小妾,要做就做正房。”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2)

《大宅门》里李香秀与白景琦(郭榕与乐镜宇原型)

郭榕以一个丫头身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因为她早已对乐镜宇的性格了若指掌。果然,敢作敢当的乐镜宇真的娶了郭榕做了正室。

嫁给乐镜宇时,郭蓉年仅26岁,可此时乐镜宇却已经70了,所以,她自然没有子嗣。在大家族里,没有子嗣几乎等于没有财产继承权。为了不让家产落入旁人手里,郭蓉决定收养一个孩子。

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后来的郭宝昌被卖入乐家。

最初,郭宝昌被卖入乐家后,并没有被直接送到乐府,他起先被养在郭家。郭榕母亲死后,他才被接到乐家。

郭榕是个有魄力的女人,为了让郭宝昌安心待在她身边,她叮嘱所有人,让他们帮着骗郭宝昌,以让他以为:自己是养母郭榕所生。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3)

《大宅门》里的李天意(郭宝昌原型)

郭宝昌被带回乐家后,郭榕意识到:出身贫苦人家的郭宝昌要成为爷,得费一番功夫去培养。毕竟,他骨子里没有“爷”的气质。

而要在乐家这样的大家族里立足,没有“爷”的气质和魄力,是绝不可能的。

于是,郭宝昌14岁那年,郭榕就教他喝酒,16岁时,她便让他每天放学后抽“大中华”。无疑,郭榕的教养方式与普通人家是完全相反的。

郭宝昌在“泸州大曲”里泡着时,郭榕还反复地告诉他:你今后是要做大事的。郭榕无疑想用这种另类方式,快速将郭宝昌培养成大宅门里的“爷”。

郭宝昌果然没有让郭榕失望,他很快把乐四爷少年时的那套全学会了。他不仅经常和人打架斗殴,还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混出了一点名头。他还爱上了看戏,而且,他看戏还颇有点看门道的意思。

也因为郭宝昌的行为、个性太过于像乐四爷,四爷很是喜欢这个养子。

平日里,向来一个人在房间里吃饭的四爷还经常拉着郭宝昌一块唠嗑。也是在爷俩边吃边聊的过程中,郭宝昌知道了四爷少年、青年的故事。可以说,后来《大宅门》里前四十回的故事,几乎全是四爷和他的“聊天记录”。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4)

四爷乐镜宇(白景琦原型)

四爷和郭宝昌关系好,最高兴的自然是养母郭榕了。看着爷俩经常把酒言欢,她便知道:未来的乐家家产不会旁落他人之手了。

可要掌管乐家家产,光有恩宠可不够,还得有本事才行。在这点上,当时的郭宝昌显然不能服众。

就在郭榕寻思怎么培养郭宝昌的能力时,郭宝昌却琢磨起逃学的事了。

随着郭宝昌对唱戏的越来越着迷,他竟大胆地想出了“逃学看戏”的招儿。后来,敢想敢做的他便偷了母亲的印章盖了一大摞的空白纸张,每次,只要他戏瘾犯了,他就在空白纸上随便写个请假由头交给老师。

转眼一年过去了,长期逃学的郭宝昌的成绩出现了多门不及格的情况。郭榕竟被学校通知:因为赶不上学习进度,她的儿子必须被留级。

普通父母遇到这种境况,一定会着急上火甚至把孩子痛打一顿。可郭榕毕竟不是一般女人,这个深宅大院里从一个丫头爬到太太高位的女人,看到这情况想的竟是:教育儿子的好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乎,当郭宝昌以为自己要大难临头时,他却发现母亲竟在自己趴在桌子上痛哭时宽慰他道:“没关系,你年纪还小,多读一年就多读一年,我相信你!”

母亲的反应让郭宝昌瞬间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到这份上了,母亲竟还不责备他,反而安慰他。

从那以后,郭宝昌便开始奋发图强,他门门功课都是优异。因为学习刻苦,他的国学基础被打得很好,这也为他以后创作剧本等,提供了条件。

不得不说,郭榕对儿子的教育还是非常成功的。期间,母子俩的感情也是非常融洽。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5)

可好景不长,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成了横亘在母子间的一个鸿沟。

原来,看多了戏文且听了养父太多故事的他竟心血来潮开始以乐家为素材写作《大浪淘沙》(后被改名为《大宅门》)。平日里,只要得空,他便会趴在桌子上创作。

一日,郭宝昌回来时,竟发现母亲铁青着脸在自己屋子里等着他。原来,他出去那会,母亲竟发现了他的手稿。

当下,郭宝昌就意识到大事不好。毕竟,自己小说里写的全是乐家的事不说,小说里关于母亲的那部分,他也全部是照实写的。

“你自己动手把它烧了吧!”郭榕用不可违逆的语气对郭宝昌道,不管他怎么央求,郭榕也不依不饶,最终,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创作的《大浪淘沙》被烧毁。

这便是郭宝昌作品被养母烧毁的故事始末,郭宝昌作品被毁时,他正处于青春期,母亲的行为无疑深深伤害了他。因为不大懂母亲执意销毁他作品的缘由,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对母亲有很深的怨言。

后来的郭宝昌才知道:母亲之所以一定要烧毁这本小说,是因为他对儿子文章里描写的自己和四爷乐镜宇极其不满。

首先,郭榕不能接受儿子把自己丈夫乐镜宇写成一个残暴的流氓、“混混”,玩弄女性的恶棍,应该被打倒的资本家。

郭宝昌显然低估了母亲对养父的爱,他以为作为少女时代被卖到乐家的丫头,作为以妙龄嫁老汉的女子,她有足够的理由恨乐镜宇、恨乐家。

可惜,他的“以为”是错的。郭榕很爱丈夫乐镜宇,她甚至甘愿为他做任何事情。所以,她断不能允许儿子把他描述成“万恶资本家”。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6)

影视剧中的乐镜宇与郭宝昌(白景琦与李天意)

其次,她也不能接受儿子把自己早年被卖、抱狗的经历写出来,对她而言,那些都是“家丑”。所以,秉承“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郭榕,断不能接受儿子把这些事全部写出来。

这件事后不久,郭宝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和母亲的相处开始变得更加尴尬起来。郭宝昌心里始终带着怨恨。与此同时,郭榕也对儿子也很有芥蒂,他不能接受儿子在小说中对自己和丈夫的那般描述。在郭榕心里,他们都是对他有恩之人,他不应该如此对他们。

转眼到了1959年,郭宝昌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峰的力荐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后不久,他在恩师的鼓励下再次动笔写作《大浪淘沙》。

郭宝昌和田峰都觉得:这样的好题材,好故事应该被后世看到,毕竟,这是活生生的历史啊!可惜,小说写到三分之二时,他因“替资本家树碑立传”被打成反动学生,书稿也随即被销毁,郭宝昌还因此被发配至北京南口农场劳动改造。

相比这次书稿被毁,更让郭宝昌难受的是:母亲又知道他的秘密了。这一次,母亲彻底怒了,期间母子俩的关系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但郭榕对儿子虽然有怨言,却也十分担心他的安危,毕竟,从一个天之骄子突然成为“劳改人员”,这种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最难的时候,郭宝昌曾想过自杀,好在,他终究没死成。

郭宝昌是个倔脾气,历经如此多磨难后,他更加心心念念想着他的《大宅门》了,他憋着一口气,死活想要把它写完。那些与乐家大宅门有关的人物、故事不断浮现在他脑海里,他似乎已经到了“不写就浑身难受”的地步了。

到干校改造期间,吃了无数苦头的郭宝昌又开始创作《大宅门》。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7)

郭宝昌与白景琦扮演者陈宝国

也是在此间,郭宝昌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这封信被郭宝昌发现时,是他被寄到农场一个多月后。信封上写着“李保常收”,这个名字,正是自己被卖以前的名字,信的背面写着“若无人签收寄回莲花村”。

看到这行字后,郭宝昌心里“咯噔”一下,他发现信背面这个地址正是他三姨的地址。

此时的郭宝昌已经确定:这封信的收信人正是他自己,于是,他便拆开了这封莫名其妙的来信。打开信后,他才知道,这封信是自己的亲哥哥写来的寻亲信,在信里,他大哥写道:“我终于拿到了你的地址,如果真是你,你就回一封信。”

看到这里,郭宝昌的眼泪便落了下来,对于当时正遭受磨难的他而言,这封信无异于一个巨大安慰。他当即便写了一封回信,信上他说:

“你要找的人就是我,如果你有空,就来一趟吧!”

一个月后,郭宝昌的大哥如约来到了他所在的张家口干校,见着长相各种与自己有相似处的大哥后,郭宝昌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大哥告诉郭宝昌,他们的父母一直在卖儿卖女,连13岁的姐姐都被他们卖到了青楼。听到这些后,郭宝昌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大哥走后,郭宝昌心里一直想着大哥和自己的生母,他想看看他们,也想知道自己若未被卖,究竟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又一个月后,再也按捺不住的郭宝昌决定去真正的老家看望生母和大哥。于是,他费尽心机向管理干部请了假。临行前,他先回到北京家里看望了养母郭榕,他还将自己想去看生母的决定告诉了她。

郭榕听到后道:“她是你的生母,你理应回去看她。”郭宝昌听到这儿便以为:母亲理解自己的心情。实际上,郭榕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是理应去看她,但是感情上,你不应该去看她!”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8)

《大宅门》里的郭榕与郭宝昌(香秀与李天意)

可惜,当时的郭宝昌没能体会到母亲的言外之意,他甚至没有察觉母亲说那话时的神色异样。

郭宝昌去看生母的那几天,郭榕一个人每天闷在屋子里,她心里难过极了,她只有这一个儿子,她毕生的精力也都放在他身上,她将他视若己出,可他却还是惦记他的生母。

“生和没生,有没有血缘关系”,始终还是有区别的。

那些天,郭榕想到的全是过往那些不好的事,她怎么被卖,怎么在府里被责罚、辱骂,怎么因为郭宝昌叛逆而心力交瘁……

那些天里,郭榕每晚都是缩成一团睡的,只有这样,她才能勉强睡着。郭榕在心里认定:儿子已经背叛了他。

郭宝昌再回来时,他似乎没有感觉到异样。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刚走到院子里,他便听到母亲在屋子里大骂:“狼,养了一只狼,狼,喂不熟的狼!”

郭宝昌听到这儿只觉大脑一片空白,他这才明白:母亲不能接受他去看望生母,她对他有了恨。

一个人说话有多难听,他心里便有多苦、多痛!郭宝昌知道:自己伤害到母亲了。他想解释什么,可话到嘴边,他又不知如何开口。

其实,郭宝昌那趟去老家看生母,他和生母并没有多亲昵,他只是去看看他们而已。听到母亲的咒骂后,他想告诉母亲:自己和生母没有任何感情,他甚至很讨厌生母,他爱的是她,这个辛辛苦苦把他养育大的养母。

郭宝昌并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些话告诉养母。

他们母子间本就已经有了太多嫌隙,此前,他们就已经因为继承财产的事情起过争执。郭榕想让儿子继承产业,可郭宝昌却觉得那些财产是剥削来的,他不想继承。

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后,母子俩之间一直膈应着,这种感觉,让他们彼此都分外难受。可在这难受面前,他们又都无能为力。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9)

《大宅门》里郭榕与郭宝昌(香秀与李天意)

1973年,郭宝昌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可当时的他,却只能拍拍纪录片。越是不能拍电影,郭宝昌越发心心念念想着拍电影,期间,他萌生了把《大宅门》拍成影视剧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后,郭宝昌心里却更加觉得对不起母亲了。母亲想“家丑不外扬”,可自己终究会违背她的意愿。

1978年,郭宝昌年38岁。这年元旦,在广西的郭宝昌接到朋友的急电:“母病危,速归”!他当即借钱买了火车票一路北上。但在他回京途中,母亲便去世了,他终未来得及看母亲最后一眼。

也因此,他失去了最后一次和母亲沟通的机会。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10)

郭榕死时,在床榻给她送终的不是她唯一的儿子,而是郭宝昌的三姨。临终前,她对三姨说了他此生最后三个字:无牵挂。

当三姨把这三个字说给郭宝昌听时,他泣不成声,他知道:母亲走时心里有恨,她的“无牵挂”,是想气他。

老年时,在一次接受采访谈及这段过往时,他含泪道:

“她(母亲)知道这句话迟早会被我知道,她想气我,她恨我,但也正是从这句‘无牵挂’里,我听到了他对我的百般牵挂,她是爱我的!”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11)

郭宝昌

1994年年末,母亲去世16年后,郭宝昌推掉一切事务,开始潜心创作《大宅门》。2001年,历经近40年后创作完成的《大宅门》,被拍成了电视剧。

母亲死活不让他“外扬”的“家丑”,终于被无数人看到。就在首播那年,这部电视剧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2001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这一年,郭宝昌年已61岁。

《大宅门》的大获成功,却也让郭宝昌心里对母亲的愧疚与日俱增。后来,他专程来到母亲的坟头跪着忏悔道:“我对不起您,答应您的,我都没做到!”

70多岁那年,在一次采访中,谈及《大宅门》时,他沉默了半晌后道:

“大宅门开场有一个镜头,是一个人跪在大宅门前,那个人是我自己,是向母亲、家族忏悔的我!”

大宅门李香秀为啥没生孩子(大宅门里李香秀原型郭榕)(12)

郭宝昌说这话时,眼里闪着泪光,他抬着头努力想让眼泪流回肚子里,可那眼泪,终究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人说,若深爱,一定有愧!如此看,郭宝昌对养母郭榕,有的定是深爱。只是,人世间的事,从来没有两全。他对得起所有观众,却也注定会负了生母。这大概也是佛陀为何会问那句: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所有伟大的背后,都是牺牲。郭宝昌成就的伟大作品《大宅门》背后,终也是他的无数自我牺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