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

小编近日发了豫剧大师常香玉爱徒、旦角奇才索海燕豫剧《桃花庵》中上门楼的精彩唱段,有戏迷惊呼:常香玉大师的高徒索海燕大姐无人能及!是常派优秀人才!小编就带大家索海燕最近一次,也就是2017年端午节,带领她的河南省海燕豫剧团时隔八年再来郑州《976福塔有戏》演出的情形从演出谢幕后观众围在后台的依依不舍之情,“旦角奇才”索海燕和他的剧团所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郑州围观的戏迷忍不住赞叹,索海燕不仅嗓音甜润,唱腔优美,而且戏路宽广,吐字也特别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索海燕能唱好常、陈、崔、马、阎等流派的豫剧,更让许多戏迷朋友有点匪夷所思。三天的演出中,索海燕演唱了豫剧常派、崔派、马派的经典大戏和折子戏,让现场观众感动是,这位年过五旬的“旦角奇才”对各派的唱腔特点以及剧中人物的感情了然于胸,演绎得惟妙惟肖,而且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使之更具美感和活力。

观众期待旦角奇才再来郑州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1)

折子戏专场演出结束后,省会观众大呼过瘾之余又略带遗憾,在他们看来,没能现场看到索海燕演完五大流派的唱腔。对于郑州观众,索海燕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开始想着这次演出是在室外,天这么热怕效果不好,心里真没底。没想到咱们郑州的观众那么热情,也很懂戏,一天比一天人多,并且掌声不断鼓励演员。谢谢观众的热情鼓励,也感谢976福塔有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准备更好的节目来为省会戏迷朋友们汇报演出!”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2)

名扬中原大地的民营剧团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3)

河南省海燕豫剧团是一个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广大城乡的老牌民营剧团,成立十八年来在演出过的地方留下了很好的声誉,团长索海燕和她的剧团早已名扬中原大地。此次来郑州演出,演员们是在春季演出旺季刚结束返乡与家人团聚,就接到了郑州演出的通知再次集合排练。端午期间,郑州超过37度的高温天气,海燕豫剧团的演员们就在日头下化妆,有时候因出汗几次都化不上妆,尽管如此演员们没有任何怨言,个个都是尽最大努力接尽全力把戏演好,当听到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觉得这是最幸福的事情,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4)

民营团造就“旦角奇才”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5)

端午三天的演出现场,懂戏的观众一次次赞叹:索海燕的唱腔汇聚了豫剧各流派的精华,使人听后感到,豫剧竟然这样美。是的,这就是我们豫剧传承、创新和发展的精髓所在,也是传统艺术不断焕发青春魅力的规律使然。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6)

台下的索海燕,衣着简朴,素面朝天,少言寡语,低调处事,人们很难看出她是一位浑身是戏的豫剧演员。她能演豫剧旦角中五大流的戏,能主演二十多出大戏,这不仅是天赋,这种才能是天长日久用刻苦的学习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索海燕说:“戏路广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老百姓喜欢看啥戏,咱就得演啥戏,观众点的戏我不能不演,演就要演好,有压力才能有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逼上梁山’。”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7)

在索海燕看来,一专多能固然很好,但不能样样通,都不精,她还是要以常派戏为主,广收博采,兼容并包,尽可能吸取各家之长,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向主攻目标攀登。

基层传承“戏比天大”精神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8)

1998年6月6日,75岁的常香玉在收索海燕为徒的仪式语重心长地说:“我所以收索海燕为徒,因为她是一个品德良好、艺术素质优秀的青年演员。我愿意把我会的东西传授给她。海燕要记住‘戏比天大’这句话。作为农民,要把地种好,作为工人,要把工做好,我们作为演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条件,都要把戏演好,要用我们的表演艺术回报人民,要对得起养活我们的衣食父母……”

豫剧六大名旦之首常香玉(基层传承常香玉)(9)

事实上,索海燕带着她的剧团一直践行着恩师的“戏比天大”精神。在基层多年的演出中,索海燕体会到老百姓特别喜欢戏,但有的大剧团要价太高,老百姓请不起。索海燕的丈夫、河南省海燕豫剧团外交事务团长冯顺英说:“我们要价相对较低,演起戏来不惜力,所以很受欢迎。”

一次,海燕豫剧团到一个贫困县演出,邻县一个村的几名村干部找到他们,想请海燕豫剧团去他们村演戏,他们问索海燕:“我们出钱困难,每家给你们兑个三五斤粮食行不行?”又说:“我们村里人,十几年都没有看过戏了!”

此情此景,让索海燕和冯顺英深为感动,立即表态说:“去,一定去。”当时由于天冷,演员们感冒的感冒,打针的打针,即使这样,当晚演出结束,剧团连夜开车赶了过去。村民以巨大的热情欢迎海燕豫剧团的到来,演出那几天,观众人山人海,离这个村庄十几里以外的乡亲们也来了,把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村民们拿着山货、柿饼、南瓜、白菜往剧团住地送,堆成了一座小山。这种真诚、这种热情,是纯金钱交易中难以看到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