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心得体会(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主讲人:王财贵

文字录入:智楷

通过听觉神经接受信息刺激

在这个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得想一想,或许我们的能力有限,不能做尽一切,但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想得到的、知道的做起。没想到的先不要做,不知道的先不要做。其实人生也只能如此,不然,又要怎样?人只要把他做想得到的知道的,尽力去做,就可以了,做人真是很简单的。即使孔子圣人,也只能做他能做的事,教他能教的人,他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吗?不能!不能教的人他能教吗?不能!那我们做人也是这样,你教育也是这样,你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你就只能感慨。不过,生而为人,非常幸运,因为我们几乎可以发现,你只要做你能够做的,老天都把你不能做的,也都替你做好了!(鼓掌)只怕你自己能做的你都不愿意做,到头来,不仅是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其它的事老天也不帮忙,到最后,只落得手忙脚乱,活该!手忙脚乱有没有效果呢?如果已经救不回了,更是活该!所以千万要把人性,做一个全程的澈底的了解。脑神经怎么发展,是经由讯息的刺激,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界的了解,往往出于直觉和经验的累积,中国人或许也知道讯息剌激的作用,但是西方人用很确实的科学手段研究出来,所以更为可信。讯息刺激,来自哪里?来自感官──感受的官能──,而人类只有五种感受的管能──眼耳鼻舌身。假如别的类,或许多一点,或许少一点,譬如天使,可能有六种感官,人类第六感并不发达,乃至于我们会自动关闭,所以我们基本上只有五种感官,五种感官已经了不起了,好好利用就用不完哪!五种感官里面,胎儿大概只有一个管道起作用──耳朵。正好符合了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家虽然没有证明胎儿只能听到声音,但他们发现胎儿的听觉神经首先发展,所以我们推测,是受了听觉的影响,我们推测胎儿可以听到世界的声音!光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给予恰当的教育了。此外,依照中国人的教育理念,首要的问题不是脑神经的发展,因为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质量,不是头脑聪明不聪明,而是性情纯正不纯正,智慧高超不高超。所以,如果讯息刺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我们为什么不做?如果信息刺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性情和智慧,我们为什么不做?

读经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心得体会(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1)

实施「读经胎教」,为孩子造大福

 时机把握了,教材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要看教法,怎么教?其实,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很简单的,只不过是「顺乎自然,合乎人性」八个字。什么意思?他现在是以听觉来吸收,你就用声音,透过他的听觉给他吸收就好了嘛。能听就给他听,不是很自然而省事吗?要给他听,我们先要衡量耳朵的能力有多少,尽情地让他听,才不致浪费他的生命,才能够把他的生命完整地开发出来。耳朵的听觉能力有多少呢?耳朵的能力是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度开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在三百六十度的范围之内,尽量让他听到人间最高明的声音,我称为「读经胎教」。做读经胎教出生的孩子,我们称为「读经宝宝」。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刚才曾经表示,人生有某些基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顺带一句话,人类的一些重要的基础能力,是在人生最早期的时候就应该奠定的。再加一句,最早期的教育,效果是百分之百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几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一辈子受教育,或说父母亲给孩子教育,其实只要十个月就够了!一个孩子能够在胎儿时期,接受十个月的良好的教育,这辈子他就顺理成章一路顺风,步上人生康庄大道了,这辈子就不必再教他了,教育是何等简单而自在!(鼓掌)不过说到这里,我要稍为谦虚一下,这里应该加一句:「信不信,由你!」(鼓掌)再加一句话:「希望你信。」(笑,鼓掌)再加一句话:(先生笑)「总之你信不会吃亏,不信可能会吃亏。」(鼓掌)我们应该用一个比喻,依照人类学,再往上一层生物学的研究,地球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开始发展的,一直发展发展,发展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地球生物的最高级的发展叫做人类,从单细胞一直发展,经过了很多层次的变化:单细胞,草履虫,然后呢,再来软件动物,再来鱼类,两栖类,然后爬虫类,然后再来是脊椎类、哺乳类的禽兽,再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到人类。这样从单细胞一直发展到人类,要几亿年甚至甚至几十亿年的工夫。而我们的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面,从单细胞开始发展,发展到人类,生下来,多久?十个月!所以十个月,等于地球几十亿年的发展的历程,所以胎儿也好像经过单细胞,软件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禽类、兽类的发展,一直到生出来是一个人,所以如果在十个月中做教育,几乎等于是几十亿年的教育。什么叫几十亿年,就好像宗教家所说的前辈子的前前前……前辈子,人有几个前辈子?不管以前有多少辈子,都可以在这一辈子的胎儿时期,完全扫净以前的罪过,以前的业障,重新生成一个最光明、伟大的孩子!(鼓掌)什么叫因果?什么叫前世今生?在这里,你就可以转变因果!在这里你就可以替你的孩子造福!造大福!造天地之福!这个孩子生到你家,就是一个有大福气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福气是父母给的!我们要赞叹这样的父母!假如你没有抓住机会,如此对他,你要终生遗憾,而且,你要背负永恒的罪过!

把握听觉教育,十个月就把一个孩子教成天才

 各位!当然这也是属于「信不信由你」的事,但是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犹其我们推广读经已经十几年了,我们一直建议家里有人怀孕,要给她这一种经典的教育。经典教育是这么样的容易,尤其在现代更是容易。在古代,要听到好听的音乐是不容易的。譬如说白居易,好不好他也是一个官员嘛,当他被贬官到乡下的时候,他也难得听到一首好音乐啊,他听到的是山歌村笛,「岂无山歌与村笛」,是「呕哑嘲哳难为听」啊,听起来就难过啊,所以「今夜闻君琵琶语」,才「如听仙乐耳暂明」啊,他要听到一首琵琶曲,都这么难得。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听到全世界最好的交响乐团演奏,全世界最好的古琴家演奏,是这么简单啊。所以科技发达对我们人性的开展是有莫大的帮助的,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时代的方便,所以,要让孩子接触这么良好的教育内容,非常简单,只让他听。怎么听?如果父母说,我要去学演奏,才能有音乐给他听,我看算了吧(笑);如果父母说我要亲自读论语给他听,那固然不错,但是他的耳朵二十四小时都可以听,你能读二十四小时吗?所以我们利用现代的设备──CD机。准备两架CD机,也可以准备三架,因为一架播古典音乐,一架播中文经典,一架可以播你所喜欢的外文的经典,比如放英文,或者德文,或者法文,你希望你的孩子除了生长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之外,你还希望你的孩子,从前前前……辈子带来英文的能力,你就给他听十个月的英文,他出生以后,你会觉得他上一辈子好像是个美国人。(鼓掌)三架CD不要放在一个地方,放在一个地方,有人到你的家里,会以为你是在卖CD机的,(笑)因为耳朵有三百六十度的功能,所以放在不同的地方。会不会干扰?假如大人在思考,在写文章,你可以把语言关掉,假如你还嫌音乐太吵,也可以把音乐关掉,这是为了大人着想。我们的孩子是不会受干扰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大人是以注意力来学习,而幼小的孩子,他没有注意力,他没有注意力不是他比你差,是他不需要用注意力来学习,等到你需要用注意力来学习了,你已经快完蛋了。(鼓掌)什么叫注意?「注」,就像水壶把水倒到茶杯,像瀑布的水从上面冲下来,这叫注。所以,「注」是整个水流汇归贯入的意思。「意」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说:「注意了!」,就是请你把你的精神意识集中在这里,叫做「注意」。我们中人必须「注意」才可以学习,你能注意到多少东西呢?当然是注意在一点上,所以你在注意的时候,整个世界对你来说只剩下一个点,其它通通在你的生命之外,你不就完了嘛?而我们的孩子,越小的孩子,越不需要注意,他也不必张眼睛不必提耳朵,什么都不要管,他就在这个地方,四面八方所有的信息都进入他的生命当中,而且进到他生命的深处深处深处深处……越早期进入得越深,越深就等于地基打得越深,成为一辈子的基础;你越长大你就越浅越浅越浅……浅到这里(手势,以手掌架在脖子上),你都快噎死了,这个时候你才来注意,会有什么前途?所以,各位!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轻视你的孩子了!不要再轻视我们的婴儿,不要轻视我们的胎儿,一直认为「他懂得什么?我懂得比他多!」我告诉你,你这样子比较啊,真是愚不可及!人生不只是注意,人生不只是了解,人生还有很重要的能力,人生在理解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学习,这些重要的学习,往往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要完成。因为你的生命之门会关闭的,我们如果只注意培养浮在人生表层的一点点的「意识」,那下意识、潜意识,佛家所谓的阿赖耶识,什么时候接触到呢?什么时候可以在那一点上转化人生呢?我们如果都在头壳皮上转转转…………这里(手势,在在胸腹前划个圈子)都不动,你的生命又能够有什么长进呢?所以各位,人生重要的教育,老早就要教完了,十个月就要把一个孩子教成天才了。因为胎儿正是人类一生的天才时期,天才的时期,用天才的声音,就刚好配合他生命的成长的阶段。现在,一般人不了解,没有给他经典的教育,他并不就没有学习,因为世界上任何的声音都对他有影响,只是,你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假如你住在山野中,山野有自然的声音,那还不错;但是,只有自然的朴素,没有人文的丰富,是很可惜的。更不堪的是,不只没有自然的环境,你我所在的环境,到处都是些无聊、污染的声音,尤其深圳离香港又最近,那个「乒」啊 、「膨」啊的流行音乐,那些靡靡之音啊,在你不自觉的时候,一直在干扰你的孩子,这个孩子还没到世界上,就已经被我们这个不良的世界严重污染了!而且污染到那么深的地方,他一辈子都洗涮不掉。凡是所做,必留下痕迹,在那么早期所做的,他留下痕迹不是一层灰啊,乃是刻骨铭心,拂都拂不去!影响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下辈子去。所以各位,一定要懂得人性,做得好,一切都好;做不好,你和他就终身受苦!所以一定要给孩子福气,一定要懂得人性。

(二)零岁到三岁

读经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心得体会(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2)

可爱的读经宝宝

 假如一个孩子出生了,零岁到三岁,也是重要时机,所以继续地给他听,二十四小时不断,因为你睡觉,他不睡觉。我们推广了这么久已经有那么多读经宝宝,从来没有一个是发疯的,他们都聪明可爱。所以各位,你不要烦恼了。如果在理论上不敢相信,已经有成千上百的人做了白老鼠了。所以请各位一定要多多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大家现在看不起读经,因为读经在中国不是主流,在外国呢更是闻所未闻,现代人就是势利眼,以多取胜。我们已经有那么多的数据,几千页的数据,都在网络上,没有人要去看,没有人去问一问,到底那个孩子在哪里,实地去看一看。譬如深圳有没有读经宝宝呢?当然有!已经是几十、上百个这种孩子了,可能在离你家不远就有这种孩子,为什么不去看一看呢?而凡是做读经教育的家长,一定乐于分享,知无不言,所以你以后要去拜访读经宝宝的家庭,要预备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对方会讲得眉飞色舞,不让你走。(笑,鼓掌)因为他的孩子实在太可爱了!太令家长喜悦了!因为这个孩子,让全家都觉得此生幸福无限!读经宝宝出生时特殊的表现,不仅是家长觉察得到,医院里面接生的医生跟护士,都会来问,这个孩子怎么跟人家不一样?你到底施了什么法?那有什么法?就是读经法!(鼓掌)最近我听说有一个待产的母亲,从一怀孕,家里经典声音不断,日夜都洋溢着天才的声音,中国的、西方的,无所谓,论语、老子,轮流放。在怀孕期间,连家长都觉得很舒服很受教。后来要生产了,就跟医生说:「我希望这个孩子,在经典声音中出生。」(笑)这个医生居然接受,告诉护士:「在我接生的时候,大家不可以说话。」旁边摆一架CD,放着《论语》,子曰,子曰,子曰的,这个孩子就在论语的声音中出生。(鼓掌)在医院里面,一个礼拜,不曾哭过一声。大家会想,怎么孩子这么笨,笨到不会哭?不是!是聪明到不需要哭。(笑,鼓掌)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据说一个婴儿出生后,要几天,或者二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他的手才够放到嘴巴咬,去吸手指,而这个孩子出生那一天,护士把他抱到婴儿房,他就开始在吸手指了。长的是相貌堂堂,人见人爱。我最近五、六天就住在她家,这一个刚出生三个多月的孩子,我几乎没有听到他哭过,不知道这孩子哭起来是什么样子。其实,这个孩子并不特殊,只是因为大部分的孩子,本来都是从天上而来的天才,但他们在一般家庭的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被我们人间的那些不良的声音,一直污染、污染、污染……污染了几十亿年,弄得他心灵是常爆躁、非常难过,他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是很失望的,所以常常要发泄情绪,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般的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内,都是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因果报应啊!(鼓掌)

继续做听觉的教育

 虽然这样说,出生以后,难道不能做教育了吗?可以的,因为耳朵还在听,听觉神经还继续发展,所以有胎教的可以继续做,来不及胎教的,可以补做。基本上人类耳朵发展到三岁,就已经定型了,所以要让一个孩子有绝对音感,一定要在三岁之前完成音感的教育。什么叫绝对音感?就是对音感很敏锐,首先的能力是对音高的振动频率很敏感,一有差别,马上听出来;第二种能力是声音的混合。几种声音,几十种声音,甚至一百种声音一起发作,他历历分明,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就不能够做指挥家,所以指挥家世界难得啊,因为他的耳朵特别敏锐。这种能力,三岁就要培养完成。日本有一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他很注意人类的声音,有一天发现有一些伯伯婶婶唱卡拉OK,唱得五音不全,那些人却唱得特别大声。他就想,这些人难道不害羞吗?但他深入考察的结果,发现,这些人不是他嘴巴唱得不标准,是他的耳朵听进来就已经不标准了,所以他自以为唱得跟刘德华一样。(笑)这些人的听觉神经发展不健全,他们对于音乐啊──一辈子没救了。首先,他已经不能够欣赏什么叫做优美的声音,什么叫和谐的演奏了,这一辈子不可能有这种感受了。你看,一个人本来在这世界上,是可以听到优美和谐的声音的,结果呢?因为他的听觉神经发展不健全,所以这一辈子丧失了这种福气。还有他的任何歌唱的表现,通通让人觉得难过,他更把难过传染给别人。你为什么要让你的孩子变成这种人,我问你?那么为什么变成这种人呢?铃木镇一先生去深入追查。他发现,原来这些人在三岁之前,都听老祖母唱不标准的儿歌长大,这个老祖母哼啊哼啊,今天哼的跟昨天不一样,明天又不一样,糟糕了,耳朵到底听哪一个,他的听觉神经受到重大的干扰,所以神经错乱,长大以后就只好这样过一辈子了。(笑)而且三岁之后,就已经不能改变了。各位,你不是要谨慎一点吗?你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不很标准的演奏,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不很和谐的旋律,为什么让孩子听那些非常下流的歌词?何必呢?真的是何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