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课题精讲(师说学习指导高一必修三)

《 师说 》学习指导(高一必修三)

——by.董泽华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课题精讲(师说学习指导高一必修三)(1)

一、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师说》原是赠给青年学子李蟠的,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3)韩愈在长安任四门博士时,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提出从师学道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不耻相师”的好学求道精神。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

这些观点对后世有广泛影响。收入《昌黎先生集》。 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县)人。因祖居昌黎,故又称昌黎先生。

二、重点字词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课题精讲(师说学习指导高一必修三)(2)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③今之众人 古:普通人 今:表示大众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⑦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三、 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道

1、有碑仆道(名词,道路)2.吾师道也(名词,道理)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4、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5、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6、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①惑而不从师(名作动,有疑难问题) ②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作动,学习) ③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 在……之下,低于) ⑤君子不齿(名作动,挂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⑥则群聚而笑之(名作状,成群地)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作名, 圣人、愚人) ⑧小学而大遗(形作名, 小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 / 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 则耻师焉( 形容词意动 ,以……为耻  认为……可耻)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句式)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式判断句)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非……者也”:“者也”连用式否定判断句)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者”式)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3.倒装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 ③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④学于余。(状语后置)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状语后置 庸……乎: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意即:“难道……吗”或者“怎么……呢”)⑥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 ⑦不拘于时。(状语后置)

4.省略句: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于谄媚。

六、文言知识梳理: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①通假字:在写这个句子时我们应注意哪个字? “受”通“授”传授 本课还有其它的通假字,举例说明。如:“句读知不知,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②古今异义 学者:求学的人———〉吾从而师之 (跟随而且)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学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③“所以”用法: 表原因 …原因 举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凭借 用来…的/…的凭借 举例: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梳理第一段中其它的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一段整理上述知识。

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这一句中重点需要掌握“其”的意义和用法,这两个“其”都是代词。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同用法。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反问) “其”做语气词时还可以表示哪些语气? 表婉商 吾其还也 表祈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归结“其”的用法】 其①代词②语气副词③连词④形容词词头 在刚才复习“其”的用法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在这里“乃”是“竟然”的意思,这个虚词用法非常重要,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你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表判断,是) 度王至军中,公乃入 (副词,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却,竟然)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只,仅仅) 总结:乃 ①表判断,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③副词,才;却,竟然;只,仅仅 ④语气词 ⑤乃尔 梳理第二段中其它的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二段整理上述知识。

⑶自由读文本三、四自然段,梳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⑷在刚才默写的四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的文言实词“道”,它是高考考纲要求我们掌握的120个实词之一,它有很多义项,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有碑仆道 (道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主张,思想)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规律,法则)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方法,措施)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风尚)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谈论)

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两生板演)

①特殊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B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②词类活用 A 意动用法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苌弘 B 名词用作动词 a 吾师道也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三、结构与主题

结构层次:

第1段: 此文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4段: 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这一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近。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主题思想:

《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

一、老师的职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二、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三、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四、艺术手法

韩愈的《师说》是韩愈散文中的名篇,也是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可谓是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而本文的论证也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一、破立结合提观点。

文章一开始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者的目的是要以“古之学者”作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暗示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就是因为他们从师。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题。谈古的目的在于论今,作者肯定古之学者,实则借古非今,暗指当代的学者不从师。 接着从正面立论,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论教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接着从第三个职能“解惑”顺势提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反面驳斥不从师者的做法,指出不从师的害处,从而明确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既然从师如此重要,那么择师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接着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除于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这一段层层衔接,破立结合,提出“学者必有师”中心论点,可谓一气贯通,毫无冗余累赘之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对比论证析“症结”

对比论证就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从而使结论彰显出来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论证。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和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 本文的第二段就恰当地运用了三组对比论证。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多却“从师而问”,“今之众人”与圣人相差很远却“耻学于师”,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要不要从师学习,结论不言自明。再以“爱其子”与“于其身”作对比,一方面“为子择师”,一方面却又“耻师”,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作对比: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揭示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这三组对比,深刻剖析了“不从师”的症结所在,矛头直指社会上“耻学于师”的现实风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而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三、举例引用明意义。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它是指用真实、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事例给人的说服力往往比简单的说理更让人信服,因而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第三段以孔子为例。孔子作为圣人,特别是读书推崇的圣人,尚且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学习,那么作为在各方面还比不上孔子的士大夫之族就更应该从师学习了,道理不言自明。文章精心选用孔子的事例,可谓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阐明了从师的意义,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同时又与第二段的“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引用论证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引用名人名言说理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在引用了孔子的事例之后,自然引出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从而证明“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和论述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而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又照应了第一段,可谓是前后照应,严丝合缝。

四、赞扬李蟠倡从师

文章最后一段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作者写作本文来鼓励李蟠。虽然这一段是附记性质,但却能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蟠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倡导了从师。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呼应对中心论点。

五、重难点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课题精讲(师说学习指导高一必修三)(3)

七、链接高考

【版权申明】头条原创首发,未经本人同意,用于商业用途的转载,复制,粘贴,都属于侵权行为。欢迎关注本头条号,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