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需要学习什么(关于讲解员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由于职业特殊性,本文不出现具体人物信息和图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讲解员需要学习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讲解员需要学习什么
(由于职业特殊性,本文不出现具体人物信息和图片)
讲解员这个职业在很多年前其实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甚至会被很多人当成导游,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博物馆纪念馆里的讲解科也完成了向社教科或宣教科的转变,讲解员的岗位职责也越来越重要。
大部分人对他们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穿着标准的制服,每天如一日地进行重复的讲解工作,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了,其实这个职业远比大家想象的精彩,当然也比大家想象中辛苦。
每个讲解员能够顺利上岗,必定是已经对一套讲解流程轻车熟路,这个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像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红色场馆的游客接待量远超过往日,人最多的时候,讲解员一天要讲四五场,而且场馆都比较大,一天下来走上个两三万步都是常事,脚底和嗓子都要冒烟。
当然这也只是他们的基础工作,那么还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工作内容呢?
首先讲解员所在的部门叫做社教科或宣教科,所以讲解只是一种形式,他们更重要的职责是教育,通过自身的表达与素养,宣传自己所在的场馆和场馆的内涵。
当他们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喝喝茶聊聊天,等着有人需要讲解了出去接待一下,他们会根据工作要求策划活动、研发课程、组织社教活动、参加各种比赛以及不断地培训学习去提升自己。遇到疫情,可能还要做值班保安,遇到洪水,需要去抢救文物,我有个讲解员朋友就曾兼带做过保洁、文创产品销售、前台……
现在许多场馆都引入了电子讲解器,很多人会觉得比较方便,而且和人工讲的内容差不多,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大部分观众也都是以听为主。但是像我所在的文博圈之类圈子里的朋友都会更倾向于请讲解员进行交流。
我之前去河南博物院参观的时候,有幸与一位讲解员姐姐结识,当你也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也不仅仅只是在背讲解词,还可以讲出许多讲解词里面没有的内容,同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会更加高涨。
除了场馆里的正式讲解员,还有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志愿者讲解员,同时这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群体。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纯义务劳动,因为一份特殊的情怀汇聚到了一起。他们当中有些是大学生,有些是退休职工,还有一些可能是隐藏的大咖,比如博物院科普学者想公子就曾在安徽博物院做过志愿者。
在中国四大纪念馆的国旗教育展示厅里,有许多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普遍属于中老年群体,但是听他们讲起国旗的诞生、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都是充满了无限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我也曾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里遇到过一位阿姨,是个地道的老南京人。当我在看展览的时候,她会很自然地跟我交谈起来,给我介绍南京的建筑、南京的风俗、南京的饮食、南京的名人,向外地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是一件令他们觉得骄傲的事情。
在展馆的墙上挂了朱自清的一句话:“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我在这句话前驻足许久,阿姨问我:“你喜欢这句话吗?我也很喜欢,这句话很能代表我们对南京的感受。”据了解,她每周会来馆里两三次,像她一样的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
我的一位在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讲解员的朋友说他选择做这件事就两个目的:学习和分享。
通过讲解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再通过和形形色色人物的交流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再将这些内容传递给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将博物馆的内容向大众进行普及。这几乎可以代表所有志愿者的想法了。
我接触到的讲解员大部分都是形象气质俱佳,举止得体声音甜美,她们也会站在许多大型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所在的单位,但其中也有少部分男性讲解员,他们是为什么选择了这份工作,又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像纪念馆一类的正式讲解员普遍以女性为主,但是博物馆的那些大咖级讲解员还是以男性居多的。对于女性来说这份工作足够稳定和体面,男同胞们更多是出于对文史、军事、艺术的热爱,他们会深度研究某一领域,并形成特定的圈子去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和控场能力,男性也会优于女性。
现在也有许多场馆会组织小小讲解员的活动,我是挺建议让孩子多参加这样的社会活动的,既能学习到知识,又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且当孩子去讲解的时候,更能吸引到同年龄段的孩子去听。
既然去到博物馆和纪念馆了,最好还是能听一下讲解,这个收获是远超过自己所能看见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