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经典的小品(香港喜剧人冲刺小品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加长版作品)
陈可辛是香港导演“北上”之后内地化功夫最好的,他完全理解内地观众对于商业电影的心理需求,即便是喜剧类也能做得相当不错,比如2017年夏天上映的那部《喜欢你》,情节简单甚至有点烂俗,但仍然能做出心意,体现出导演水平。
在这方面,做了监制的陈可辛没能帮到初次执导电影作品的吴君如。
《妖铃铃》的最大问题不是没逻辑和瞎胡闹,而是“一鱼两吃”,普通话版本和粤语版本完全是两个感觉,台词也有出入。损失更多的其实是内地观众。
电影的整体风格和文化背景都是典型港式的,从捉鬼天师、城寨住客,到僵尸丧尸,都带有那种典型的香港嬉闹剧之感。讲述的也是一个相当地道的香港故事:
地产商为了经济利益使劲手段驱赶城寨住客,倔强又顽强的住客心灵抗造耐磨,几番斗法未遂,最后开始装神弄鬼,众人一番折腾,闹出百般笑话。吴君如饰演的女主角铃姐身份几次翻转推动剧情前进,中间穿插一段惊悚的丧尸片片段,最后事件得到圆满解决,恶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好人也有了不错的归宿,融入社会。
电影内核完全可以用港剧两大核心金句归纳总结:一句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另一句是“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人物底子里是那种香港小市民,平时斗来斗去,时而倔强时而油滑,但江湖道义和做人的原则还是有一点的,同病相怜时就能同仇敌忾。
如果《妖铃铃》只是一部单纯的港片,或许观众会更容易原谅它的胡作非为,但它不是。为了迎合内地市场的需求,它采用了大量内地演员,粤语版本反而是配音的结果。粤语配音版的优点在于文化统一性,缺点在于配音折损了演员的表演。
整部电影中饰演反派徐大富的沈腾,和饰演徐大富私生子徐天宇的岳云鹏表现突出。微微发福的沈腾在灯光和造型的合力作用下看上去像刘松仁,粤语配音对这个主要反派人物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对岳云鹏角色的影响比较大。
岳云鹏出场和故事进入尾声的两场戏都非常出彩,这两场戏基于岳云鹏相声的表演风格,许多“梗”都是向相声表演借的,对于熟悉岳云鹏的内地观众而言,这些“梗”或许有点老,但喜剧效果还是有的。在粤语配音版中,岳云鹏的表演完全被配音压制,表演被异化了。
《妖铃铃》植根香港文化,塑造了一群对于内地观众而言非典型的钉子户,一个红了但没什么钱的视频主播(焦俊艳饰),一对不靠谱的民间发明家夫妇金三(潘斌龙饰)和李菊花(Papi酱饰),一个丧偶的江湖郎中王保健(张译饰)和他的儿子鸡丁(李亦航饰),一个谢顶的古惑仔阿仁(方中信饰)和被遗忘的卧底警察阿明(吴镇宇饰)。
这些人卖惨根本无法拉近与电影院里观众的距离,他们不是内地观众熟悉的弱势群体,这些身份对解决电影中的核心问题也没什么帮助。
除了回避敏感问题,《妖铃铃》也不能搞出超自然的东西,比如中途出现的丧尸。
如果这部开场之后胡闹了四十分钟的电影中途转型为一部惊悚题材的丧尸电影,或许它的评分要比现在乐观得多。
《妖铃铃》对丧尸部分的情节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钉子户一路尖叫一路跑的聒噪编排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但是剧情很快又发生了反转,后面主角良心发现,以行动感化众人重新团结起来的剧情,合理性和说服力还不如开场人吓人的场景,最后草草收尾,强行安排大团圆结局才是整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嬉闹剧式的电影《妖铃铃》太乱了,以港味做底、用内地演员吸引票房本想要一石二鸟,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剧中大量东北口音的出现,配合剧情编排的随意性,歌舞片、惊悚片、港产僵尸片、港式喜剧、新式相声、低水平小品等元素的混用,让整部电影看上去不像是和喜剧类话剧品牌合作的产物,反而像是香港喜剧人冲刺小品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加长版作品。换一个舞台、换一种呈现方式,同样的表演和剧本或许可以收到更好的观众反应,但在电影院里不行,《妖铃铃》面对的不是小品电视综艺的观众,因而作为一部电影,它实在是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