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将)

  明初以来一直存在着倭寇之患。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戚继光,出生于嘉靖八年(1528)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人。他用十多年的时间扫平了为祸几十年的沿海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后又带兵镇守北方,抗击当时的蒙古部族的内犯,保障了明朝北部疆域的安全。凭借累累战功,官至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但是最后的结局却在贫困交际之间病逝于万历十五年(1588)。

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将)(1)

  戚继光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智谋。他五岁时跟着自己的四叔上街看花灯,有人看小戚继光带着一顶有大宝石的帽子,长得十分好看,便生了歹意,用计将戚继光骗到自己背上,准备抢了小戚继光的帽子,再把他卖掉。小戚继光很聪明,不一会就发现自己被骗了,但也没有慌乱地哭闹,而是将自己的宝贝帽子取下藏在袖子里,又在歹人的背上装睡等待机会,降低歹人的防备之心。

  终于,在歹人转进一个小巷子的时候,突然迎面走来了一顶华丽的轿子,擦肩而过的瞬间,小戚继光突然大喊:“四叔,救我!”歹人吓得扔下小戚继光就跑,华丽的轿子里面坐的自然不是他的四叔,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太太,问清情况后,便将小戚继光交给了巡街的官员,官员问:“你可还记得拐你的人长什么样子?”小戚继光说:“我坐在他肩上,没看清他什么样子。”官员这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可笑,居然问一个五岁的孩子,可是小戚继光又答道:“不过我在他身上留了记号。”原来他将帽子上一枚辟邪金针悄悄别在了歹人的衣领上,于是官员凭借这条线索顺势也将歹人缉拿归案。小小年纪已有如此冷静机智的心智,也就不难成就后来的一番伟业了。

  戚继光的先祖戚祥是跟随朱元璋多年的亲兵,在洪武十四年(1381),随大将蓝玉远征云南时不幸阵亡,但也为后辈换来了能够世袭的武职,明威将军。于是,身为后辈的戚继光也跟随祖制从小习武,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继承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由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继承祖业后的戚继光此时并非风光无限,而是一片狼藉。初出茅庐的他,官场上不过一届新人,平平无奇,又无伯乐。雪上加霜的是刚从京城回来,父亲就因病去世,家中仅剩一间祖屋和年仅十岁的弟弟戚继美。

  也就是这时,他的夫人走进了他的生命,历史上并未留下他夫人的名字,称为王夫人,是万户南溪王栋的女儿,万户是军中的高级将领,可谓出生高门。他们的姻缘是戚继光父母在戚继光十三岁时定下的,那是的他们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但此时的戚府却是萧瑟破败,或许换作常人,早已毁约另嫁,可是王夫人不是一般人,她没有嫌贫爱富,而是雪中送炭,毅然决然地嫁进了戚府,或许王夫人就是戚继光的福星,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些起色。

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将)(2)

  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杀寇之志,戚继光在不久之后也遇到了他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贵人,内阁首辅张居正。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被推荐任进署都指挥佥事,让他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上任两年后又被推荐调往浙江都司佥事任参将。由此他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而王夫人也默默无闻地选择了跟随左右。

  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有倭寇进犯浙中门户龙山所,戚继光英勇无畏,带兵直取三个倭寇头目的首级,倭寇们见此仓皇逃跑。而后又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经历了岑港之战,经此役戚继光深感“旧军”战斗能力低下,管理腐败,于是多次上书请求整顿军制,终于在嘉靖三十八年(1599)被朝廷批准重新招募一支三千人的抗倭军队,这也是闻名天下的“戚家军”之始。

  戚继光又根据南方特有的地理特点多沼泽的情况和倭寇惯用重箭、长枪的作战特点,制定了特殊的阵法鸳鸯阵,它攻守兼备,极大的提高了作战实力,又为部队配备了先进的火器和兵械增加其攻击力。并且他尤其重视水军发展,亲自督造了44艘战舰以此备用。

  很快戚家军也得到了实战阶段,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进犯桃渚等地,戚继光率军出击,在龙山大破倭寇,还一路追杀到雁门岭,倭寇赶紧逃走,途中又发现台州空虚,想要乘其不备突然袭击,戚继光又一马当先,杀入敌军,取首领首级,群龙无首之际不少倭寇坠入瓜陵江淹死,史称台州大捷。与此同时大本营新河陷入危机,倭寇听闻戚家军的主力随戚继光出征,大本营空虚,便想要反手突袭,城中人人自危,但是城中的王夫人临危不惧,动员城中妇女穿上了“戚家军”的军服,大大方方地站在了城墙之上,城外倭寇一看城墙上密密麻麻的“戚家军”,以为主力还在城中,吓得扭头就跑,王夫人这出空城计不可谓不妙,不愧有“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的赞誉。

  此后的戚继光的人生是顺风顺水,台州大捷连升三级,嘉靖四十一年(1562)福建之战,戚继光几乎杀光了闽广一带的倭寇。此后又有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兴化之战和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仙游之战,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代四十余年的抗倭战争终于结束,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戚继光也由此名垂千古。

  政治生涯顺风顺水,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是戚继光却渐渐不如意一件事,那就是王夫人没能给自己留后,王夫人虽几次生育,但都因各种原因不幸夭折。在明朝受礼教影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一代英雄的戚继光也不能免俗,于是虽然自己惧内,但是还是背着王夫人,偷偷在外纳了妾,先后纳了陈姓、沈姓、杨姓,并且还为他先后生了五个儿子。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夫人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将门虎女的王夫人顺手操了把刀就要去找戚继光算账,戚继光听后,急忙在衣服套上了铠甲,再找王夫人解释。见到王夫人后,戚继光用“无子为大”的理由诉苦,王夫人听后,又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孩儿,把刀扔了开始号啕大哭,这件事才算勉强过去。

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评价是什么(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将)(3)

  《戚公墓志铭》中记载:“一品鸷而张,先后有子皆不禄,少保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御人露诸姬多子状,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寝门,号挑而愬祖祢,乃大恸。一品亦弃刃抱头痛哭,乃携安国子之。”

  可是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王夫人领养的陈氏所生的戚安国也早夭了。王夫人悲痛之中选择与丈夫离别,她带走了家中不少财物,具体离开的原因和时间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我们说王夫人是福星,在贫困之际到来带来明媚,同样王夫人的离去,也开启了晚年的戚继光的下坡路。万历十年(1582),他生命中的另一位贵人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政敌挑唆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秋后算账,作为张居正得意门生戚继光自然也逃不掉,首先是被调离边防贬到广东。在万历十三年(1585),又被罢免,回乡的他家徒四壁,后来戚继光生病了,据说连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如若王夫人还在,也不会沦落至此。万历十五年(1588)在孤苦中逝世,一代民族英雄就此陨落。

  晚清著名思想家、资本家郑观应评价戚继光:“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的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变化周密,兵家之虚实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