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好家风共筑家国梦(王大宝守节劝读)
王大宝(1094—1170年),海阳龟湖(今潮州市潮安归湖)人,他是宋代岭南唯一的榜眼,曾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这位与岳飞同朝的宋代忠臣,爱国爱民、刚直不阿,后人将他尊为“岭南六先生”及 “潮州八贤”之一。
祖辈守节劝学勤 为官爱民记在心
在祖辈父辈言传身教、励志劝读的家风熏陶下,王大宝及其三位弟弟王大鼎、王大奎、王大纲自幼勤学苦读,他们认识到做人要像松柏一样有气节,而读书能够使人明事理、识礼仪,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抱负,报效家国。
王大宝当官期间,体恤民苦,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先后上书奏请减免地瘠人贫的六州 “免行钱”,使到民众减轻了不少负担;福建漳州的葵冈,林茂岭峻,盗贼得以设伏拦劫,他亲自捐钱30万,砍伐了杂树,铺设了10多里长的石道,使行人来往更方便安全;潮汕地区至今仍流传着“潮州薯免进贡”、“潮州民居,可以抹灰压脊”等有关他勤政爱民,减轻农民负担的佳话。
刚直不阿王老虎 坚守气节报国恩
王大宝为官的年代正是南宋之初:外有金人鲸吞中原,大兵压境,政治诱“降”;内有奸桧及其党徒长期专政,陷害大批抗金忠良。王大宝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任谏议大夫时,弹劾汪澈、朱倬等一批误国、渎职的坏官直到罢他们的职。他敢犯颜直谏、刚直不阿,被称为“王老虎”,连皇帝也赞谕他“不畏强御,直谅之声闻天下。”
王大宝积极主张抗金,一再明确地指出对金宜战不宜和,与投降派秦桧及其党羽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成为朝廷中抗金派的代表性人物。王大宝不怕牵连,不避刀戟,与被害遭贬的“犯官”赵鼎、张浚、沈清臣“过从甚密”,“日与讲论语”,接待住宿,接济生活。
隆兴和议之前,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王大宝挺身而出,接连上了三道奏章,痛切陈言:“今国事莫大过于恢复,莫仇于金敌,莫难于攻守,莫慎于用人。”力斥汤思退的投降派行径,但未被孝宗所接受,他因而愤然辞去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的官职。隆兴和议之后,朝野中要求重新起用王大宝等人以抗金的呼声日益强烈,他遂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是王大宝的抗金方略仍然未被皇帝认可,并一再受到投降派的攻击,以致他身心交瘁,被迫辞去官职。乾道六年(1170年)王大宝在家乡病逝,临死前,他仰天长叹:“ 收复失地的事,竟是遥遥无期的了!”
名贤青史流芳名 家风家训励后人
王大宝一生光明磊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历经九起九落,将个人名利置之度外;他牢记祖辈家风家训,无论身居何处,心系家国,高风亮节,具有爱国、刚正、清廉、勤朴、爱民的优良品德。《宋史》将他与刘珙、范成大等直臣并列立传,其传记多达1300多字,这是潮汕先贤在国史中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数百年来,王氏子孙从潮汕地区绵延发展到东南亚各地,优良的家风家训世代传承,在近现代也涌现一些先驱人物,如兴学育才的先驱者王佐时校长。而海丰的王氏祠堂还是海丰县第一区苏维埃政权遗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