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七十二贤人故事(圣贤故事王景治河)

孔子七十二贤人故事(圣贤故事王景治河)(1)

王景,字仲通,东汉贤达。受家庭影响,王仲通从小便接触《易经》,更对天文、数学、堪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汉明帝在位时,有人推荐王景治理黄河。王景提出了“流法,水乃不复为害”的建议,最终成功治理了水患。其中,“流法”指的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安全。

王景亲自勘测地形,规划堤线,结合黄河水患状态,决定先修筑黄河堤防,然后着手整修汴渠,从而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第二年的夏天,王景完成了所有的黄河治理工作。完工之后,汉明帝十分重视,甚至亲自沿渠巡视。

汉章帝时,王景调任徐州刺史、庐江太守。他在庐江任职期间,发现当地百姓不知牛耕,王景就带领人们,修起芜废,教用犁耕和养蚕织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受到百姓的拥戴。

正是因为王景的努力,在其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王景治河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因此一直深受后世的赞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