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的一个古城(蜀地史迹自贡古道遗迹)
铁山古道荣州段的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城防古道
曹念 文/图
铁山古道,是贯穿自贡荣县到自流井全境的一条石板山道,是古代到成都的大道。如果从成都出发,便是从仁寿进入荣县西部铁山山脉,铁山古道从竹园舖开始,西进荣县来牟镇(古称纳姆铺),向东进入荣州境,沿铁山山脉东行,从东川沟的崇山峻岭穿过,进荣州城后南下到桥头铺再到荣边乡,进入仲权(双石铺),到漆树乡进入宜宾,走向大西南边陲的五尺道。
历史上,铁山道与成都西线沿青衣江、东线沿沱江南下的水道一起,成为成都向西南进发的三大通道之一。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军西南的陆路兵道,是隋唐以前多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道路,是南丝绸之路的分道,是自秦汉以来的盐铁马道,同时,也是蜀南进成都的官道。在这条古道上,充满了传奇。除历朝历代留下的大量遗迹、摩崖石刻外,在辛亥革命中,荣县民军也是沿这路进攻成都,留下龙鸣剑、王天杰等辛亥革命英雄的故事。
而铁山古道的民俗受上、下南道的影响,产生了天灯会,民俗花灯、狮灯、龙灯等重要的民俗活动,铁山道上的荣县佛光节(古荣州万盏天灯照普贤会节)与铁厂石笋铺、下南道荣州双石铺、李子铺、龙潭场、贡井、仲权镇等地的天灯节一起,构成为了自贡灯会的起源之一。
铁山古道铁厂铺段冶铁遗址
历史源流:从青阳国到荣国
追本溯源,铁山古道可谓积满了厚厚的历史积淀,笔者曾多次深入铁山古道,走访历史遗迹,考证历史渊源,查阅历史资料,力求把古道的真实变迁呈现给后来者。
荣县在周时被周天子赐封立国,称荣国。历代的《荣县志》都有记载:“古荣是禹贡梁州之域,梁当夏殷之间为夷国,周荣公佐武王有天下,名在十臣列。相传公盛德,此其封国。”嘉庆本《荣县志》更记得周全:“周,荣公封国在今县地。”荣公辅佐周武王伐纣,武王得天下后,将 “周室四辅”周、邵、毕、荣中的“荣公”封国于荣,史称“荣国”。就是说荣是在周时期被天子正式封建国家,而且比当时的大大小小候国要大一些,属于中等国家,是“周室四辅”中的一员高官封地。“荣国”的开始(约前1100-前770),至今有记载的历史已经有3000年以上。尔后,荣公后裔荣夷公入周朝为卿士,死后归故乡,他的墓还在今天的望佳乡。
民国《荣县志》记录铁山(铁厂铺)造兵器及诸葛亮出铁山
其实,荣县历史有记载传说与相关遗址的,还有5000多年以上在炎黄时期就开始的部落——青阳国。在那个混沌时期,有旭水荣山的滋养,有山与水的交融,这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鱼米之乡部落——青阳部落。《大戴礼·帝系》记:“青阳降居泜水。” 历史书记载的泜水是指沱江流域。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幼子玄嚣,后封国青阳,青阳即今荣县,荣县城南二里许,尚有青阳洞。
赵熙编纂的民国《荣县志》记载:“凡江水泜水所经,(江水指岷江,泜水指沱江)无以青阳传者,是荣为古青阳封国审矣。……惟荣久为青阳封国,常壉称德在少昊,又称被文王之化,秦幽同咏故有夏声,于荣也准之时地而皆近。”这是关于部落性质的“青阳国”的记述。
嘉庆记荣在周封国
民国《荣县志》说:“荣古有青阳洞,以少昊国在其北。少昊据国。……荣梨山碑云,古为玄嚣崖,玄嚣既青阳,碑与史合,故唐以来附荣之境,世有青阳族居。”青阳国部落是早期的形态,是荣县开始有独立形态的发端,今天青阳洞还在旭水河边。在这样一个古代高度发达的地方王国,它的交通与周边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汉以后,荣县有盐、铁、陶等重要物资运输与外面的交往,就是依靠荣国的铁山古道。
考证铁山古道,首先看当时的行政变迁:荣国经历了周以后,进入秦朝统一的中国大王朝,因为秦朝采用的是郡县制,即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前316),灭蜀后,在蜀地置郡县,荣国境属蜀郡,并入南安县。到汉朝以后,行政仍沿袭秦制,荣县全境仍属于南安管辖。民国《荣县志》主编赵熙专门在沿革篇里注明南安的意思就是“西南安定耳。”为了西南安定,自汉武帝建元六年开始,荣县(南安县)属于犍为郡。
嘉庆记厉王时代荣夷公封国
平息叛乱:从犍为进攻西南
荣县西部铁山山脉地理位置特别,山高岭削,西高东低,是地处蜀郡到西南夷的通道必须之路,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乾隆黄大本主编的《荣县志·事记十五》记:“列光五年(汉武帝纪元光五年)发巴蜀治南夷道,遵义府从之。”这是关于成都勾通至云贵西南地区夷道的最早在荣县志的记载。也就是在汉武帝开始开通这一条古道以来,荣县铁山古道就是蜀郡到西南的陆路官道的雏形中段。
汉《华阳志》记:“以蒙为中朗将,见夜郎候多同,厚赐。谕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此置郡明文也。”就是四川派蒙将军作为去贵州(夜郎国)的使者,对贵州夜郎地区进行交流并且收为蜀吏的历史记录。在民国《荣县志·记事第十五》中,主编赵熙写道:“华阳志元光五年、郡移治南广(今宜宾西),盖置吏即置郡也,观元溯中稍,令犍为自保,就可知郡西止僰道一县,故以南安属之,荣与僰道壤接。”赵熙是非常严谨的大学者,他对僰道至荣县铁山古道与蜀道之间的联系,作了如此的精准记录,是今天研究这一条古道的重要依据。
铁山古道上的远古青阳洞遗址
一条重要的古道,往往也是战争行军的重要通道。《汉书·西南夷传<昭帝始元元年益州夷反,为犇命往击之>》记载:“元年,益州廉头姑绘民反,杀长吏。牂牁(今天贵州黄平县旧州镇)谈指同并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为犇,命万余人击牂牁,大破之。”
这一记载在《汉书·武帝纪》也有相同的记录。就是犍为郡授将为犇镇压西南的少数民族,从犍为出发到贵州,走铁山道是最近的路。相关这一古道的用兵记录也出现在《三国志·刘焉传常记》中:”凉州逆贼马相赵氏等,于緜竹自号黄巾,杀县令李升,便前破雒县,攻益州,到蜀郡犍为郡,相自称天子,众与万数。州从事贾龙素领兵百人,在犍为东界摄剑吏民,得千余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净。“按当时的记载,犍为郡是在荣县的西部,从犍为进攻西南,只有走铁山道。
铁山古道荣县铁厂镇汉代的冶铁生产遗址
进军西南:诸葛亮取道铁山路
在汉至三国时期,这一条道路是蜀进军西南的陆路通道。关于在这条道上的记述很多是关于战争的。民国《荣县志·纪事十五》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别将由铁山路趋成都。”对这一事件的记述还有民国《荣县志·记事第补》中的:“桓温率水军伐势,次青衣江,从山阳出江南,今井研、仁寿地。周书铁山路,有桓温旧铭。盖陆军由江州上,别取道铁山,与温合江南,势将咎坚从江北到犍为,与温异道”。这是记述了三国时期,水军从青衣江下西南、陆军从铁山取道西南的事情,并且留下有“桓温旧铭”。而后多种《荣县志》里都记载了:诸葛亮在铁山道建兵工厂造兵器的,与今天发现荣县铁厂镇的汉代冶铁炉是一脉相承。笔者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马湖中心岛上,见到了“诸葛亮南征行军路线图”碑,刻了三路大军路线,其中的中军路线就是铁山道。
荣县牛角山地区东汉运盐古道
在隋朝时期,铁山古道记述了军事上的很多次大的争夺战,主要是军队镇压铁山獠的战争。铁山山脉西接乐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南连宜宾市宜宾县;北靠眉山市仁寿县、内江市威远县,幅员面积多达上百平方公里,覆盖荣县大部分地区。铁山古道其中主要通道,犹是在荣县西部大山断崖处很多路段。这里的生长土著就是铁山獠人,杂居夷人、僰人、南蛮等少数民族。隋朝前的历史时期,他们不停地反抗,又不停地被杀戮,是一部血腥的少数民族之间战争史,主要是汉、獠、夷、僰人争斗的记录,为了关押多民族的叛乱份子,以致将这一带改设置为大牢县。《隋书·卫玄传》记:“仁寿初,山獠作乱,出玄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即到官(资官县,今井研一带),时獠攻围大牢镇,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卫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动。于是说以厉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余万口。”卫玄与诸葛亮相同,是与诏安来安抚这些反抗的民族,铁山獠及参加反抗的所有民族之间,以后再没有见到大的战争的记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