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

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1)

入关时八旗旗分佐领总数:583个佐领28个半分佐领,顺治朝十七年增加了七十个整佐领减掉七个半分佐领(数据来自孙静的《康熙朝编设佐领述论》,为旗分佐领总数,不含包衣旗),按皇太极崇德旧例,200丁为一佐领(康熙十三年,图海、明珠改请以130-140为一佐领,但当时三藩叛乱,显然不可能战时完成改革),那么康熙元年,八旗可以从军的丁数估计为132700人,按朱义明的《清代中前期人口数量及增长率辨析与重估》一文给出的顺治八年—康熙二十三年年增长率(已经除去死亡率了)为千分之六计算(实际上八旗条件好与民户增长率应更高,考虑到毕竟不是学术论文,也是我个人瞎想就直接套用了)。到康熙十三年八旗丁数大致为143432(再次强调不含包衣旗)

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2)

三藩之乱爆发后,清廷先后派出了:以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赴两湖迎击吴三桂(十二年十二月任命,十三年正月出发,实际驻守荆州阻止吴三桂渡江)

以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配合西安驻防将军瓦尔喀加强汉中守备,同时任命副都统马哈达率军进驻兖州(按清史稿.兵志:山东德州在顺治十一年设置了驻防八旗,此处应该为增兵后率军移防),扩尔坤驻太原(按清史稿.兵志顺治六年派驻驻防八旗,此处应为增兵)等候调遣。

十三年正月又以席卜臣为镇西将军率军加强西安兵力,二月任命雅尼翰为镇南将军守武昌。(同月孙延龄在广西叛乱)

三月以额驸华善为安南将军镇京口(此地顺治十六年设镇海将军驻防,应为增兵)同月耿精忠叛乱,命希尔根为定南将军率军赴江西(意图明显是阻吴耿合流,窥逼岭南尚藩)

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3)

四月以阿密达为扬威将军,驻江宁,赖塔为平南将军赴杭州(两地顺治年间皆设驻防八旗,明显为防御耿部增兵),以根特为平寇将军赴广西讨伐孙延龄,同时以禁旅遣将分防情形寄示尚可喜(逼尚就犯)

五月应对耿部犯浙,命定南将军从杭州出击,同时命将军喇哈达补防杭州。(六月到)

六月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赴岳州(明显为勒尔锦后援,二路大军)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赴浙江(组成东路重军集团,讨伐耿部)贝勒洞鄂为定西大将军赴四川(企图汇合西北三将军组建西路重兵集团,复制顺治末年伐永历政权旧策)

八月平寇将军根特病死军中,加上耿部进犯安徽、江西,广西叛乱加剧,九月,清廷再次决定增加重兵集团数量,于是命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携振武将军汇合前面到江西定南将军希尔根部组成江西集团,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赴广东驰援根特遗部。

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4)

至此清廷由西向东形成了七个八旗重兵集团(陕西一个、两湖两个、江西一个、广东一个、江、浙各一个)

七个重兵集团组建后,很显然作为八旗兵源的旗分佐领,除了留守京城保卫皇室的少量人手,已经已经无丁可用了。

因此当有人告知察哈尔亲王布尔尼密谋造反时,清廷只得抽调八旗制度中贱籍旗下人(八旗王公大臣的奴仆)、包衣旗(皇室奴仆)人丁,交由信郡王鄂扎、大学士图海组成抚远大将军军团,抽调外藩蒙古中最可靠的科尔沁诸部的扎萨克旗兵(也是八旗制度,扎萨克类似于八旗制度下的诸侯国,扎萨克旗兵类似王国兵)予以镇压。

在此情况下,当靠动员已达最大规模八旗制度独自镇压下三藩之乱已成为泡影。所以作为清朝皇帝眼中“体制(八旗)”外的军事力量—绿旗营兵(简称绿营)变成了最后的砝码。

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镇压三藩靠绿营的原因)(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