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1)

过去,文学书、童话书以及教科书等都是文字读物,而如今,这些读物几乎都是图文并茂,几乎到了无书不图的地步。

伴随着几米、朱德庸、蔡志忠漫画受到大众的喜爱,“读图时代”逐渐成为时尚,阅读转变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而不是以获取知识为主的途径。但在众多有图有文的书中,有一类书脱颖而出,就是绘本。

绘本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其图画具有“图画语言”功能,人们可以仅仅通过画面就能“读”出绘本中的故事。

绘本主要由高质量优美的图画和精简幽默朗朗上口的文字构成,其主要围绕人类共同追寻的主题而展开故事,如对真善美的弘扬与赞美和对生命成长的探索与思考。

绘本阅读在给人快乐体验的同时,也传递着丰富的知识和道理。绘本在亲子阅读、分享阅读、个性阅读及干预阅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2)

城市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教育转型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寄宿制学校很是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甚至悦纳,特别是家长。

城市寄宿学校内完备的文化设施和优质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寄宿学校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另一方面给教育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教育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有机整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大方面教育的有机统一。学校教育有其局限性且仅是其三分之一,小学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会对孩子怎样的影响有待探究。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成人为适应这个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3)

同时,家长对儿女期望值和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为了能使孩子成才,不输在起跑线,甚至“踏破铁鞋”为孩子寻觅成才的路,有的家长就会将孩子送到硬件条件设施优质的寄宿制学校。

父母过高的期望值和他们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焦虑使得他们会给孩子一些多余的劝告,或者带有威胁的命令,儿童的心理不够成熟,如果情绪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和及时处理,这种患得患失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而很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读书为有更多更好的学习时间,寄宿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大量的时间和同伴在一起,他们进入“小人国”的社会中,这些孩子们在“小人国”的社会中学会独立自理,在情感上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4)

而他们能处理好与老师、与伙伴之间的关系吗?寄宿生活是否对孩子的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有积极的影响。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我们关注。

城市寄宿小学生是一群不同于普通走读学生的群体,这个群体也呈现壮大的趋势,孩童期是心灵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社交焦虑水平。

以阅读治疗理论和社交焦虑理论为基础,探讨以阅读治疗为基础的绘本阅读对寄宿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实验干预取得效果作用机制分析

(一)心理物理环境机制

绘本阅读团体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物理环境。研究的实验干预在学校专门的心理团辅室进行,心理团辅室环境比较舒适安全。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5)

社会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认为,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他强调人的成长与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每个环境以一定的方式影响另一个个体。完形心理学派认为每一个个体对现实环境的知觉和真实客观的环境并不是一一对应但都会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体验到的心理场和物理场的到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

心理环境是由老师所营造出来的心理氛围。以小团体形式进行的绘本阅读,人数较少,在活动中带领老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无条件接纳、真诚、积极关注小学生。

同时笔者在绘本阅读团体活动开始前在墙板上贴上人际情绪卡片。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6)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经常发起人际情景对话,就是引导学生关于人际交往话题的讨论。尊重友爱的交流在客观上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寄宿小学生能在积极自由的心理氛围里,寄宿小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心理力量和人际交往技能。

二、共鸣认同机制

研究选用的被试寄宿小学生对绘本故事产生了认同与共鸣。共鸣就是学生们在欣赏绘本时,总是事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期待,有意无意将作品中的任务的经历和情感与自己进行对照,如果能够找到吻合就会发生共鸣和认同,从而获得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当学生认同绘本故事中人物解决冲突的方式,对于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也有了盼望。而在绘本阅读辅导过程中,学生被鼓励表达真实自己,紧张的情绪可得到缓解,困惑可得到澄清和理解。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7)

在此绘本阅读团辅中,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获得情感共鸣,了解并接纳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从与自己有同样人际困扰的角色中获得被认同感、积攒安全感,并借助绘本故事的发展,找到宣泄自己情绪的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寄宿小学生也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在《你很特别》的绘本故事中,胖哥因为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去做自己不喜欢而委屈自己的事情,结果招来同伴的嘲笑。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学生能表达自己对胖哥的看法,并将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经历的情感情绪表达出来,以使自己无意识情感情绪宣泄出来。

三、团体动力机制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8)

研究组成的寄宿小学生绘本阅读团体活动小组,为期10周,在这段时间内,这群寄宿小学生因着在团体辅导室接受辅导而建立关系,因着彼此的熟悉和在团体中操练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变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提升彼此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是生活在一个空间中的完整系统,个体与个体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个简单的个体相加并不是团体。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寄宿小学生之间的交往会巩固所学的人际知识,学生会积极调整自己情绪行为。

除此之外,在学校里,学生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冲突,触发消极负面情绪情绪,同一个绘本阅读团体中的学生能相互提醒和鼓励,并将从同伴和老师身上所学到的内化从而提升整个群体人际交往能力的水平。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9)

在这个阅读活动的小团体中,寄宿小学生逐渐接受在这团体中的角色期望、价值、态度与理想,并形成他个人行为的规范和标准。

团体动力在寄宿小学生习得这些社会技巧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为寄宿小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榜样,以及了解他人不同观点的途径,为他们积累许多替代性的经验,丰富的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

四、领悟模仿机制

通过同感和宣泄,这群寄宿小学生逐渐了解自身的思想情绪情感和行为,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的行为。寄宿小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时发展出这种自我觉察。

领悟是在寄宿小学生经过认同共鸣后对阅读对象有深层含义的思考及理解,一旦有所领悟,认同共鸣感和内隐行为就会形成。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10)

领悟发展的中心是学生体验到绘本中人物所经历的能力,通过绘本阅读,寄宿小学生能更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问题,通过同感把情感思想和活动投射到书中的人物身上,这使得寄宿学生对书中人物的问题与他们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绘本故事再现心理冲突的状况,并提供可解决的方法。给寄宿小学生树立模范,这种模范并不是生硬的,其中包含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各种各样的理解,学生更深明白自己目前状况的心理需求。

这个过程常常使得他们对自我有更好的觉察,并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有更深层的理解,使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并学习掌握更多有成效的行为。

在绘本阅读团辅中,需要寄宿小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理解推理绘本故事中人物的想法,了解故事中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看绘本就会造成阅读障碍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11)

在角色扮演环节,这群学生需要从角色中去想象和模拟他人的观点,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去才猜测同理他人的想法。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观察学习依赖于表象的积累与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进行故事讲述与故事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关于人际知识得到积累,语言表达的能力得到发展。逐渐丰富的情绪表象与不断增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知识的观察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