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

连山大堰,云雾深处的全山区乡镇,仿若世外的天然桃花源,在这里,有一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传承着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用自己的热情与匠心,向人们展示着不一样的非遗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沉浸式感受下,大堰非遗的精彩华章吧!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大堰非遗概况

自2019年至2021年,大堰镇共5项内容,入选奉化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缸瓦艺术、大堰烤鸭制作技艺、古法酿造桃花酒技艺、龙王走亲、捏花草

非遗传承与保护历史的记载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

1.缸瓦艺术

大堰镇的非遗传承缸瓦艺术位于全国文明村“后畈村”。后畈村建村于唐朝末年,有上千年建村史,人文底蕴深厚。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

奉化陶器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村民们陆陆续续搬进城后,村里遗留下来的旧居的水缸、米缸、酒缸等被废弃,董为飞为之可惜的同时,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于是从构思→设计画图→用钢筋做内模→做毛坯→选材→贴缸瓦片→修改后完工,用自己的手重新唤醒它们的生命。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

在大堰镇政府和村里的支持下,董为飞的《圆满福瓜》《鹿鹤同春》《耕读传家》《多谷金龙》《下沙映月》等作品相继问世,后畈也逐渐成了省级“网红村”,游客与考察团纷至沓来。象山、宁海、鄞州等地盛情邀请董为飞去推广这项缸瓦艺术,使古老的陶器重新涣发生机。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8)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9)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

2.大堰烤鸭制作技艺

有的游客说,每回到大堰游玩,都会提前订一只大堰的烤鸭。可想而知大堰的烤鸭是如何的美味。大堰烤鸭制作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和传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1)

一只口感丰富的烤鸭,制作过程繁冗复杂,前前后后总共要7个多小时,需要经历从选材(两年以上生态鸭)→杀鸭→拔毛→油炸→再拔毛→热水清洗几遍→入锅浸烤第一次3小时→取出晾干→浸烤第二次3小时→出锅装盘或装袋。

没有足够的耐心,制作不出肉质纹理清晰,肉香浓郁,毫无腥味的大堰烤鸭。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

叶美利是大堰烤鸭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从学习到改良,使得大堰烤鸭远近闻名。

自2013年来,每年参加奉化年货展销会,还到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参加食品展销会,所到之处一售而空。现在,烤鸭每天送往香港、宁波、嘉兴各50只。2016年1月4日在香港文汇报刊登《浙巧妇制烤鸭,结缘两地食客》。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3)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4)

3.古法酿造桃花酒技艺

桃花酒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酒,口味柔和,民间经常用桃花酒来治疗皮肤老化、肤色无华等疾病;而桃花酒的传承少不了奉化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

奉化民间就有好多酒坊,其中城里就有盛隆、胡美记、陈汇利、陈顺利等较有名气的酒坊五家,溪口玉泰盐铺内也兼营过一家酒坊,并曾尝试酿造过桃花酒。

清末,被称之为“一代酿酒工匠”的松岙卓祥助开了一家“新记酒坊”,古法酿造桃花酒。此后,卓祥助的后人都是以酿酒为业,其酿酒技艺代代传承,至卓祥助第四代世孙女卓雅芝,于2013年在大堰镇谢界山村开办了一家以酿造桃花酒为主的“千年灵运酒坊”。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5)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6)

千年灵运酒坊内,几代人的传承,造就了古法酿造桃花酒技艺的传承。

桃花酒的酿造较为考究,从传统酒曲“辣蓼白药”的选材和制作→水蜜桃的选材和倒入酒曲搅拌→桃花的采集、清洗、盐水浸泡以及沥干浸泡于高度白酒缸内→两者混合进行蒸馏→密封等待,都需要熟练的技艺与时间的等待。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7)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8)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

用古法酿造桃花酒技艺酿造而制的桃花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余味净爽,在宁波酒业中已具相当的著名度,产品进入了超市、酒店和民间的酒宴、聚会及居民日常用餐的餐桌上。近年来更是远销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各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1)

4.龙王走亲

龙,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大地的象征,奉化大堰《石井老龙的传说》从唐代开始流传至今,而由此衍生的“龙王走亲”这项民俗活动,也被传承至今,它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布龙艺术的孕育、成长和开发,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位于奉化大堰的“龙王走亲”吧。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2)

在石井村,与龙的渊源极其深厚,石井龙潭就有关于龙王的传说。相传唐朝初期,方门村的挑货郎助龙送至石井村,没入一深潭中,而这条龙就被称为石井老龙,潭也被称为石井龙潭。

从那以后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方门村的货郎们都会到石井村探望神龙,而石井村也因为当年相助的恩情,每年都会到方门村请龙。就这样,两个村落之间的往来,通过布龙的方式,建立了和睦友爱关系。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3)

我们可以看到石井12节布龙的龙头特别大,两只龙角之间有一座彩楼,彩楼中间设了个神位,上书“镇亭潭龙皇”字样,落款处填着“石井杨老龙”(石井村民大多姓杨)五个小字。龙须是白棉纱线做的,扎得很茂密。

而请龙在当地也十分的讲究,从第一步族长决定;第二步请僮星定日子;第三步赴石井龙潭;第四步念盘念咒辟符;第五步接龙;第六步晒龙王;第七步送龙。每一步都不能够出错。

龙王走亲的传承已经经历多代,目前传承者是石井村的杨海君。而每当龙王走亲的日子里,各大媒体纷纷闻讯而来,盛大的场面代表着两村之间的不解之缘。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

(龙王走亲在宁波文化馆展出)

5.捏花草

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米塑 “捏花草”,起源于明朝中叶,清末至民国最盛。在浙东旧时婚嫁民俗中,捏花草,用于女方的兄弟做”生头舅“时,向夫家赠送的礼品。它以粳米为主料,食用色素调配颜色,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塑造出各种花草、动物和人物造型,寄托着吉祥寓意和美好愿望。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5)

早期,大堰捏花草艺人董德贵,捏的兰花跟真的一样,十分有名。后来有艺人程定苗,他从小耳濡目染。1960年,因家人有婚事,时值捏花草属于四旧无人能做,程定苗初试牛刀,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2013年,当时大堰学校校长王昌杰和镇里搭桥牵线,想将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程定苗也在找继承人,想着可以一代代的传下去,于是找到学校的美术老师邬美红,把捏花草项目作为课程走进大堰学校,并得到推广。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6)

从2013年起大堰学校致力于“捏花草”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设多项研究课题,并收获了诸多荣誉。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7)

山河堰的遗产有多大(带您领略大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8)

传统和保护是具有历史感的记载,而发展与前行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历史的沉淀,时间的记忆,通过文旅融合,活化发展本地文化,让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用起来”,并逐渐“活起来”,最后,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火起来”!保护非遗文化,传承华夏之美,我们矢志不渝!

图文来源 云上大堰

小编 白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