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

在西安这座行至一处即可邂逅历史的城市,我们是否也常常想身处的这所校园在千百年以前又是什么样子?住过哪些人?他们又留下了哪些故事呢?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

查阅历史,书上是这么记载“1956年,交通大学从黄浦江畔西迁到古城西安,新校址在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盛赞其壮丽的西汉上林苑旧址内。

这块土地,在唐代是常乐坊和道政坊所在地,它在兴庆宫以南,乐游原以北,春明门以西,东市之东。”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2)

以一首《凤求凰》和卓文君留下一段爱情传奇的司马相如,他以“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极言上林之壮景,或许与千年之后的我们有些许陌生。

但是,从这里延伸出一条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北方的歌,南方的谣,西北的风土,淮南的人情,西域的珍奇异兽,都在上林苑里汇聚成一道和谐的风景,这与千年之后的“一带一路”似乎有着历史进程中的机缘。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3)

上林苑

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唐代,交大的兴庆校区是常乐坊与道政坊的所在地,坊以围墙封住,因为不临朱雀大街,故四面有门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4)

唐代长安城有108个里坊,相当于108个小城,整个兴庆校区占了两个,那么里坊到底是什么呢?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5)

除了寺庙是现在居住在坊内的我们没有的,其他设施还是和唐朝人一样,甚至,同样有“门禁”的里坊(崇实小伙伴在反对~)。

不过现在我们因为自习开会和做实验,错过门禁的则没有唐朝被巡逻士兵拘捕的风险。

当时买买买也只能在坊内进行,天黑之后想出去觅食?没门!

不过,唐朝人在坊内依然可以,这样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6)

没有摇滚,布鲁斯的唐朝人,他们在放假聚会时点什么歌呢?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7)

很有可能是白居易作词的热门歌曲,《琵琶行》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交大兴庆校区,有白居易曾行走的履痕。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白香山年谱》是这样记载的,常乐里就是常乐坊。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8)

西安,13朝古都,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西安交通大学在建教学楼时发现一座西汉晚期壁画墓,被王朝闻先生主编的《中国美术史》评价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天象图壁画”。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9)

在励志书院和南洋书院中间,一片翠竹的掩映下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落脚长安的第一站——东亭。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0)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1)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2)

现在的东亭是在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百年校庆重建的,亭匾额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所书“东亭”二字,亭对面是一座琉璃瓦的丁型壁墙,其上镌刻着诗人名作《养竹记》全文,为陕西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霍松林所书。

“竹以贤,何哉?”当日白居易看见相国手植翠竹所剩残株已不足百根,其中连一根长竹竿都难以寻到,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挥笔在东亭墙壁上写下《养竹记》。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3)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据我校孙民柱先生考证,虾蟆陵的故址就在校医院旁和交大一村范围内。

途经这些地方还记得高中清晨背过的《琵琶行》嘛?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4)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在交大兴庆校区曾出土过唐代的三重银盒和玉钗等。

见古物而发幽思,这些物品的拥有者又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5)

谈及唐朝,总会想到盛世,想到浪漫,想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兴庆宫就是见证他们爱情的地方。

学校北门偏西一带(电信学院与电气学院部分建筑)是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广场的一角,是唐代三大内之一兴庆宫的一部分。该广场总面积可达二十余万平方米,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6)

开元以来,这座广场成为举行各大典礼的胜地。

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此宴群臣,广场上军旗烈烈翻飞,军士陈仗而立;万国使节来朝觐见;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动四方”,李龟年弹琴演奏,余音绕梁;数百名宫女从帷幕中走出,演奏《太平乐》。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7)

上元夜,月上柳梢头,在汹涌的人潮里一对男女在此不期而遇;有商人前月浮梁买茶去,在此作别后音讯全无;有看花灯的孩子在这里被人群冲散;有征战沙场衣锦还乡的少年儿郎探母……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8)

在唐代,兴庆校区靠近务本坊,即唐代高等学府设置的地方。

古代的高等学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汉朝的“通儒”就是指不但掌握社会人文知识还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全面人才。

作为迈向“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仙交大的学子们脚踏着传统教育薪火相传的土地,不仅要具备严谨的专业科学知识,还应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19)

抗战迁陕纪念碑

2000年抗战内迁的原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与西安交大合并,其中被朱雀大街一分为二的雁塔校区在唐代是开明坊和道德坊所在地。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20)

唐时开明坊内有大片竹林。竹林在唐朝不仅是绝佳的景观装饰植物,还能观测风,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就在府中的竹林里悬挂碎玉片,每次听到玉片碰撞便知有风,这种观测风的玉片叫“占风铎”。

现在财经主楼前仍是竹林掩映,树林阴翳,到了夏天,便是一片鸣声上下。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21)

唐代朱雀大街复原图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据文献记载,隋唐时的朱雀大街宽约150米,长5020米,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其后王朝的更迭,这条街的命运也起起伏伏,曾经的朱雀大街无异于普通街道。

有人说就是在这条街上,贾岛因“推敲”而冲撞了韩愈的仪仗,有人说当时人们手捧香烛在这条街上迎奉玄奘法师,有人说……

无论这些故事的真假,但是这条街承载的历史是厚重的,它见证了繁华盛世也经历过落后陈旧。如一位历经千帆宠辱不惊的老人,他的眼里藏着故事。

交大迷人的何止是春日烂漫的樱花,图书馆深夜的灯火?

行至一处就可邂逅的历史,几多骚人政客留踪,百十文物壁画的出土,这块土地曾闪耀过我们民族的辉煌,想着这些,就让人觉得,虽只是平常风景,却因人而分外有情,因历史而分外厚重。

交大新校区选址(交大校址的前世今生)(22)

汉唐盛世,于斯为盛。但历史不只是一种记忆,以史为鉴知兴衰,这块土地曾有的千年繁华留给我们的是进取开放的精神,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无论致力于哪一方面的成就,都要不断审视自身,锐意进取,不辜负在这片土地学习成长的每个日子。

传承 创新 · 奋斗 攀登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

【资料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校址千年历史文化考》,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号西安城志

【图片】:X工作室|王五寅,百度图片,微信公众号西安城志

【值班编辑】:X工作室|高寒靓

欢迎分享,期待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