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眼中的黛玉宝钗(宝钗和黛玉的真实结局)

刘姥姥眼中的黛玉宝钗(宝钗和黛玉的真实结局)(1)

刘姥姥是贯穿红楼全书的一个人物,整部红楼,她一共三次进贾府,分别在元春封妃前,元春封妃后,贾府败落后,曹公借村老妪刘姥姥的眼睛,见证了豪门贵族贾府从繁华到败落的全程,为天下人下一棒喝。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她没有见到真佛王夫人,反而见到了刚管家不久的王熙凤,也因此与贾府结下缘分,与王熙凤和巧姐结下缘分。

刘姥姥二进贾府,曹公继续用他的如椽大笔,在富贵和贫穷之间不停地切换视角,埋下伏线,在众人宴饮欢乐之时,早已埋下一些关键人物命运的伏笔。

关于刘姥姥,我们都知道,她在三进贾府时,救了陷入火坑的巧姐,完成了她与巧姐的缘分。其实刘姥姥身上,还隐伏了两个女子的真实结局,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黛玉和宝钗。

很多人会奇怪,刘姥姥一个老妪,她的命运怎么可能跟钗黛的命运交错在一起呢,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一个故事,却透出了巨大的隐喻。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熟悉,贾母见了刘姥姥很喜欢,精明的刘姥姥就开始讲些乡野的故事来奉承贾母,她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茗玉(有版本作若玉)的十七岁的小姐,生前父母爱如珍宝,后来一病死了。

她死了之后,父母因为思念女儿,就让人盖了祠堂,把她供奉在这里,并派人烧香拨火,后来年深日久,庙毁像坏,她就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

刘姥姥眼中的黛玉宝钗(宝钗和黛玉的真实结局)(2)

这就是刘姥姥最开始说出来的,雪下抽柴的故事,说她“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原文回目说“村姥姥是信口开河”,即这个故事明显是刘姥姥编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讨贾母欢心,但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很多笑话,故事都是有隐喻的,这一个自然也不例外。

关于它的隐喻,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过分析,即它隐喻了黛玉的命运,黛玉最终是泪尽夭亡,而这个茗玉不仅跟黛玉的名字里都有“玉”,其出身和死亡,也跟黛玉极为相似,很明显是曹公借刘姥姥之口,隐喻黛玉之死。

更奇特的是,当宝玉得知茗玉小姐的身世之后,就跟刘姥姥说“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这显然是黛玉死后,宝玉追悼她时的情形。

当然,这个茗玉小姐,暗喻的不只是黛玉的命运,还有宝钗的命运。

刘姥姥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她说的很详细“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刘姥姥眼中的黛玉宝钗(宝钗和黛玉的真实结局)(3)

冬天在雪下抽柴,怎么读觉得这里面藏着“薛宝钗”,“薛”同“雪”,“钗”同“柴”,有没有可能暗示宝玉和宝钗成婚后,宝玉出嫁为僧,宝钗孤身一人的凄冷情形?或者说,宝玉出家后,她曾去找过宝玉,曾流落到一处村庄,所以刘姥姥所“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我们再细思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她有没有可能也是早亡,死在了一个下雪的冬天?活在死在找寻宝玉的路上?甚至我还在想,宝玉离家出走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而宝钗死亡时,也在冬天,也是天降大雪?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断,是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刘姥姥这次进贾府,先后去过的大观园中的几处地方,除了探春的秋爽斋,妙玉的栊翠庵,便是黛玉的潇湘馆和宝钗的蘅芜苑了,冥冥中,似乎已经牵起了刘姥姥与钗黛之间的命运关联。

第四十二回的回前批里有一段批语: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所以,这个叫茗玉的小姐,很可能就是黛玉和宝钗命运的化身,其命运暗喻了黛玉和宝钗的结局,曹公通过刘姥姥的“歪打正着”,非常隐晦地交代了两人的命运。

而且这时候,刘姥姥还没有离开贾府,细看上面那段脂批,结合刘姥姥说的雪下抽柴的故事,那个叫茗玉的小姐,似乎暗示的正是钗黛二人结局。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