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文精选(第一篇惜福)

福,原字意是向神灵及先祖敬酒,祈求获得庇护,万事顺意后引申为对生活状态的美好期盼是人生圆满与和谐的最高追求,也是理想人生目标,归纳为五福:即长寿、富裕、康宁、良德、善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惜文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惜文精选(第一篇惜福)

惜文精选

福,原字意是向神灵及先祖敬酒,祈求获得庇护,万事顺意。后引申为对生活状态的美好期盼。是人生圆满与和谐的最高追求,也是理想人生目标,归纳为五福:即长寿、富裕、康宁、良德、善终。

福字保函寓意和期望很广很大,相对人生中多舛的过程,及众多不可控外部因素,以及有限的个人掌控力。自古皆认为福祉和人生、命运,非一己之力能修改或决定的。故人们把对福的期盼,寄托给了拥有超能力的神灵和先祖以及对生活的祈愿。期望神灵和祖宗能够赐予或护佑。我们的文化中不乏祈福。从拜佛求神、祭祖典礼、年节文化、婚寿礼仪中。都有祝愿祈福的意思。春节所贴的倒福字。就是祈愿福到己家。

福是精神或物质享受的满足效果判定。没固定标准,也没有准确的指对性。当事人及局外人的评判结果也不一样。对当事人来说来源于自然性的需求和社会性的愿望满足。对局外人来说,是社会通用的价值落实到位。小到感官上的满足,吃到自己想吃的,叫有口福;大到人生的评判,说某人这辈子有福。

福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同时也指有福享以及能享福。有福享是指主观体之外的福,就是俗称的有福。我们在一个老有所养的老人时,会说您真有福;能享福是指个体消受。比如之前北街口一个杀猪匠因胆囊摘除不能吃肉的事。被戏称为有福不能享,和没福一样。还有种情况是有福能享而不享的。这就是:惜福。

如同福文化自古就有,惜福的文化也一直出现在家教、传承和修养中。比如《红楼梦》中就出现多次描写有福和惜福的场景,惜福段原文三段摘抄如下:

1、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用餐: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2、薛蟠用大瓜大果招待贾宝玉: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左思右想, 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

3、 薛宝钗谢辞大瓜大果: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倒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请人送人罢. 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

惜福是日常家教和修养的一部分。类似于我们当今的自律。是指有肆意享用条件反而选择限度接受或拒绝 。对于消受的能力,也是需要评估的,如不惜福,将会折福。

为何要惜福?

一者是福之珍贵,节俭受用,可来日方长。

二者需心怀敬畏,量力消受,方保平安。

三者为边际效应,久居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嗅。评书上也有个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任何好的事物只是感觉上的好是相对的,重复多了,受感会麻木不再敏感。没有辛苦和痛苦做对比,幸福的感觉不再强烈。西方有种快感修复的方式,就是制造痛苦。这也算一种另类的人力“造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