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章的处世哲学(天下之事不可肆意妄为)
01
“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二十九章原文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想要得到天下,不一定要逆行而为。天下的万物,不可妄为胡为。乱作为就会失败,执着于此就会失去。所以对待事物、行为、想法,要么自然顺行,轻缓吐纳。要么羸弱不通,彼此伤害。所以,圣人去除极端做事,去除奢华生活,去除妄为而进入无为。
核心意思是:天下之事不可肆意妄为,应顺应自然而行事。
老子认为天下之物,时前时后,时缓时急,时强时弱,时好时坏,阴阳变化无常。圣人通晓万物之性,率性而为,遵道而行,不执着于左,也不执着于右,去其极端而执守其中,即中庸之道,这样才能跳出阴阳层面来看待问题,行无为之道。
02
老子的“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田微。比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占,执古之道,以御今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
——《道德经》原文
“道”同时具备无声,无色和无形的特点,你看不到,听不见,抓不住,所以很难去真正定义。“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因为“道”高而无上,所以它没有光亮,同时又因为“道”卑而无下,所以它没有阴暗面。“道”绵绵不绝却又不能为它命名,此处与第一章中的“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意思,因为“道”不属于形器世界,它没有外形,也无法命名。因为一旦为它命名,就会使它有了一个固定的形态,它就不可能无所不包了。
“道”是形而上的一种实体存在,没有形状就是它的形状,无象便是它的象,“道”是一种无法用形器世界的概念来理解的,因为万物皆是有形有状的,有其表面特征的。而“道”却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客观存在。因而是它处于惚惚恍恍,似有似无的状态。
“道”是永恒不变,它没有生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也下知它什么时候结束。因为“道”是永恒存在,所以古之“道”和今之“道”是相同的,所以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既然“道”不分古今,又没有首尾,那么它就能知道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一切运行原则,这就是“道”的纲纪和特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