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

引言

修筑长城的确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之一,但将修长城的黑锅或功劳都归咎到秦始皇的,那就难免有些不了解历史常识。

据《诗经·小雅·正月》记载,周幽王送烽火戏诸侯”,导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让后人既惋惜,又感到可笑。此中提及的“烽火”是长城上才有的烽火台,专用来传递战争信息。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1)

就是说,在西周末期的时候,长城已存在,又或者是在这一段时间的前后,长城的基本模型已完成,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所以,长城不是秦始皇发明的,他只是派着几十万人去修筑而已。秦长城修筑的时候,最重要的基础是将秦、赵、燕的老长城连接起来,需要的人力并不多,工程也不大。

其实,如今所看到的长城是明朝进行重修的,此后清朝的近300多年的时间里,它又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又加以修补,主要是为了添加旅游业。虽然如此,长城在秦汉时期的痕迹依然在,人们还能见到它当年“英姿飒爽”的样子。据测量,它的高度只有7.8米左右,宽约3~6米,它用来挡什么的?又能够挡些什么?为何西方学者面漏苦涩说,把他们害惨了?

没有停工过的长城

秦朝的建立,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大将蒙恬率30万秦军与匈奴作战,依秦始皇的命令,将秦、赵、燕旧扯长城连接起来,再加上新的工程,构筑起东到辽东(今辽宁省)、西至临洮(今甘肃山尼县)的绵延1万多公里的“长城”,自秦始皇之后,才有“万里长城”之称。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2)

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起军事建筑能与万里长城相比,其工程量最大、修筑时间最长和跨地域性最长的记录无可超越。真正意义而言,万里长城是从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但在西周时期也可以追溯到相应的建设,所以2000多年来它都没有停工过,目前总快度已经超过5万多千里。

秦始皇之后的2000多年里,规模最大的有汉朝和明朝的修筑,其他的工程量虽有,但比较少。如北魏、东魏、西魏、元、清等基本上没有修筑,但还是对部分地方进行修筑,康熙时仍然在个别地方进行修理。

如此大费周章地修长城,只有7.8米高的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3)

秦汉时期的长城

秦国统一天下时期,正好是匈奴与东胡酣战之时,当秦国取得胜利的时候,强大的匈奴游牧政权也正在形成。所以,刚建国不久,秦朝就遭到了来自北方的匈奴的骚扰。

此时,秦始皇主要做两个战略,一是派蒙恬带30万秦军与匈奴作战,将骚扰边境的匈奴赶到长城之外,然后连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建立起来的长城,以拒时战时逃的匈奴。

这一期间,全国共从全国征召100多万人去做工,将“东至海,西至济州”(《史记·楚世家》)和“汉起塞垣”(《后汉书·乌桓传》)连接起来,让长城以内的民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4)

然而,秦朝建立不久就被民众推翻,代之以刘邦建立起来的汉朝,继续修筑长城和抵御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的重任就落在汉朝的肩膀上。

前期,匈奴在冒顿单于的英明领导下,成功地打败东胡,建立起我国北方的第1个统一的游牧政权,而同一时期的汉朝则处于休养生息之中,经不起任何大战。

中期,汉武帝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改革以后,逐渐积攒一定的武装力量和国力,最终同匈奴开战。虽然三大胜利让汉朝站到绝对的优势上,但丧失河西走廊、西域和漠南部分地区的匈奴并没有完全失败,只是内部不断的分裂。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5)

后期,汉武帝去世后,匈奴还时不时地骚扰汉的边境,所以长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卫长城以南的民众正常生产和生活。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遂取河南地…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说明在汉武帝时期,长城依然在修筑,用以保卫得之不易的战果。

东汉灭亡以后,长城内外的各民族互相攻伐,长城以外的游牧民族则在东晋时期统一黄河以北之地,如北位政权、北齐等,长城南北被纳入其统治范围之内,所以长城的作用。

另一个修筑长城的高潮时期是明朝,有些学者认为,明朝必未实现完全的统一,只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南北朝”,因为北元长期存在,同明共祚200多年,两者都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斗争的。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6)

长城修缮对西方的影响

洪武元年(1368年),成功攻破元朝大都以后,朱元璋开始设置第1道防线,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对重要据点进行修缮,将喜峰口、古北口和居庸关等重要地区联系起来。

从这以后,终明一代都在修长城,直到康熙以后才结束。据嘉靖时《陕西通志》记载:“东一千一百七十五里…至于肃州卫之嘉峪山…”就是说,到明朝嘉靖时期,北方的长城基本上稳固下来,各个要塞之间的长度至少在1000多公里以上。

那么,秦汉长城和明长城的修缮对西方有哪些影响?汉武帝将匈奴的主要力量打击以后,非常多的匈奴人逐渐向西迁移,成为许多如今中东地区民族的祖先。其中,匈奴后代“上帝之鞭”阿提拉对西方的历史影响极深,曾经将欧洲各个王族打得丢盔卸甲,造就了传奇的一段历史。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7)

蒙古族在元朝时基本以巩固对亚洲和欧洲地区的统治,等到中原地区爆发民族起义,并在明朝成立以后,许多蒙古人逐渐迁徙,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鞑靼人”。他们对欧洲的历史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匈奴人,许多如今的中东民族都有“鞑靼人”发展而来。

所以国外的学者感叹说:“中国人修筑长城,影响的是欧洲的历史!”

结语

长城的高度虽然在7.8米左右,但却有很强的防御作用,能够抵挡来自北方民族的骚扰,稳固南方民众的生活和保卫南方政权的安全。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长城只高7米8到底能防啥(8)

其实,防守是被动的,并不能将匈奴人和“鞑靼人”赶出中原以北之地,致使他们进行大量迁徙的,还是汉武帝等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特别是隋唐时期,长城的作用基本上不大,但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在西部地段(被称为“河北之地”)就有很强的防守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突厥人。

北宋时期,因为统治的区域在靠近黄河地区,所以起到防御作用的也只有西段的部分。让长城的作用完全失去作用的是清康熙以后,当时满族人已经征服蒙古族,成为蒙古族的可汗(最高统治者),所以没有像明朝那样防御蒙古族。在清朝俨然有很强的防御作用,主要是用于抵御葛尔丹部落。无论如何,长城的存在对于西方还是有很强的影响的。

参考资料

《史记》

《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