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真的很丢人吗(最后都怎么样了)

借钱真的很丢人吗(最后都怎么样了)(1)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阿立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平凡,才是真正的人生。因为,只有远离虚饰、特异,才会真实。

——费狄拉

真正能让人幸福的元素,唯有“真实”二字。那些能让人在短期内急剧膨胀的元素,会把人变得狂妄、狭隘、肤浅、自私、暴躁、怨戾,因为这些元素皆为虚迷的幻象,它们不真实,它们是通过一定的“捷径”被制造出来的“幸福错觉”,它们的显著特点是:虚幻、矫饰、特异。

可有多少人,长期遭受这些“虚迷”元素的驱使呢?又有多少人一直对那些“虚饰”的幸福孜孜以求呢?

蒋方舟在一集谈话节目里提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因为贫困向她借钱,但是借到以后,将钱继续花费在昂贵的化妆品上,并在微博自拍炫耀。虽然该女生经济能力很差,但是却一直沉湎于奢侈品所带来的虚荣满足之中不能自拔。

这只是一个普通事件,但反映了部分人希望“超前体验”甚至是“过度体验”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当今的物质世界尤为多见。

借钱真的很丢人吗(最后都怎么样了)(2)

内观己心——过度欲望让人远离真实

在这个事例中的女孩,完全可以用“伪精致”来形容其华而不实,一如“东施效颦”,追求超出能力的欲望,结果贻笑大方。

在超出经济能力的层面上享受不匹配的虚荣,她可能是为了融入某个消费群体,又或许是为了刻意标榜、树立个人形象。如果是前者,为了融入一个特定群体,那么这种“群体认可”是“虚饰”的,她并没有在真实能力、真实需求层面真正地融入目标群体;如果是后者,为了标榜和炫耀,那么这就是为了寻求“特异”人设,但过于迫切的希望脱离“平凡”标签,事实上却更加会被肤浅的认知与超前的欲望深困。

当一个人透支自己的未来填补眼下片刻满足,或者追求快速、高级、饱满的快乐,他的人生就会变成透支过度的信用卡,一边需要消耗更大量的精力来偿还债务,一边不由自主的寻求更大量的满足感。这样的人生会逐渐演变成一场过去对未来的洗劫;这样的人生永远都在犯错和补漏;这样的人生一直处于颠沛的刺激状态,从未真正的回归真实而幸福的“平凡”。

可以说,此种人生是表演型、外摄型、过度体验型,更是自损内耗型,这样的人生不甘平凡却只能流于肤浅。

有些人,比上述案例中的女孩更甚,在“过度体验”道路上疯狂前进。一路有多绚烂,跌倒时就有多疼痛。他们被自己的欲望控制,被“没被智慧驾驭的好奇心”所奴役,像飞蛾扑火一般,盲目地追求各种“超级”、“超前”、“过度”的体验,他们积攒了很久的欲望之火药,最后生命的爆破却只在一瞬间。

在《镜花缘》中有一个“自诛阵”,凡入此阵者,一念之欲不能制,便会踏入地狱门。反映到哲学上是指: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过度的欲望,就是最大的内因——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

借钱真的很丢人吗(最后都怎么样了)(3)

外察世界——诱惑考验内心够不够清醒

有内因,就有外因,它们相生相伴,一主一宾。那么造成人们追求“过度体验”的外因是什么呢?

在“自诛阵”里,没有一兵一卒,只有贝、才、刀、巴、水、酉,它们其实就是“财”、“色”、“酒”,泛指勾起欲望的元素,这就是外因。能破此阵者,必得有无比清醒之头脑。这种清醒正是经过修行磨砺所获得的智慧。

但是,有很多人对修行毫不在意,于是智慧沉睡不醒,智慧的缺席导致欲望的肆虐。欲望,恰恰是消费时代、虚荣经济时代之下,媒体以及商家最善于捕捉的人性弱点。只要能勾动人们的欲望,就能促进购买,即可实现利润,这几乎成了所有商家最常用的宣传手段。当今的消费市场,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而是要在获取全部的“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之后,最大限度地激起消费者欲望,就是让人把原本不需要的也变成需要的。

因此,我们可以在新闻里常见对于奢侈品的营销的报道,它们的成本很低,但是它们的售价很高,购买者消费的大价钱就是欲望部分。

但是,合理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合理的欲望亦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人的需求金字塔中,人本就应该一步步往上走,寻求更高价值的自我实现,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每一层级都要有扎实的基础。达到更高层级以后,人的智慧便足够驾驭“体验”,这样的“体验”才是体验,否则都叫“过度体验”。

若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不能驾驭体验,人就会反过来被体验所控制,这就是人不能“过度体验”的秘密所在。

启迪多元思维——多巴胺是你的,可失去理性后,你就是多巴胺的了

关于不能“过度体验”的原因,生理学以及脑神经科学给出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人的大脑会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胺是构建人体快乐奖赏机制的重要物质,当一个人实现了一个愿望、享受到了美食等,就会因为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而感觉快乐。

但在很多时候,多巴胺参与了“上瘾”机能的形成,会令人形成对该种快乐的记忆,如果这种快乐很强烈,其他形式的快乐就会变得暗淡无光,人就会对上述快乐产生依赖。

而在“过度体验”中,体验者超出自身能力范围,超前体验和享受,实现了体验的“跨度”享受,这种跨度享受刺激感更强,因此兴奋感也更强。但是,对于按照金字塔进阶程序循序渐进的人而言,由于在踏实而漫长的努力中,极度兴奋的体验已经被稀释了,不存在体验上的急剧升降,也不存在超距的“跨度”,所以对同一件事物的体验感受已经趋于平稳,喜悦感不会太强,就是平常所言的“淡定”,这种“淡定”是在一步步前行过程中,将“跨度体验”带来的兴奋感充分稀释后的结果。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越是追求超前、跨度、过度,就越容易过度兴奋,也就越容易上瘾,对多巴胺的依赖就会越强。

正是因为我们生命的本质属性是生物性,所以我们反复强调:做人要理性。

借钱真的很丢人吗(最后都怎么样了)(4)

正心正举——教你破解诱惑的“意识三原力”

理性,就是让你不被“片面而局部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左右,前文提到的女生就是被困在了“片面而局部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

就像在“自诛阵”中,无论外界给你展示何种诱惑与何种舆论,你都要保持清醒,将那些妨碍你锐意进取、修身养心的障碍一一扫除。因此,你不得不具备足够的“心力”,它正是源于大脑的“意识三原力”:认知力、思维力、运筹力。

认知力,是让我们充分了解和掌握“片面而局部的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作用的方式、影响的结果。

思维力,是对“片面而局部的意识形态”了解之后,进行本质上的探寻,预测其未来发展以及对自身的影响,从而跳出其包围圈,进行全面的审视。

运筹力,是在破除“片面而局部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获得自我解脱、超越自我的能力和智慧。

拨迷见智——不做过度的事

智者为何?

《孟子·离娄下》记录道:“仲尼不为已甚者。”

这是在说,智者不做过度的事情。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曾说过,如果能从每一个过程中,细心去思考,吸取经验,即使表面看来是平凡无奇的生活,也会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而这种平凡并不是无作为、无能力,指的是责任与能力的匹配、智慧与体验的匹敌。

开启自在之门——拥抱平凡就是拥抱幸福

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平凡”的精妙之处是“平衡”、是“踏实”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刻懂得“过度体验”的不平衡之处,从而果断地预防,确保生命之船扎实地前行。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