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

李商隐的落叶哀蝉之感,不是写出来的,是让人品出来的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1)

传说,一叶知秋,但如今的城市,法桐作为行道木广泛种植,却还是盛绿如稠的时候,所以立秋日,大的梧桐叶会有一两片落下来的节气景色是看不到的。但是还有一种常见的树木,在立秋时节有所变化,那就是柳树。

柳树是古老的植物,为中国人喜欢,它枝条柔韧,耐水涝,成活率高,树木高大,柳枝婀娜,是传统的家园树种,古代远行或者迁徙之时,都要带上柳条,意味着无论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自成家园。柳的谐音同“留”,汉唐之人折柳送人,有留念挽留之意,也有长寿祝福之美。

而隋唐两代,柳树用作驿路,河道两边的树,又培植耐看的新品种,比如垂柳,黄金柳,实用和观赏价值俱佳。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朝贺知章《咏柳》

春柳新嫩,跟随春天的季节发芽,一层风雨一层绿,由若有若无的浅色到深碧,柳叶如芽到如眉,柳枝轻盈随风而舞,那朝气,那婀娜,那拟人的神情和姿态,成为千百年美丽诗歌的源泉。几乎没人诗人不写柳的。新柳,柳叶,柳腰,柳舞,迎欢喜,伤离别,都可以在柳树上找到人类自己情感的影子。

夏天的柳树,虽然入诗少,但是是田园画不可缺少的背景。柳树高大,夏木成荫。

立秋之后,虽然节气是进入秋天,但温度和体感往往停留在夏热里,由于水气蒸发量大,实际很多落叶树木此时已经不能承受高温的压力,开始落叶。柳树就是其中一种。如果说一叶知秋不专门是梧桐,柳树也算,只是它的叶子是分批落下的。

初秋,那些发黄的修长树叶,并不需要风,自己从枝头飘落,柳叶有一种轻盈之美,它们无声落下时就像一群群黄色的粉蝶。而枝头却还是这个季节的银绿色,只是渐渐觉得如同头发掉落,绿叶不再茂密。

大规模的黄叶是要在晚秋时节才看到的,那是一种金色的壮观和萧条之美。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3)

所以初秋,关于柳树的诗词不多,因为古典诗词有字数的限制,很难把握柳树这种由夏转秋的细腻变化。既不算繁茂,也不足够萧条,对应人的情绪,说欢乐和悲伤都不够彻底,所以竟无多少好诗。

但是唐朝的李商隐,留下了一首关于初秋的《柳》诗,却发掘了另一种意境和美,成为初秋写柳树的极品。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初秋的柳树不好写,因为此时依然,绿叶婆娑,但绿没有春天那么嫩,但也不够真正秋冬那么萧条,仿佛是一个很闷的,没有华彩和亮点的时段。这种沉闷感也如同季节里的一些不够彻底的阶段,如同人生从青年走向中年的某些过渡,仿佛没有多大的改变,但同时又觉得不对劲。

李商隐是有着扑捉情绪情感和季节变化的敏锐的。他说,柳树曾经追逐着东风,非常浪漫的在春天的风中飞舞,那种轻快已经过去了。

他说,柳树最美的时候,是乐游原的春天里,一幅楚楚动人,仿佛无限深情和恋爱的姿态,那种深情之感也过去了。

这的确是个醒目的对比,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如单独看初秋的柳树,的确是不知道怎么写,甚至潜意识知道它和从前不一样,但是正是繁茂的绿色也麻醉欺骗了视觉。实际李商隐说的对,这是柳树的中年,只有在回忆中对比,才发现失去了什么,失去了青春最柔软的腰身,失去了春天最饱满的情感。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4)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那么现在是初秋季节,微有凉风,也叫清秋。实际这写的是当下初秋的柳树,平淡在黄昏里,还有聒噪的蝉声,表明是个烦闷的时段。

斜阳柳树,在初秋并非特别美丽的景观,深秋才是。蝉声代表不平,其实在古典意境中代表一种孤独悲哀不得志的鸣叫。在生活里,蝉声代表暑热未尽,令人心烦。

如果单独写初秋的柳树和蝉鸣,的确没有美感。但是李商隐是通过对比得来。这沉闷的初秋斜阳里带着蝉声,负重乏善可陈的柳树,也曾经有过浪漫风情的年轻,它们那个时候,是否会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灰扑扑站在初秋里,经历这沉闷尴尬的命运?

这首诗单独每句来看,并没有奇特。但是连贯起来看,却有一种人到中年的沉闷,这就是初秋的柳树对应人微妙的情绪。

尤其是回响在中年人的心里。岁月之不可追,是懒得回头,回头才发现,时光里失去良多,那热情那摇曳那浓得化不开的春情,都已经过去了。

而人如秋柳,立在乏味的中年,看着落落斜阳,无声听着在树上嘈杂的蝉声,那蝉声或者是别人的,或者也是自己的烦闷,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压力。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5)

这首诗写秋柳,浑厚隽永,写的是人到中年人生滋味!表达了人到中年,那种生命的流逝和现实胶着的感觉。

他没有过分写悲伤,人生仿佛走着走着就到了这里。甚至带着一点心酸的调侃,你那时候风华绝代,是大约没有想到过上现在这种日子吧,但同时又是通透的。这首诗让很多中年人都有共鸣,负重之多,又往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绳子赶细的断,但是已经如此,只能承受。

李商隐是在40岁那年,写下的这首诗,离他的生命终止还有六年。这一年春夏他痛失爱妻,为了两个孩子的生活,在秋天拖着有病的身体从长安出发,去四川幕府任职。他看到了初秋的柳树,已经不复婀娜,而他自身的感情热情已经被亡妻带走,不复有寻找新的感情的内心动力,他谢绝了上司给他安排伴侣和眷属,照顾他生活的好意。剩下的是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悲哀。表面看起来还算茂盛的柳树,如同他自己,承受着秋天到来的无声悲哀。

李商隐这首诗没有写落叶之飘零,没有写蝉声之聒噪和凄厉,在最现实的地方用了最简练的笔,非常耐读。相反后人形容起凄凉秋意,身世可悲,总不免用“落叶哀蝉”,比起李商隐来,失去了那种不言能感的浑厚。

而李商隐的落叶哀蝉之感,不是写出来的,是让人品出来的。

李商隐10首经典诗词的讲解 李商隐一首秋柳(6)

大庆市景园公园四季美景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