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特点(朝鲜族原生态舞蹈与象帽舞的传承与发展)
文|沽酒客a
编辑|沽酒客a
<<·——前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朝鲜族原生态舞蹈和象帽舞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针对象帽舞及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对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对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朝鲜族原生态舞蹈——·>>
我国朝鲜族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合了中国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并借鉴了西方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朝鲜族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目前,朝鲜族舞蹈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延边大学等教育机构通过培养朝鲜族舞蹈人才,延边歌舞团、延边朝鲜族艺术团等专业表演机构通过宣传朝鲜族舞蹈艺术,以及各个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对朝鲜族舞蹈的保护,共同致力于多方面地传承和发展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从业者不仅致力于保护农乐舞、牙拍舞、顶水舞等传统朝鲜族舞蹈,还创作了适应新时代的舞蹈作品,如美阿里、长白瀑布、觅迹等。
肢体语言动作是远古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方式,舞蹈便源自这一进程。不同民族的舞蹈具有独特的形态、动作和韵律,这些特殊形式源自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
虽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舞蹈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很多作品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发展,以更符合当代国情。
然而,原生态舞蹈仍然保留着人类原始活动的雏形。它是一种承载着民族思想、哲学和精神的独特思维模式的印记,代表了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来自其自娱自乐性、祈祷祝福性以及狩猎模仿性这三个特点。
首先,自娱自乐性是原始舞蹈的核心特征。它使舞者能够毫无顾虑地表达情感,不受舞台和观众的限制,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内心的感受。
其次,祈祷祝福性体现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祭祀和祈福等形式,人们表达了对未知现象的担忧、恐惧以及希望,从而形成了具有祈祷祝福性的舞蹈形式。
狩猎模仿性源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在古代社会,狩猎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狩猎的成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同时部落成员也会感到喜悦和崇拜,这进一步形成了具有狩猎模仿性的舞蹈特点。
朝鲜族受到平原文化、耕地文化和儒家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审美特征。朝鲜族原生态舞蹈融合了这些特征,在保留原生态舞蹈特性的基础上展现了含蓄、谦卑和典雅的风格。
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典型特点体现在韵律、呼吸、动作和情感表达上。多种"长短"节奏如古格里长短、灰毛里长短、它令长短、安旦长短等,展示了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韵律。
这些韵律与呼吸和动作相结合,通过舞蹈形式充分表达情感,生动地呈现了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魅力。
<<·——象帽舞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象帽舞,俗称尚帽舞或上帽舞,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县及周边地区非常流行,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这种舞蹈形式在表演技巧和表达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变化性,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
据传说,在过去朝鲜族人民耕种时,经常遭受大型野兽的袭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为了驱赶这些野兽,朝鲜族人民巧妙地利用象帽道具,通过摇晃大幅度连接帽子顶部的象毛,形成象帽舞,因此象帽舞也具有浓厚的狩猎模仿性特点。
象帽舞是一种以象帽道具为特色的舞蹈形式。象帽舞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
制作象帽道具的工艺复杂,首先将一个完整的葫芦切成两半,然后将木制的上圆球和下圆柱的柱头顶住葫芦底部。
接下来,用牛皮制成的象帽棍包裹住葫芦底部中心的柱头,并用窗户纸固定。在帽子的顶部安装了一个横杆,横杆的一端有一个轴心,另一端系着具有民族风格的彩带。
在象帽舞中,演员运用颈部力量和呼吸的惯性,使象帽上的彩带随着他们的舞动迅速旋转,就像彩色车轮在快速转动。转动象帽是象帽舞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包括了平甩象、左右甩象、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技巧。
随着社会和象帽舞的发展,还融入了其他舞蹈形式的元素,出现了叠甩、旋甩、狂甩等技巧动作。
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在2006年5月,象帽舞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表演形式上,象帽舞已经从自娱自乐和狩猎模仿的形式中发展壮大,如今已登上各种舞台。目前,象帽舞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
汪清县文化馆的象帽舞艺术团是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该艺术团由第四代传承人金明春组织成立,并担任团长和名誉团长。
艺术团以当地朝鲜族的民俗歌舞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表演主题,将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歌舞元素与现代音乐、灯光和舞美进行全新融合,使象帽舞的表演在国内外的众多艺术舞台上得以发扬,并多次获得奖项。
受到汪清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金明春还成立了31个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农乐舞培训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各基地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挥骨干人员的作用,他在艺术团和汪清县范围内培养了大批象帽舞人才。
除了汪清县文化馆的艺术团,延边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专业舞蹈表演组织也承担了传承和保护象帽舞的重要使命。
他们创作并表演了许多象帽舞的剧目,既保护了象帽舞的传统,又传承和发展了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象帽舞表演,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
此外,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专业院校通过教学传承和保护象帽舞。他们在舞蹈专业的教学中加入了象帽舞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象帽舞的文化,并熟练掌握象帽舞的基本技能,推动象帽舞文化和专业的普及和保护。
<<·——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在当前阶段,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仍主要依赖于延边地区,特别是汪清县的组织机构。尽管在象帽舞的普及和有序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象帽舞在延边地区,特别是汪清县的普及和宣传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其他机构的支持和投入,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共性更易接受。
然而,在其他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象帽舞的舞蹈表演或相关活动,但象帽舞文化的普及性相对较弱,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相对较少。
目前除了延边地区拥有专业的象帽舞表演组织外,其他象帽舞表演组织主要集中在较高层次的综合性舞蹈表演组织,如中央民族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等。
这些综合性表演组织在象帽舞的创作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它们自身的组织层次和综合性质,在象帽舞的普及和传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象帽舞尚未成为院校舞蹈学习的主流课程,一些拥有象帽舞相关课程的院校也将其融合到必修或选修的剧目课程中。
在教学资源和课时分配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象帽舞对技巧的要求较高,短期的教学难以达到掌握基本原理和动作的目标,在象帽舞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未能发挥专业院校应有的作用。
为了推动象帽舞的普及和传承,需要鼓励象帽舞的表演下沉到地方性和小型的舞蹈表演组织中。
目前象帽舞的表演从业者及选拔和培养主要集中在延边地区,形成了紧密的组织。虽然这对象帽舞的保护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对象帽舞的宣传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自然屏障。
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应鼓励象帽舞的表演从业者下沉到其他地方性和小型的舞蹈表演组织中,通过点带面的方式,让更多的象帽舞从业者参与保护和传承象帽舞。
专业的象帽舞团体和高层次舞蹈表演组织,由于对象帽舞技术和象帽舞文化的高度理解,往往更追求精湛的表演和复杂的组合,这样的表演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象帽舞的学习和表演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人了解、参与和推广象帽舞艺术。
因此,相关组织,尤其是下沉至地方性或小型舞蹈表演组织的从业者,应鼓励适度增加基础表演的内容,增加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有利于更好地普及象帽舞。
在象帽舞的发展中,应该分层发展基础表演、精湛表演和丰富表演三个方面,既追求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又提高参与度,为象帽舞的发展创造更广泛的基础。
为了提高专业院校,尤其是延边地区专业院校在象帽舞教学方面的资源,建议开设朝鲜族舞蹈专业或将象帽舞纳入舞蹈专业课程的相关院校。
在朝鲜族舞蹈课程中增加象帽舞的内容,并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课时,以达到宣传象帽舞文化和培养专业象帽舞人才的目标。
<<·——结语——·>>
尽管象帽舞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传承和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紧急解决。除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外,还需要制定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朝鲜族舞蹈文化,特别是象帽舞文化的路径,并探索可行的方法。
本文以朝鲜族原生态舞蹈象帽舞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基础上,针对象帽舞在传承和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建议,为朝鲜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晨,原生态舞蹈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之路径探索[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
[2]王娜,朝鲜族象帽舞与原平凤阳歌帽圈舞表演特征之比较[J],黄河之声。2018
[3]洪棽棽,浅析朝鲜族象帽舞为例的保护和传承[J],艺术教育。2018
[4]罗萍,朝鲜族舞蹈艺术家赵得贤舞蹈创作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3
[5]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