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

校友简介

刘贤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生,毕业后选调福建省龙岩市,现担任龙岩市连城县朋口镇科技副镇长。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1)

01

学以致用,投身基层

受到“厚德载物”的感召,刘贤春慕名来到了清华公管求学,攻读硕士学位;怀着“明德为公”的情怀,刘贤春选择前往乡镇基层,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为社会进步做一份贡献。

在清华公管的三年学习,刘贤春不仅收获了很多公共管理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了解了前沿的产业政策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明德为公”精神的熏陶。他说:“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了我们从更大的格局看待问题,并非仅仅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多从国之大者思考问题。”毕业之后,他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来到福建省龙岩市,做了一名基层选调生。他扎根乡镇,和当地群众一起种兰花、搞电商、谋发展,在实干中做出贡献,在平凡处追求不凡。

02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发展是基层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来到基层的刘贤春,在度过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很快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深入一线展开调研,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协调社会各方

基层有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特点。来到朋口镇之初,刘贤春也感到了一些不适应。一方面,作为一个年轻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缺少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难免面临群众的不少质疑:“这小伙子这么年轻,能处理好乡镇这些问题吗?”;另一方面,乡镇干部和群众有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生活惯性,想要融入其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面对这种情况,刘贤春一开始也有一定的无力感。但他积极向当地的领导同事请教,积极深入田间地里调研,积极同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展开沟通,了解村民的诉求和困难,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当地申请了许多政策支持,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终于获得了村干部内心的认同和配合,工作推进也更加顺利。

在生活和工作方式上,刘贤春也积极了解乡村基层的运行规则,学习和适应基层长期形成的习惯,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采用更加务实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工作更接地气。刘贤春感慨道:“协调沟通是一件非常美妙又困难的事情。”经过长期的努力,当地人逐渐对刘贤春产生了认同感,不再他将视为“外来的小伙子”,而是“我们中的一员”。这样的转变,也让刘贤春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诉求和真实想法,在基层开展工作时能获得更多的理解和配合。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2)

刘贤春同兰农召开座谈会

2 发挥地区特色

兰花产业是当地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朋口镇兰花种植历史悠久,基础很好。当地有大量人口从事兰花产业,兰花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在全国的兰花销售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2020年新冠疫情为当地的兰花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兰花的物流运输渠道和市场需求,兰花产业线下销售收入受阻,不少兰农面临数十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刘贤春了解情况后,希望通过电商新渠道为兰农们解决兰花销售难题,并第一时间与县人社局、县商务局等部门联系争取培训资金支持,邀请厦门、龙岩专家在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为兰农们开展了三期电商培训,参训600余人次。他发挥年轻人脑子活、知识新特点,帮助指导兰农创新营销渠道,利用微商、淘宝、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售卖兰花,拓展兰花销路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刘贤春还参与了朋口镇国家级寒兰节的筹备工作,积极推动了兰花智能温室大棚项目和兰花展示门店的落成,通过成立兰花协会、加强同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项目座谈会,优化相关办事流程等方式,更好地为当地兰农服务,守护好朋口流传悠久的“清幽兰香”。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3)

刘贤春实地走访兰花产业用地情况

3 争取政策支持

刘贤春在朋口镇工作期间,认真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积极主动联络对口部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争取了很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刘贤春和当地村干部一起,申请了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获得了省级400万的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申请了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获得了100万资金支持;此外,他还为当地申请到了农业产业项目,引入了百香果种植,如今已经开始创收;他带领村干部努力激活当地的集体经济,为朋口镇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很长一段时间,朋口镇兰花产业的金融贷款成本较高,尽管兰农有扩大再生产的愿望,但高企的利息阻碍了兰农发展的步伐。2020年7月,刘贤春主动与中国农业银行(龙岩分行)商洽,成功将朋口镇兰花产业纳入到该行特色产业贷款目录,融资成本降低到基准利率水平。截至2021年底,朋口镇兰花产业获得贷款将近2000万元,近百户兰农得以受益。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4)

刘贤春看望“光荣在党50年”党员

03

基层治理,且悟且行

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三年的基层工作,刘贤春积极投身朋口镇的基层治理工作,也不断深化着自己对社会治理的认识。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5)

刘贤春晚上进村入户开展房屋拆迁工作

1 抗疫发展并举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乡镇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基层政府既要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压力,又要承担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责任。刘贤春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好“摸排、管控、宣传”工作,和村干部合作,开展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刘贤春还需要不断和当地群众沟通,争取民众对防疫政策的配合,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在防疫的同时,刘贤春也和同事一起深入调研当地群众、商家面临的困难,积极向上级汇报基层情况,争取相应支持。他们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稳经济政策,向群众做好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普及,落实执行相应规定。

2 勤于思考,笔耕不辍

即便工作繁忙,刘贤春也没有停下思考和总结,刘贤春梳理几年在农村工作的心得体会,撰写发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农村“善治”》一文。他指出,要破解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难题、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村民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作用,提升村民对公共事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同时,他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朋东村内的石庵前大桥横跨近25米长的河流被界定为危桥,是一个不小的风险隐患。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朋东村争取到县交通局的支持,开展新石庵前大桥的建设。为推动路堤和桥台的征地工作,刘贤春利用清明假期同村干部前往石庵前自然村,与村民一同商讨征地工作,取得了在场村民的支持。村民表示,不收征地费用,无偿为村集体提供用地,不仅减轻了村集体的经济负担,同时村民共建家乡的情怀也得以赓续。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6)

刘贤春协调村民矛盾

04

饮水思源,寄语母校

刘贤春非常怀念在清华公管求学的岁月,感谢清华不仅教会了他前沿的理论知识,更让他受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熏陶和“明德为公”的感召。他祝愿母校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也祝愿学弟学妹能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热爱的生活。

供稿丨院友办

素材来源于“龙岩市科技馆”

老校友创业事迹故事会(校友故事刘贤春)(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